隨即在廳眾人都站起了身來,鄔賴拉朝眾位將軍喊道:“寡人今日在此地順應天時即位,年號順天元年,即為順天太宗皇帝。

令夏顧楓為三軍遠征大元帥,劉蕭為先鋒大元帥。餘由谷為三軍中軍元帥並起草討伐檄文,昭告天下。

寡人隨軍親征。以振軍威。其他將軍暫且皆保持不動,待到此次大業成就之後,再依次論功行賞。整頓兵馬,犒勞三軍,與三十餘萬將士歡樂同慶。”

夏顧楓和餘由谷雙雙出班跪倒呼喊萬歲萬歲萬萬歲。接著又有將軍出班跪倒喊道:“啟稟皇上,劉蕭元帥現與英蒙軍在必經之路的山谷裡死戰。還請皇上速發援兵。”

鄔賴拉一聽對著眾位將軍喊道:“眾位愛卿,可有人願意領兵日夜奔襲前去援助劉蕭元帥破敵立功。”

此話說完,獷奔將軍出班跪倒喊道:“啟稟皇上,末將願領一支精兵前往支援先鋒元帥。”

鄔賴拉聞言說道:“獷奔將軍聽令,令你帶領精兵八萬前去火速增援劉蕭元帥。”

獷奔聽完喊道:“末將領旨謝恩。”

隨即就轉身出了大廳。接著鄔賴拉又喊道:“夏大元帥聽令,你坐鎮這邊境關城,城中剩下的三軍將士現準備滾石圓木,運上城牆,防止隆玄得知我軍正與英蒙大軍開戰之際,知道我軍分身乏力,便可能親自率領將士前來攻城,就怕我軍出現腹背受敵之難,這不可不防。”

夏顧楓隨即應和領命謝恩。之後鄔賴拉又對其他細節問題進行了補充。

第二天下午,日夜兼程,披星戴月的獷奔將軍領著八萬將士就趕到了劉蕭處,並把鄔統帥已經稱帝名號順天皇帝的訊息都告訴了劉蕭,接著又是在一起互相討論起了現在英蒙軍的現狀和破敵計謀。

這邊還在討論如何破敵之時。隆玄領著的精兵十五萬也順利的全部駐紮在了北域城內,同時也早就得知了現在鄔賴拉稱帝和要攻破英蒙改換江山的訊息。帳下大部分將軍也都是紛紛提議主帥隆玄揮師出擊,殺其個首尾難顧,讓其腹背受敵。一舉全殲叛軍夏顧楓。可隆玄不為所動。

隆酋看到父帥此情況,便也出班跪倒對著隆玄喊道:“父帥,現在英蒙國正值有覆國之危,我軍若是此刻出兵攻城,一來是為了剷除叛軍夏顧楓,二來無形中也就幫英蒙國化解了本次的危機。再者我軍若是趁勢攻下現今英蒙國幾座城池再返皇都覆命,如此一來豈不是錦上添花?父帥,千載難逢的機會,猶豫可能就會錯失良機。大軍此時進軍只有利而無害啊。”

隆玄聞聽隆酋所言,依舊是對進軍一事閉口不談,無論各位將軍說的如何天花亂墜,隆玄依然是不為所動。隆酋看出了端倪,知道父帥並不是如此優柔寡斷之人。

便在眾位將軍都撤離議事大廳後,隆酋看到只有父帥隆玄一人之際,便偷偷的去問:“父帥,兒隆酋有一事不明,不知為何父帥不納眾位將軍所言,反而反對進軍英蒙國嗎?”

隆玄看了四處無人便對隆酋說道:“酋兒,你覺得是攻破英蒙國立下不世之功最重要,還是一家人無憂無慮生活最重要。”

“父帥以你之見,攻破英蒙難道還會讓我們家遭受苦難不成?”隆酋疑惑的問道。

隆玄說道:“酋兒,你想我軍此次不戰而屈人之兵,就已立下了大功一件,若是此刻興兵攻城,如果攻破了,殺了夏顧楓,我們回去不出三年,必會被朝中大臣所彈劾,若是沒有攻破,此次回去那將被無數人唾棄。

兒啊,你要知道若要在混濁的世間中做為良將生存,那就必須要考慮到人內心深處的嫉妒與恨。立下不世之功,文武百官嫉妒不已,久而久之,皇上就會認為我們居心叵測。

若是帶兵拼殺且戰敗,未立功而死傷無數,就定會被世人所憎恨,時間一久,也將被無數千夫所指,人人慾殺之而後快。

所以一旦出兵攻城,最終無論成功與否,皆對我們不利,於此同時再起刀兵也是對天下蒼生安危所不顧。”

隆酋聽完也明白了書上所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的道理。心中不由對父帥此良策是讚不絕口。於是便和父帥隆玄一同商議退兵回皇都覆命之事。

與此同時獷奔將軍在山谷外對著敵軍不到三里地依次排開三萬兵甲列陣訓話。而讓自己之前長途跋涉的八萬將士皆是在營帳休息。

此時只見獷奔將軍騎著高頭大馬,身穿將盔銀甲,肩披紅袍殺氣騰騰矗立與三萬將士前喊道:“將士們,今日本將軍要與各位一起拼殺,即使是戰至最後一卒,也絕不能退縮。本將軍率領計程車兵也絕無撤軍一說。

作為士兵理應一往無前。作為將軍那更是要帶頭衝鋒。本將再此承諾今日舉兵若不破敵軍,爾等就與本將軍一同骨埋與此山谷中。若是三萬兵馬能破敵軍,所有人獎軍餉一年。以振此次衝鋒陷陣之威。”

說罷獷奔拔出寶劍,劍鋒指著敵軍方向就喊道:“一往無前的將士們,隨本將軍殺出一條血路來,”

隨即令如山倒,勢如雷霆,三萬兵甲皆是心存死志,一個個奮勇當先,銳不可當。從下午就開始殺進去起,山谷裡面喊殺聲與哭聲,刀劍相碰的金石之聲,此起彼伏,其各種聲音在山谷裡迴盪的,淒涼且悠長,綿延不斷不絕於耳。

而早已在山谷外的先鋒元帥和十餘萬將士聽著那悽慘的喊聲皆是暗自垂淚。就這樣山谷內那三萬人一直殺到了深夜。才感覺山谷裡沒有傳出什麼動靜了。

眾人皆是惋惜不已的同時也在心裡暗自下定決心要為三萬將士報仇雪恨。而劉蕭卻一人在營帳內點著蠟燭,流著眼淚在帥案上用毛筆悲痛的在布帛上寫下:

未到而立好兒郎,偉岸秀顏自了狂。

折戟骨埋青長在,三萬獷姓遠名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