獷奔將軍聽完拜謝道。其他的將軍見此情況也是紛紛起身請戰。
鄔賴拉一看眾將皆有猛虎之志便笑著說道:“眾位將軍表現的都如此無畏,本統帥又何愁我軍大業不成。今晚繼續厲兵秣馬,犒賞三軍。明日一早便全線撤軍回北域城之後再行定奪。”
眾將紛紛起身應和。
隨即便各自離帳。而此時的平遙關內眾將士皆對隆玄主帥為人是稱讚不已,紛紛表示跟對了主帥。致使一時間隆玄在軍中的威信一下子就到了頂峰。也是下令犒賞三軍。而隆玄三軍立誓的美談也在開始從平遙關城內往東西南北擴散開來。兩軍皆是一夜笑談。
翌日天矇矇亮,鄔賴拉就已經下令全部將士退回北域城的命令,隆玄大軍聽探子來報,叛軍已撤軍的訊息。三位統帥皆是發自肺腑的高興。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隆玄作為統帥,只為收復失地,以保天下太平。並不想與其死戰。而致使數萬將士死傷。無數家庭破碎。
而鄔賴拉撤兵是因為此戰勝算渺茫,怕得不償失,而後撤軍以保三軍實力。此時由劉蕭帶領的十餘萬將士都已囤兵匯聚於北域城內。
那位送密信的使者一路找夏顧楓的訊息,其他將軍皆是聞言不透,苦尋而不得其蹤,當無形的壓力與奔波積勞匯聚,終在北域城內心力交瘁而墜亡於馬下。
就在城中將領都還不知所云之時。突聽英蒙軍探子來報,現英蒙國內也正有內亂突發,英蒙國主火急火燎的派大軍前往鎮壓。
劉蕭聞言:“天助我等也,現攻英蒙天時已至,傳我命令大開城門,三軍進發。如有臨陣脫逃,望而卻步者,殺無赦。”
三軍將士聞言,皆是精神抖擻。不一會十餘萬將士黑壓壓一片就往英蒙國邊境襲來。
英蒙國一看此情況,連忙點起狼煙警示起來。可是並無大軍增援而來。
劉蕭到了關前得知守城將軍風昴是一個貪生怕死,喜財貪色之庸才。便並未直接採取強攻。而是讓使者送進去勸降書信一封,信中把開始把現在的局勢做了詳細分析和許以高官厚祿相待的條件為餌。
沒過多久邊境城門果然大開,邊境大將風昴親自跪迎劉蕭領三軍入關。不久十餘萬兵馬皆進駐與英蒙國邊境城內。
劉蕭入了城中跨馬走到議事大廳後,隨即走上主座落座之後。便看向跪在地上的守邊將軍道:“風昴將軍,今能看清當今局勢,真不愧為人之俊傑。本都統奉我主鄔統帥之命率領大軍攻英蒙,現正是用人之際,
本都統素聞將軍文韜武略,頗有成就。本都統思來想去我軍對英蒙國內很多東西,都並不能像將軍你能瞭解的那麼詳細。試問一句將軍能否為本都統領兵做先鋒,殺赴冰啟為我主鄔統帥立下不世之功。一旦攻破,大業即成,如此一來風昴將軍你定不失封侯之位。”
剛投降不久的邊境將軍風昴聞聽此言,剛開始聽著還有點得意洋洋,之後一聽卻有點不免犯難。心裡不答應但是又不能說出來,真的一旦說出來不答應為將做先鋒,自己恐難逃一死。如說答應做先鋒,那十之八九也會死。內心反覆斟酌過後對著劉蕭說道:“劉大都統,末將願為我主鄔統帥效犬馬之勞,鞠躬盡瘁,死不足惜。”
“如此甚好,我這就上書告知主帥,又添虎將的喜訊。事不宜遲,應及時趁熱打鐵,一鼓作氣,早日進入都會冰啟,掃平阻礙,為我主分憂。三軍聽令,全軍開拔。”劉蕭笑著喊道。
就在劉蕭進軍之際,鄔賴拉撤軍之時。隆玄讓嚴虎與西隴國援軍統帥攜眾兵進入平遙關內,而隆玄則親領精兵共計十五萬跟在鄔賴拉大軍後面幾十裡依次接收所失城池國土。
接下來的兩天裡。劉蕭帶領的大軍和英蒙國的守軍在進軍都會冰啟途中飛龍谷血拼廝殺會戰。戰況異常激烈。
風昴將軍在衝殺過程中被亂箭穿心而死。劉蕭讓帳下將軍組織將士發起三次衝鋒,均被英蒙國將士殺退。劉蕭無奈只能下令全軍撤退十里紮營備戰。
此時鄔賴拉也全部出了北域城。出城之後進入了英蒙國邊境城內議事大廳就坐。剛一坐下夏顧楓便對著鄔賴拉出班跪倒在地喊道:“統帥,現已大軍進入英蒙國境內,還請統帥能夠以三軍三十餘萬將士的軍心為念。
今日登基為帝,以振三軍將士軍威。城兒把為父交於你的那個寶箱搬過來,獻給統帥。”
夏興城聞言應和道。沒一會就搬了過來,當著所有將軍的面開啟一看,竟是一頂金冠十二旒和一件金絲黃龍袍。
眾將一看都心領神會,齊刷刷跪倒一片。夏顧楓喊道:“恭迎統帥榮登龍位。福澤四海昇平,奉賀江山永駐。”
接著其他跪地的將軍也是紛紛朝賀。讓鄔賴拉順應天時。榮登極位。
鄔賴拉卻百般推辭,夏顧楓見狀便大喊朝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他眾將也是紛紛叩首呼喊萬歲。鄔賴拉還在推辭說此事暫緩,休要再議。可是眾人全部都是跪倒在地,說什麼也不起身。
紛紛表示要有皇上口諭才能起身。鄔賴拉聞言嘆道:“罷了,罷了。眾位將軍既有此意,本帥推遲不過,只能無奈選擇接受眾位將軍所願。”
隨即自己在大廳之後當眾緩緩脫下帥盔金甲,換上黃龍袍戴上金冕冠。端坐在大廳主位喊道:“眾愛卿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