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哥朱雄英和大媽常氏死的早】
【他就成為了朱元璋的嫡長孫】
【朱允炆愛學習,也孝順,在朱標生病的時候寸步不離地照顧著】
【朱標死後朱允炆守孝,守的一度哭天搶地,一度瘦的形銷骨立】
【這些亮眼表現死去的老爹看不到,但是活著的爺爺卻都看在眼裡】
【朱元璋一腳踹向了朱允炆:“動作表情都給你做完了,那我該怎麼辦!”】
【朱允炆一度表示無語】
朱元璋看著也是想起了朱允炆每次來自已跟前時的聽話,還經常勸爺爺注意身體,活蹦亂跳的很是可愛:
“朱允炆這孩子確實孝順,還經常來找我老朱問好呢,怎麼後面就開始六親不認了呢?”
朱標在旁邊感嘆:
“確實是一個好孩子!”
朱標也沒想到朱允炆能做到這個地步,
而且是父皇看在眼裡的應該是真的。
自古皇室不孝的子孫何其之多,
沒想到能被自已碰上一個能為了自已哭的形銷骨立也很難得。
【於是1392年9月,朱元璋力排眾兒,強勢立朱允炆為皇太孫,做他的制定接班人】
【但是考慮到藩王大,皇太孫小的問題,老朱憂心忡忡】
【朱允炆更是整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朱允炆:“爺爺!如果叔叔們想效仿李世民,我可咋辦啊!”】
【朱元璋笑著道:“你是說燕王性命不保?他會像李元吉一樣被整死?”】
【朱允炆:“你是不是覺得自已挺幽默啊!”朱元璋:“。。。。。。”】
【朱元璋給自已的孫子幽了一默後,又皺起眉頭,兒子是自已要生的,藩王也是自已封的,指望他們守土安民,現在又擔心幼主壓不住老王爺】
【朱元璋:“那你覺得怎麼搞?”】
【朱允炆:“先以理服人,不行就以法服人,要是有人想做張三!那就只能用減,裁,削,砍的流程來招呼他們了。”】
【朱元璋點了個贊:“這麼一套流程走下來,確實沒什麼問題,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呀!”】
【朱允炆:“我會的!”】
【於是朱元璋放心的走了,朱元璋卒】
【朱允炆剛即位就跳過減,裁的步驟,直接拉到了削和砍的進度】
朱元璋看著久久無語,
這孫子做事實在是太急了,
要是一步步來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反抗,
看來自已歷史上確實是選錯人了,
哎~~~
【為了順利削藩,他還找來了幾個究極得力干將........】
【兵部尚書齊泰,翰林院侍講方孝孺,太常卿黃子澄,三巨頭籌齊就能順利觸發朱允炆的被動】
【朱允炆:“消消樂聯盟!!!,集合!”】
朱標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
還消消樂聯盟!這朱允炆為什麼這麼執著的削藩,
本來他皇帝可以當得好好的,結果把自已玩沒了,
看來這一次是不能再讓他接我大明的班了。
【朱棣:“我這一生,如履薄冰,你說我能走到對岸嗎?”】
【此時的藩王朱棣,還在琢磨著朋友圈的emo文案......】
【沒等幾個兄弟回覆,朱允炆的大刀,已經朝他們砍過來了】
【在這之前,因為新皇即位,朱棣要去南京覲見,本來就打定了主意,】
【要整朱棣的黃子澄和齊泰覺得這是天賜良機】
【朱棣獨自進宮,身邊一個人都沒有,齊泰激動道:“機會啊陛下!機會!”】
【可是朱允炆有自已的想法:“這是我四叔!我答應過我爺爺!不在南京動手。”】
【就這樣,朱棣平安無事回到北平】
朱元璋聽著倒是頗為感動,
這孩子是真聽話啊,不愧是我孫子,
就是該聽話的地方不聽,
這不該聽話的地方倒是把我老朱的囑咐記得牢牢的,
也是真沒有脾氣。
【朱允炆認為要削就先削實力最強的朱棣,齊泰覺得要先解決弱的,讓朱棣沒有幫手】
【朱棣認可了他的計劃,十個月內周王,齊王,湘王,代王,珉王相繼被整,死的死,廢的廢】
【朱棣看蒙了:“不是說,先走以理服人的流程嗎?”】
【朱允炆:“時間倉促,四叔莫怪,下一個就是......”】
【為了麻痺朱棣,他還特意在太祖駕崩週年慶上放走了朱棣到南京祭拜的三個兒子】
朱棣站在下面也是感嘆,怪不得歷史上自已能成功,
這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這小侄子都沒有把握住,
那也就怪不了別人了。
【可朱棣並不蠢,他機警的嗅到了危機的氣味:“不對勁,九分得有十分的不對勁!”】
【他自然也不是待宰羔羊,於是磨刀霍霍籌備造反】
【得知朱棣要反,朝廷派了個叫張信的北平都指揮使,去抓捕朱棣】
【張信是個俊傑,在北平一帶是出了名的雷厲風行霹靂手段】
【他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朱棣,直接行了一個法國軍禮...】
【太祖朱元璋推崇分封制,而朱允炆一上臺,還沒等老朱的墳頭開始長草就開始大力削藩】
【一般人哪裡明白這其中的變化,只覺得朝廷莫名其妙,路人:“有誰能給說明一下嗎?”】
【姚廣孝:“太祖分封,新皇削藩,這不是當眾謀反嗎?”】
【大家恍然大悟,原來是皇帝要造反,但是皇帝不可能造自已的反,那麼是誰在搞事情呢?】
【齊泰,黃子澄:“....................”】
黃子澄倒是不在,可齊泰就站在百官之中,
看到了自已的名字整個人都開始慌了,
而且自已還感覺不時地有人會偷偷看向自已,
更是覺得坐立難安,
齊泰偷偷的往皇上的地方喵去,
看到朱元璋並沒有注意自已,鬆了口氣,
還好,還好皇上看樣子沒有想找自已的麻煩,
便強打著精神,繼續往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