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馮大勇不明所以,那雙牛眼似的大眼,瞪得大大的望著蘇仲倫。

蘇仲倫自知非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玄學這玄乎奇妙的奧秘,擺了擺手,謙讓地:“這只不過是應了那句古訓而已。”

馮大勇眨著大眼,引頸而問:“什麼古訓?”

蘇仲倫朗聲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人在做,天在看,做壞事總是會有報應的。”

馮大勇向蘇仲倫伸出了大拇指,誇讚道:“仲倫兄,你說得對!”

“這都是我的主觀推想。最後還是要以事實為依據的,殺人血案非同兒戲,我們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也不能放過一個壞人。”蘇仲倫認真地說。

馮大勇的臉色顯得嚴肅而冷峻:“事到如今,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們來個敲山震虎。”蘇仲倫做著手勢,放緩了講話節奏,“我們去與龍潭寨寨主聯絡,叫他故意在村中放出風聲,讓那個蘇大蝦知道,他那口魚塘10年都未曾幹過,現在要乾塘捉魚。我們暗地觀察他的動態。”

“我們放出風聲,蘇大蝦如果心中有鬼,就會千方百計找藉口不讓乾塘或外逃。如果他真的像我們推測的那樣,他行兇殺人的嫌疑就坐實了。”馮大勇分析著。

“是呀,我們要想方設法,防止他找藉口逃跑。”蘇仲倫一臉嚴肅地說。

馮大勇點著頭說:“對蘇大蝦的監視,我會暗中安排好的,你放心。”

拿定主意後,蘇仲倫連夜飛馬回縣城,將偵查到的情況向唐文龍當面作了彙報和請示。

第二天,新州縣衙組織人馬來到洞口鎮龍潭寨,要把蘇大蝦那口魚塘的水全部放幹,以查明真相。

這一天,天氣晴朗,豔陽高掛,萬里無雲。

葉金蓮平白無故失蹤了10年這件事,搞得洞口鎮附近村寨的村民人心惶惶,擔心哪一天同樣的厄運會降臨自己的頭上。

如今,聽聞官府要在龍潭寨乾塘尋屍,愛看熱鬧的四鄉八鄰百姓如潮水般湧來,將魚塘四周圍得水洩不通,以一看究竟。

蘇仲倫和馮大勇站在那天深夜釣白鱔的桑樹叢旁,目不轉睛地監視著事態的進展。

蘇仲倫這招“敲山震虎”果然奏效。

蘇大蝦見官府要將他後院的那口魚塘幹掉,知道是衝他而來的,便用籃子盛滿了一籃子豆腐,往寨外走,被守候在寨口的衙役攔住了。

蘇大蝦假裝說:“差大哥,求您們行行好,放我出寨,鄰村李水石訂了我的豆腐,我現在要給他們送去。”

衙役不容分說:“上頭有令,在乾塘期間,任何人都不能走出這條寨子。”

蘇大蝦懇求道:“差大哥,您們不讓我出寨,時間拖延了,我這些豆腐會發臭的。”

衙役沉著臉,態度強硬地說:“你的豆腐會不會發臭我管不著,我只是執行上頭的命令而已。”

蘇大蝦見用這個方法逃不掉,知道大禍即將臨頭。但一時又無法脫身,只好轉回頭返到豆腐作坊再想辦法。

眼看魚塘的水越來越少、蘇大蝦想從寨後面的小山丘上逃走。

但被守候在那裡的衙役攔住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魚塘裡的水位越來越低,圍觀的老百姓的頸脖越伸越長。

越到魚塘裡的水越淺,馮大勇的好奇心越發加重。

他有點不安地看著蘇仲倫,說道:“仲倫,我真擔心魚塘全乾了卻一無所獲,屆時上司就會責怪我們勞民傷財。”

蘇仲倫卻胸有成竹地說:“馮巡檢,請不用擔心,結局就快到來了,我們拭目以待吧。有這麼多的證據作依據,我相信我們的判斷決不會錯。”

從上午放水一直到傍晚,在西山晚霞快要收盡的時候,魚塘裡的水終於被放幹了。

這時,在魚塘邊上圍觀的人群,不約而同地驚叫起來。

果然,在魚塘中央位置的泥沼裡,發現了一副白森森的完整骷人骨架,骨架有一個石磨上盤,用繩索捆綁著。

衙役將石磨上盤捆紮的繩索解開,抬到蘇大蝦豆腐作坊裡,套在那個舊的石磨下盤上,無論從新舊的程度,還是大小吻合度,兩者都十分相配。

鐵證如山,不容抵賴!

蘇大蝦雖然機關算盡,但在鐵證面前,只能低下了頭顱,供認了犯罪的全過程——

10年前的那個夏天,午後熱浪迫人,魚塘邊的桑葉與野花、雜草被烈日曬得耷低了頭。

葉金蓮是一個貪玩的女孩,那天她到她姑媽那邊找表哥玩,回來經過龍潭寨,聽到寨裡鑼鼓喧天,路人說今天是寨裡一年一度的“龍王節”,寨里正表演舞金龍。

葉金蓮一聽舞金龍,便想進寨看熱鬧。

走了大半天路,葉金蓮,覺得口渴,見魚塘邊有一間小屋,便進去想找點水喝。

蘇大蝦因樣子生得醜,脾氣暴躁,三十多歲了也娶不到老婆。

他乍見進來了一個風姿掉約的妙齡女子,頓時起了淫心,趁葉金蓮喝著水,一把將她抱住,動手撕扯她的羅裙。

葉金蓮當然不從,拼命掙扎,大聲呼叫。

但寨中鑼鼓喧天,人們都被在寨廣場舞金龍表演吸引住了,沒有人聽到葉金蓮的呼救聲。

蘇大蝦見葉金蓮大聲呼喊,使勁捂住她的嘴。

葉金蓮拼命掙扎,蘇大蝦的手就捂得越緊。

沒過多久,葉金蓮已經沒有了聲音。

蘇大蝦見葉金蓮兩眼緊閉,臉色蒼白,伸手探了探她的鼻息,已經氣息全無。

蘇大蝦知道葉金蓮被自己錯手弄死了,連忙關上門,把她放在裡屋的床上。

失去理性的蘇大蝦,動手解開葉金蓮的衣裳羅裙,見已死去的葉金蓮躺著仍楚楚動人,頓時獸性大發,實施了姦屍這禽獸不如的罪惡行徑。

發洩完後,蘇大蝦面對著玉體橫陳的葉金蓮,知道自己罪大惡極,被人發現就會以命填命。

蘇大蝦經過幾番思索,就將葉金蓮的屍體藏著,待到天黑時,把葉金蓮的屍體用繩索捆在石磨上盤,推下那口魚塘裡。

但他還不放心,擔心屍體離塘邊太近,容易被人發現,下塘把石磨上盤移到魚塘中央,方才上來。

蘇大蝦躺在床上,徹夜難眠。

他想到這麼熱的天,幾天後葉金蓮的屍體會腐爛從魚塘中浮起來。

左思右想,他想到了白鱔喜歡食死豬、死雞等腐爛肉這招“毀屍滅跡”上來。

第二天一早,他便到集市買回一麻袋白鱔放到魚塘裡,讓白鱔吞食葉金蓮的腐肉滅跡。

可憐葉金蓮這位風華正茂的妙齡女子,因一時不慎誤入蘇大蝦的小屋而命喪黃泉。

蘇大蝦自以為這次自己毀屍滅跡做得天衣無縫,官府多次派人也查不到半點線索,自以為平安大吉,可以高枕無憂了。

但他做夢也想不到,事隔10年,這宗行兇姦屍案,竟然會被蘇仲倫給破了。

最後的結局,當然是一命填一命,蘇大蝦被官府處以極刑。

……

經過這次與蘇仲倫一起偵破這宗歷史懸案,馮大勇專程宴請了蘇仲倫。

酒過三巡,馮大勇臉色愧紅,態度卻十分誠懇地說:“仲倫,當初接手此案時,說實話,我是看不起你這個從鄉下來的鄉巴佬的。後來,每次與你一起去訪查,我什麼線索也發現不了,你卻能從中抽絲剝繭,發現端倪。”

蘇仲倫擺了擺手,道:“同樣一件事物,橫看成嶺側成峰,角度不同就會得出不同的結果。”

馮大勇連連點頭稱是。

“尤其是要偵破案件,凡事都是細心想一想,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方能從表象裡抽絲剝繭,深挖下去,找到突破的契機。”蘇仲倫循循善誘。

“仲倫,你真不愧是個師爺,太了不起了!”馮大勇向蘇仲倫伸出了大拇指,由衷地稱讚,“這次真是上天賜我良機,有幸跟你在一起一個多月,私訪查案,終於將擱置了10年的懸案給破了,讓死者沉冤得雪,行兇者受到嚴懲。你鍥而不捨的執著精神,深入細緻分析問題的方法,對我終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