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子琪正在接兒子放學,突然手機響了,掏出來一看是媽媽的電話。趕忙接起來,“媽,有事兒?”“喂,子琪啊?你爸爸突然心肌梗塞,現在已經被 120 拉到醫院了,我現在六神無主,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啊!你趕緊過來吧!”媽媽焦急的話語從電話那端傳來。
“媽,您先別急,您現在在哪家醫院呢?爸爸在哪個科室呀?”呂子琪連忙問道。
“我……我也不清楚這是哪家醫院,更不知道他在哪個科室。”媽媽無助的聲音從電話裡傳來。
“媽,您先別慌,您問問身邊的醫生或者護士,他們肯定知道具體情況的。”呂子琪安慰著媽媽。
“醫生,請問這是哪家醫院?”媽媽問完後,又對著電話那頭說道:“協和醫院。是協和醫院。你快些來啊。”
“好的,媽,我馬上過去。”呂子琪急忙回應道。
結束通話電話後,呂子琪不想帶著孩子去醫院,但想到讓兒子獨自一人在家,她還是放心不下。於是她對兒子劍羽說:“劍羽,我送你去姥姥家,你乖乖地待在姥姥家哦,姥爺生病了,媽媽要去醫院照顧他。”
“不嘛,我也要去醫院,我不想一個人在家裡。”劍羽緊緊拉住媽媽的衣角,撒嬌似的不肯放手。
看著兒子可憐巴巴的模樣,呂子琪有些心疼,但她知道自已必須趕快去醫院,便溫柔地哄著劍羽:“乖孩子,聽話,小孩子去醫院不好,你就在家裡寫作業好不好?等你寫完作業,還能看會電視呢。”
說著,呂子琪將劍羽送回姥姥家,並鎖好了門,然後匆匆忙忙地離開了。
小學三年級是不允許留課外作業的,所以孩子複習了一下白天講的課程,就開啟了電視機看動畫片
劍羽從電視裡看到小動物們都能撐著降落傘從天而降,心裡非常羨慕和好奇。他覺得這看起來很有趣,於是決定親自嘗試一下。然而,家裡並沒有真正的降落傘,只有一把雨傘。儘管如此,劍羽還是充滿了冒險精神,打算用雨傘來模擬跳傘的體驗。
他興致勃勃地走到陽臺上,拿起雨傘,開始比劃起來。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成功地將雨傘撐開。然後,他興奮地跨出陽臺邊緣,雙手緊緊抓住雨傘的手柄,準備迎接刺激的飛翔之旅。
然而,當他跳下陽臺時,意外發生了。雨傘被樓下的防盜網掛住,而他則失去了平衡,整個人直直地墜向地面。幸運的是,他正好掉在了樓下的綠化帶的樹叢上。
坐在樓下乘涼的人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景象嚇得不輕。他們看到一個年齡八、九歲的男孩從樓上墜落,身上滿是鮮血。眾人紛紛驚慌失措,有人趕緊跑上前去檢視情況。幸運的是,雖然劍羽受了重傷,但仍有微弱的呼吸。大家立刻撥打了急救電話,並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很快,救護車趕到現場,將劍羽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救護車一路呼嘯著抵達了醫院,劍羽被迅速推進了急診室。醫護人員們神情緊張而專注,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搶救戰就此拉開帷幕。
急診室裡,醫生們迅速對劍羽進行了初步的檢查。他的身體多處受傷,頭部有明顯的血腫,四肢也有不同程度的骨折,肝脾破裂,壓痛、反跳痛明顯,患者處於休克狀態,情況十分危急。
護士們迅速為劍羽接上各種監測儀器,心率、血壓、呼吸頻率等資料在螢幕上不斷跳動,每一個異常的數值都揪著在場醫護人員的心。
主治醫生王醫生當機立斷,請南宮主任會診,請雲朵主任麻醉。同時下達了一系列的指令:“準備輸血,聯絡骨科和神經外科的專家會診,馬上進行 CT 檢查,檢視顱內出血情況。”護士們有條不紊地執行著命令,動作迅速而精準。
劍羽被緊急送往 CT 室,躺在移動病床上的他,意識已經模糊,但微弱的呼吸仍在證明著他生命的頑強。CT 檢查結果很快出來了,王醫生看著片子,眉頭緊皺。“顱內有出血,量不大。肝脾破裂,出血量越來越多,必須立刻進行手術,快速止血。”
手術室內,氣氛凝重而緊張。雲朵熟練地為劍羽進行麻醉,確保他在手術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主刀醫生王醫生和助手們全副武裝,站在手術檯前,眼神堅定而專注。
手術無影燈亮起,鋒利的手術刀在劍羽的腹部劃過,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生怕對這個幼小的生命造成更多的傷害。隨著手術的進行,劍羽的肝脾損傷得到了修復,血壓和心率也逐漸趨於穩定。
然而,手術還遠未結束。腦外醫生清除血腫,骨科的醫生緊接著上臺,處理劍羽四肢的骨折。他們需要將斷裂的骨頭精準復位,並用鋼板和鋼釘固定,以確保骨頭能夠正常癒合。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手術室外的呂子琪心急如焚。從她接到通知,到籤病危通知書,早已靈魂出竅。她不停地在走廊裡踱步,雙手合十,祈禱著兒子能夠平安無事。她的淚水早已模糊了雙眼,心中充滿了自責和懊悔。如果不是自已把兒子一個人留在家裡,如果能夠提前給他講清楚這些危險行為的後果,也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而在手術室內,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奮戰,醫生們終於完成了這場艱難的手術。劍羽被推出手術室,送往重症監護室進行觀察和護理。
重症監護室內,各種儀器發出的聲音交織在一起。護士們密切關注著劍羽的各項生命體徵,定時為他換藥、翻身,防止出現併發症。劍羽的臉上戴著氧氣面罩,身上插滿了管子,看起來讓人心疼不已。
呂子琪在重症監護室外守了整整一夜,未曾閤眼。每當護士出來告知她劍羽的情況稍有好轉,她的心都會稍稍放鬆一些;而一旦聽到有任何不好的訊息,她的心又會瞬間提到嗓子眼。
在劍羽昏迷的日子裡,醫院的專家們多次進行會診,調整治療方案。他們深知,對於這樣一個年幼的孩子,每一個決策都至關重要。
終於,在第三天的清晨,劍羽緩緩地睜開了眼睛。雖然眼神還很迷茫,但這一微小的動作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呂子琪激動得淚流滿面,她緊緊握住兒子的手,不停地說著:“寶貝,你醒了,太好了,太好了。”
劍羽的聲音微弱而沙啞:“媽媽,我疼。”呂子琪心如刀絞,安慰道:“寶貝,別怕,醫生會治好你的,很快就不疼了。”
隨著劍羽的意識逐漸清醒,他開始意識到自已所經歷的一切。他的眼中充滿了恐懼和懊悔,呂子琪則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給他講述著外面的世界,鼓勵他要堅強。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劍羽的身體狀況逐漸穩定,但康復的過程依然充滿了挑戰。他需要進行艱苦的康復訓練,重新學習走路、活動四肢。每一次的訓練對他來說都是巨大的痛苦,但他從未放棄,咬著牙堅持著。
醫院的康復科醫生為劍羽制定了詳細的康復計劃,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等多種方式相結合。劍羽從最初只能躺在床上,到能夠坐起來,再到慢慢站起來邁出第一步,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凝聚著他無數的汗水和努力。
在這個過程中,醫院的護士們也給予了劍羽無微不至的關懷。她們總是用溫暖的笑容和鼓勵的話語陪伴著他,讓他感受到了無盡的關愛。
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和康復,劍羽終於可以出院了。這一天,陽光灑在醫院的走廊上,劍羽在媽媽的攙扶下,慢慢地走著。他回頭望著醫院的大樓,心中充滿了感激。
出院後的劍羽,更加珍惜生命,也懂得了要聽從父母的教導,遠離危險。而這次經歷,也讓呂子琪深刻認識到,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一刻也不能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