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噴火器
大唐開局就被李二抓來沖喜 烏呼拉呼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待酒席過後,李祐招呼著孫思邈和薛大鼎兩人準備去處理桑葚,其他人原本也想跟著看看,但由於喝的太過盡心醉得不行,也只能作罷。
在薛大鼎的帶領下,李祐等人來到了一處暫時存放的倉庫,見到了一籮筐一籮筐的桑葚。
李祐隨手摘了幾顆渾圓紫紅色的桑葚,放進嘴裡嚐了嚐。
他肯定地點了點頭,這桑葚甜中透著微酸,味道還是相當的不錯的,只是不知道用來釀酒能不能成功。
“洗乾淨才能更好的釀酒,得讓人來將這東西全都清洗,然後去核。”
薛大鼎微微頷首道:“臣這就去安排。”
李祐吃著桑葚,一遍吃一遍說道:“先洗出一籮筐來,要用來實驗。”
“臣知道了!”薛大鼎拱手,隨後轉身去找人,安排起了這一車車的桑葚。
很快就有一群婦人嬉笑著跟在了薛大鼎身後,眼神怯怯地朝著李祐行了一禮。
“免禮!”李祐擺了擺手,目光掃過這一眾婦人,隨後,婦人將這籮筐之中的桑葚背到了河邊清洗了。
李祐隨口問道:“這婦人都是已故侍衛的家屬?”
“是啊!”薛大鼎道:“這些活找婦人來使更好。”
“嗯···”李祐微微頷首:“這酒坊也遲早要建起來,到時候可以讓婦人來做這些清洗,去核的工作,掙了錢就發一些俸祿。”
“殿下仁德。”薛大鼎趕忙行了一禮:“只不過,這酒坊的建造,還沒有圖紙···,殿下何時能給?”
“酒坊的圖紙?”李祐沉思了起來,確實這酒坊需要建造,只不過這圖紙還沒來得及話。
要做蒸餾的話,那得有個蒸餾,過濾,冷凝的機器,這酒坊還得建造在水源充沛,交通便利的地方,還得防火,防爆,要求要比普通的地方更嚴格,除此外最重要的還是發酵和儲存的酒窖。
也不知道這果膠在多少溫度下發酵才能發酵成酒精而不是甲醇,問題還真是一大堆。
“這確實是個問題,先實驗出能不能釀造出好酒來,再建造酒坊。”
薛大鼎點頭道:“好。”
桑葚洗淨去核還要一段時間,幾人乘此時機找來了魚竿,閒聊了起來。
薛大鼎隨口說道:“這酒精能夠點火,不知道能不能代替火油做成火彈??”
“火彈!?”李祐當即就蒙了,隨後反應了過來,他說的火彈應該是投石機投擲的火彈。
投石機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投擲巨大石塊的攻城器械,大型投石機一般有兩百米的攻擊距離,小型的則只有一百四十米左右。
投石機除了投擲石彈,還能夠投擲用植物油(桐油)和火油(石油)混合石塊麻布製作成的火彈來攻擊。
至於酒精能不能代替,那自然是可以的。
酒精比起植物油和桐油來說,火油以現在的技術很難尋,而植物油則價格更貴了,所以也只有價格便宜,容易製取這個優勢了。
“可以!”李祐給了個肯定的回答,忽然想到了什麼說道,眼前一亮說道:“不僅能夠做成火彈,還能做成···燃燒瓶!”
沒錯啊,這酒精還能做成燃燒瓶,這可是個大殺傷性武器。
燃燒瓶最早是在二戰時期的反坦克武器,其製造成本低廉,殺傷力巨大,無論是用來阻擊坦克,還是用來阻擊敵人,都會造成極大的震懾和傷害,可以說實用性極強。
“什麼是燃燒瓶!?”薛大鼎一愣,連忙問道。
李祐有些興奮的解釋道:“就是將陶土做成這個形狀,一隻手就能握住的大小。”
他很難說清酒瓶的形狀,只得用樹枝畫出了一個酒瓶的形狀,然後指著酒瓶口位置說道。
“在小口中塞入一個快沾滿酒精的布條,就做成了個燃燒瓶,用的時候只要點燃這根布條,朝著敵人的方向扔過去,到時敵人便能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孫思邈說道:“這般用法還是頭一次聽說過···”
“這陶土捏的燃燒瓶扔出去,落地便就會碎裂,引起大火,若是數目多了,便能製造出一片大火,水活無情,無論是牛馬還是人皆懼怕,其威懾甚大,倒不是為一件好武器!”
而李祐面露喜色,心中說道這還用說,這燃燒瓶可是二戰時候出現用來打坦克的,現在出現那簡直了。
一旁的薛大鼎點了點頭,顯然也認可這個說法,不過眉頭也皺了起來,發表了其看法道:“這東西其實以前也有過。”
“以前也有過!?”李祐有些難以置信,這怎麼可能呢?
薛大鼎則解釋道:“這東西在很久之前是精兵夜襲敵營時候用的。”
“因為在夜裡襲擊,所以只有很靠近甚至是到了營帳之前才能點火,不然只要有一點火光就會被發覺。”
“所以夜襲的時候通常帶的都是陶製的酒壺,裡面裝著的是桐油,乘著敵人看不見衝勁敵軍營帳,直接將酒壺朝著火盆火把上砸,或者乾脆砸開酒壺的口子,綁在馬身後,那油就能撒一路,一點火整個就燒起來了。”
“原來如此!”李祐恍然大悟。
薛大鼎回憶道:“不過這等攻伐之術,很難見到,通常只有史書之中鮮有記載,而這燃燒彈,雖然好用,但弊端也大!”
夜襲敵軍營帳,點燃大火攻擊,這個策略其實並不少見,兵書上自然也有,小說和電視劇中多有描述。
不過實際和影視多有差別,敵軍那肯定是有制定過相應的防火措施,直接用火把點一般很難見效,除非都是遊牧民族的營帳。
所以通常使用的都是易燃的油,這樣敵軍是難以撲滅大火,嘯營就會發生,偷襲成功率將會大大提高。
而當時身邊能用的容器大概只有酒壺和水壺,易燃物則是油,這種武器具體稱呼大概是沒有的。
這大概就是最早的燃燒彈雛形?李祐不是很確定,但可以肯定具體功能大概是一樣的。
“有何弊端?”李祐正了正身問了起來。
薛大鼎緩緩說道:“其一便是價格,以往用的桐油和火油不是難尋就是價格貴,且不能重複使用,每一次都要消耗大量的錢財。”
李祐微微頷首,價格確實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普通百姓都吃不起油,大量裝備燃燒瓶顯然是不可能的,還是一次性的。
有這麼多錢還不如多弄點鐵,打造弓箭來得快。
“其二便是攜帶不便,無論是火油還是火油,都容易揮發,放的太久就沒了,而使用的時候又不能帶太多,不然背不動,而太少則沒什麼效果,有些雞肋。”
“其三常人根本仍不遠,這一個酒壺能扔個十五米,那就算是力士;而且要是扔的近了,說不定能把自己給點了;若是換個小點的酒壺,那裝的酒就少了威力不大;而且這麼近的距離,敵人說不定會選擇拼死一搏。”
古代的酒壺大多使用陶做的,使用時還得裝滿油,這麼一來的話,在攜帶方面也尷尬。帶少了沒什麼效果,帶多了太重,而且用的時候還得點火。
“這東西怎麼說呢,一般都是用來火攻時候用的,其他時候有些雞肋。”
聽了薛大鼎這麼解釋,李祐才發現這燃燒瓶缺點竟然這麼多。
至於為數不多的,成本低廉,製造簡單,威力大。
這三個優點在古代貌似也沒有,因為無論是酒精還是別的東西獲取的成本都極高,能剩下的也只有威力大這個優點了。
李祐有些喪氣,這東西雖然威力大,但使用場景比較苛刻,確實有些雞肋。
薛大鼎開口道:“不過,我聽說朝中有人建議將打藥機改造一下,然後往裡面灌上桐油,用來守城或者用來夜裡奇襲。”
李祐聞言當即長大了嘴,說道:“這不是···噴火器?”
“殿下覺得可行麼?”薛大鼎問到。
李祐肯定的回答道:“當然可行!!”
說到噴火器,通常只在電視中見過,那真是火蛇所過之處,敵人全部冒火,這武器殺傷力極大。
“不過需要改一下,不能再用木桶要用金屬,而且也不用噴霧頭,直接噴射油。”
“若是做的大至少,壓力足夠的話,那至少能夠噴射十幾米,火舌所過之處,鋼鐵都要融化,無人能站立。”
“十幾米?這要是擺在城樓,豈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薛大鼎當時就震驚了,打藥機他也用過,噴射距離只有可憐的一米甚至不到,一把劍的長度都比這距離長,沒什麼大用。
誰曾想,李祐現在現在告訴他,改完之後,居然能夠有十幾米,這要是擺在城牆上,對準城門口,只要油足夠誰能進的來?
他當即就坐不住了,聽提議道:“殿下,要不要做幾個噴火器,放在城門?”
李祐點了點頭,他正有此意,這好東西造出來,幽州城的防禦力不知道要上升多少。
李祐皺著眉頭說道:“這事,回去我好好想想,看看怎麼做出來。”
噴火器要噴射十幾米,那所需要的壓力要相當大。
除了壓力問題,還有容器,這東西能持續噴射多久全靠容器的大小,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