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打藥機
大唐開局就被李二抓來沖喜 烏呼拉呼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聽李祐這麼說,孫思邈皺眉發問:“雖然毒性較輕,可這些也是毒,只要分量多了一樣會死人,這和砒霜沒什麼兩樣!”
馬周也同意道:“是啊,這似乎是沒什麼兩樣,而且這些毒魚藤之類的還不如砒霜的毒性高。”
“確實,這不然砒霜,那還不如用砒霜來的更快。”
一眾家臣聽孫思邈這麼說,也感覺有道理,目露疑惑的看著李祐。
“不一樣的!”李祐搖頭道。
“砒霜這毒藥藥效持續時間太長,你用於田間除蝗蟲,蟲雖然會死,但久久不散,人同樣會中招,根本用不了。”
“而毒魚藤和艾菊就不同了,雖然同樣是毒藥,同樣能夠毒死人。”
“但是這種毒很特殊,它會在強光和高溫下會分解,也就是常說的不能見光。而且分解後的殘留物很少且毒性比較低。”
“一般來說只要不是特意下毒,使用時做好防護是不會毒死人的。”
砒霜主要是三氧化二砷,也不穩定隨著時間變化二人分解,但是這個過程時間很長,而且分解後依然是有毒的無機物,會汙染田地。
毒魚藤的魚藤酮和艾菊的菊酯就不同,除了毒性較低以外,在高溫,強光,紫外線的照射下會自然分解,分解後的產物多數都是無毒的。
這種特效能夠最大的程度的避免汙染以及殘留,因此類似的毒藥常常備加工成殺蟲劑和農藥,被廣泛使用。
孫思邈連連頷首:“原來如此,沒想到殿下對毒研究的這麼深。”
這哪是研究的深,只是前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李祐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
李祐注意到一旁的梁猛彪欲言又止,似乎想說什麼:“可是有什麼疑問?”
在幾人的注視下樑猛彪開口道:“按照這麼推論,豈不是有那種殺人於無形的毒!?”
一眾家臣回過神後,眼神莫名的看向了李祐,這要是用來害人,那簡直是···
面對家臣的目光,李祐淡淡的說道:“自然是有的,而且還很常見,就比如這蝗蟲,經歷過蝗災的災民就知道,寧死也不要生吃蝗蟲。”
一眾家臣大驚失色,要知道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皆吃了蝗蟲。
馬周皺眉問道:“聖上可是請文武百官都吃了蝗蟲,那怎麼沒事?”
“是啊,殿下是不是誆我等?”
也難怪幾人感到驚訝,他們對醫理並不熟。
但孫思邈卻清楚的很,他趕忙解釋道:“蝗蟲確實有毒,不過水煮之後,不僅能夠祛除毒性還能夠作為藥,可以健脾消食和止咳平喘。”
“甚至砒霜,斷腸草若是用的好,也能作為良藥。”
李祐點了點頭,附和道:“就好像刀劍,但若是落在了盜匪手中,那便是殺人兇器。若落在了將士手中,那便是保家衛國的利器。”
“刀劍不過是工具,本來就沒有對錯之分,是殺人的兇器還是保家衛國的利器,全都在於使用的人和使用的方式。”
“這藥也是工具,至於是用來害人的猛毒還是治病的良藥,也在於使用的人和方法。”
對於毒,人往往十分的畏懼,而農藥作為新事物,同時還是毒藥做的,遭到懷疑和質疑也是很正常的。
不過,經過李祐解釋,在加上他的信譽,讓一眾家臣認同了這個道理。
薛大鼎有些迫不及待:“那現在去做農藥!?”
“嗯!”李祐微微頷首,轉頭叮囑這孫思邈道:“你去找草藥煮制,配置不同濃度的農藥,要帶好口罩和手套,做好防護,以免中毒。”
孫思邈拱手行禮:“臣知道了,只是殿下不再一旁觀看麼?”
李祐搖了搖頭說道:“我就不去了,農藥還需要一個噴霧器來播撒。”
孫思邈一愣,疑惑的問道:“噴霧器?這是什麼?”
李祐想了想解釋道:“農藥製作好後,若是用平常的辦法潑灑,不僅耗費的農藥多,而且噴灑不夠均勻,不過有一個東西可以讓水變成霧,這樣噴灑更均勻。”
薛大鼎聞言,腦海中不由的有了畫面:“將水變成霧,這樣一來,就算蝗蟲在天上也能被毒死,可是這該如何做到呢?”
孫思邈眉頭一皺,對此很是懷疑道:“將水···變成霧?那是什麼東西?”
“打藥機!”李祐脫口而出。
“打藥機···”幾人面面相覷,這光聽名字,這啥也聽不出來啊。
梁猛彪直接問道:“這個東西難制麼?”
李祐眉頭緊鎖道:“怎麼說呢?讓我想想···,你先去配置好不同濃度的藥,我先想想。”
“是!”孫思邈點頭,說罷,直接轉身快步的離開,朝著新修好的藥房準備去了。
薛大鼎等人則立刻拿出了紙和筆來,在李祐的身後仔細的觀看著。
幾人站在李祐的身後,讓李祐感覺壓力很大,半天都沒敢下筆,只得說道:“···你們先去幹別的,這盯著我畫不出來。”
幾人對視一眼,雖然急,但聽李祐這麼說,也沒辦法,拱手行禮道:“是!”
等幾人走後,李祐感覺壓力一輕,獨自一人安靜的思考了起來。
打藥機正式的名字農用手動式噴霧器,雖然大部分人都沒摸過和使用過,甚至連名字都不知道,但是在電視中應該看到過。
李祐接觸的比較多,因為有些顧客家中就有,這東西的結構比較簡單,只有背壺,壓桿,噴杆,噴霧頭四個元件組成。
一個背壺可以裝農藥的同時背在背上,李祐覺得這個東西可以用木桶代替,不過看看能不能承受壓力,不行的話那就得用金屬,那就昂貴了。
一個壓桿,搖動壓桿就會向壺內施加壓力,水流就會被壓到噴杆,這個還是得用金屬。
噴杆有軟管,李祐皺起了眉頭,現在可是沒有塑膠和橡膠的,不過問題也不大,做固定高度的噴杆一樣能用。
最麻煩的是噴霧頭,他會將水流變成水霧,這又該用什麼代替呢?
前世,噴霧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像是噴霧殺蟲劑,像是香水等非常的常見,可是原理是什麼呢?
李祐開始絞盡腦汁,這東西應該是屬於物理知識,他記得好像是學過,應該和壓力有關係。
他想了很久,恍然大悟,這東西原理不是初中時的伯努利原理麼?
伯努利原理由流體沿著管道做長流動的時候,流體的流速增加,流體的靜壓減小;相反流體流速減少,流體的靜態壓增加。
這個原理在生活中廣泛引用,比如飛機起飛的原理,火車高速行駛不能太過靠近否則會被吸住的原理,都是這麼一個原理。
噴霧器也一樣,壓桿將空氣注入,形成高壓,將水流變成高速流體,碰到障礙物之後就會變成水霧,像是喝口水噴然後抿著嘴用力也能噴出細小的水霧。
這噴霧頭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
因為噴霧頭上面的孔只有不到0.2毫米的直徑,還得在這個孔上裝上一個障礙物,才能確保噴出的是水霧,而不是細小的水柱。
在前世這個技術通常使鐳射打孔,批次生產。
而在唐朝,一般的工匠都沒辦法做到這麼小的孔,只有宮中頂級的金匠才有這個眼力,他們甚至能夠將黃金做成比頭髮絲還細小的金線,用來織造衣服,可見技術多高超。
不過好在現在有了放大鏡,就算是沒有頂級的金匠也同樣能夠做到這麼小的噴霧孔。
也就是說,以現在的技術是能夠做到的!
想至此,李祐不由的露出了欣喜之色,只是元件換成了現在能夠使用的,模樣和前世的差了很多,不過並不影響使用。
又看了兩遍之後,他感覺沒什麼問題,拿著幾張圖紙朝著開啟了門。
一開門李祐就看見了門外的薛大鼎,梁猛彪等人,看樣子他們等了有一段時間了。
“畫好了!?”一眾家臣見到李祐滿臉喜色的出來,心中猜測李祐一定是畫好了。
李祐點了點頭道:“走,去找鐵匠和木匠,準備打造出來。”
“是!”得到了李祐肯定的回答,一眾家臣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看向圖紙的目光變得熱烈起來,像是見到了什麼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