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這不是滴血認親麼?
大唐開局就被李二抓來沖喜 烏呼拉呼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李祐一愣,有些無語到:“這病雖然無藥可救,但是讓翼國公暫時恢復,還是可以的。”
“嗯~?”李世民臉上的悲痛之色一變,這逆子話都不說完整,差點出了醜。
“什麼辦法?”孫思邈一臉的驚奇,還有人能治療這種病?
李祐皺眉道:“輸血。”
嚴重貧血可以選擇輸血,這麼一來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夠讓部分的機體重新恢復功能,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治療手段。
在這種情況下,李祐能夠唯一能夠使用的手段也只有輸血了。
“哦···輸血?”一群人不明覺厲的看李祐。
只有孫思邈追問道:“但是什麼是輸血?”
李祐一愣,輸血這個概念在這時代還沒出現過,也沒有人使用過:“輸血就是將一個人身體裡的血,想辦法輸入另一個人的體內。”
此話一出,眾人的臉色當即就變了。
有人低聲議論道:“還有這等治病的方法,這怕不是什麼邪術吧!”
更有人回應道:“是啊,這要是將人的血輸進別人的身體了,那這人豈不是沒血了,那不會死麼?”
“這等辦法真的能夠治病麼?”
李世民更是眉頭緊皺,很是懷疑的看著李祐,以前用藥還算是正常,現在這辦法怎麼看怎麼像是邪術!
只有賈氏一副慷慨赴死的模樣的湊到了李祐的跟前道:“用我的血!”
在眾多質疑,期待,以及不解的目光中,李祐嘴角抽個不停,相當的無語。
為什麼眾人會有這樣的反應呢?
有一句話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這句話出自啟蒙書《孝經》完整的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孔子教徒弟曾子時說:“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的教化都從這裡發開。我現在告訴你,人的身體的每一根毛髮和面板都是父母給的,應當謹慎愛護,不能輕易毀傷,這是孝的開始。”
德行教化的根本是孝,孝的開始是愛惜身體,這個觀念持續了相當久。
而李祐輸血行為,無疑是要在挑戰無數年的觀念,如果不是他的身份是皇子,恐怕早就有人站出來阻止,甚至要報官將李祐抓起來。
李祐嘆了口氣,只得抱怨道:“不就抽個血,搞得好像要死人一樣···”
正在思考是不是找個死囚犯來試一試的李世民當即一愣:“輸血,不會死人?”
李祐一頭黑線道:“當然,只是輸一點,是不會死人的!”
“殿下,那輸我的!”賈氏也鬆了口氣。
李世民皺眉,在他看來人已經有了,催促道:“那趕緊輸啊!還等什麼!”
得到了李世民的許可,李祐算是鬆了口氣,一頭黑線道:“不是所有人的血都能隨意輸送的!”
“啊!?”賈氏一愣,有些垂頭喪氣:“那要誰的血?”
“貧道的行不行?”孫思邈站了出來。
李世民也站了出來:“朕的血能不能行?”
李世民此言一出,眾人當即就傻眼了,趕忙勸到。
“聖上,此舉萬萬不可啊!”
“聖上龍體為重,這怎麼能行呢?”
“這要是出了什麼亂子,恐怕大唐都要亂了!”
李世民大手一揮,堅定道:“秦瓊為大唐流血無數,如今朕只是獻出一點血,有什麼了不起的,大不了吃兩斤鹿血補回來就是!”
眾人對視一眼,面露苦色,也不知道李世民是不是來真的,但勸諫就沒錯了。
“聖上,還是讓臣獻血吧!”
“讓臣來,臣長得壯實,獻上一兩斤準沒問題。”
一群人爭相搶著獻血,李世民怒斥道:“夠了,別爭了!”
這話一出,眾人頓時安靜了下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李世民擼起了袖子,順手還從侍從的身邊抽出了一把刀,問道:“這要多少血?”
掏刀子獻血,還有想獻個一兩斤的···
這場面,李祐看著嘴角抽個不停,無力吐槽,搖頭道。
“父皇這獻血要進行血型匹配,不然血輸進去就會凝結,倒是非但無法救治,反而會令人死亡,而且用不來多少的。”
“是···這樣啊!怎麼不早說!”李世民有些不悅,放下了刀。
“···”李祐一頭黑線,這麼多人吵吵,還怪我?
“那趕緊匹配血型,愣著做什麼!?”李世民臉色不滿的催促道。
“這需要準備一些東西。”李祐思索了起來。
血型匹配的原理其實是根據紅細胞有沒有A抗原,B抗原,將血液分為A型,B型,AB型,O型四種,利用紅細胞凝結試驗,可以鑑定ABO型的血。
試驗材料需要,人,顯微鏡,離心機,採血針,酒精,棉籤,吸管,玻片···等等
但李祐大多數都沒有,只能簡化操作,對著孫思邈道。
“去用燒杯配置十來杯的鹽水,鹽的比例只能佔到0.9%(生理鹽水),然後拿幾個針筒來。”
“是!”孫思邈趕忙跑出了門,萬幸他帶來了不少的瓷燒杯,不然只能用碗來裝。
不多時,孫思邈和幾位道人端著生理鹽水出現在眾人的面前。
眾人看的不明所以,對此議論紛紛。
“為什麼要用這種比例的鹽水?”
“這瓷杯好生奇怪,看的十分醜陋。”
“這麼多次瓷杯,這是要一個個的嘗試?”
李祐拿著針,招呼著孫思邈道:“把他的手給拿出來。待會我在他的食指上扎針擠血,你拿著裝了鹽水的燒杯在下面接,只接一滴,就立馬換另外一燒杯,懂了了麼?”
“懂了,只是要接多少杯呢?”孫思邈問道。
李祐掃過眾人一眼:“先接個六杯,看看能不能匹配到合適的血型,找到了就不用接了。”
孫思邈點了點頭:“好!”
李祐見各個都伸長了脖子,直接驅趕到:“別當著光啊!這有什麼好看的?”
“咳咳!”李世民威嚴道:“都讓開!”
待眾人散開,李祐不緩不慢的在他的手指上扎針,然後採血,很快,六滴血進入了燒杯中。
李祐轉身對著眾人道:“血型相同的人血液會融合在一起,要是不同的話,那就會凝結。”
話音剛落,賈氏立馬站了出來:“讓我先試試。”
“好!”李祐拿過一根針,在她食指紮了一針,擠出一滴血,落在了原有的燒杯中。
只是片刻,兩滴血凝結成了無法流動的膠狀,顯然兩滴血不相容。
見此情形,李祐當即搖頭道:“不行,兩滴血不相容,你的血型不能用。”
拿著燒杯的孫思邈發出了質問:“可這···這不是在滴血認親麼?”
李祐一愣:“滴血認親?”
孫思邈解釋道:“沒錯,失散多年的父子想要確認關係,就使用的這個辦法,只需要兩滴血相融,那便是血親關係!”
“我說怎麼這麼熟悉,原來是滴血認親···”
有人指出了其中的問題:“是啊,道長不說還不知道,這血要相融,那得找翼國公的父親或者兒子來才行!”
“這麼說來的話,朕的血也不行了。”
在古代,進行親子鑑定一般的辦法就是滴血認親,無論是民間,還是皇室都是用這個辦法。
但實際上,血型相同的兩個人的血就能融在一起,因此這個辦法並不科學。
聽到這話,李祐很是無語,直接說道:“只要血型相同的兩個人,哪怕不是血親關係血也能融在一起,都過來試!!”
“不會吧,要是真的話,那滴血認親豈不是不能作為血親相認的憑據了?”
“真的假的?”
眾人正在議論,半信半疑,覺得自己去了也是白去。
而秦瓊的侍從在賈氏的催促下,依次來到了李祐的面前,挨個的扎針,採血,匹配。
“不行,你的血型不符。”
“你血型也不符。”
李祐一連紮了三個人,全都不符合,眾人更加確信自己的判斷,覺得李祐這分明是在做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