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縫合術
大唐開局被李二抓來沖喜txt免費 烏呼拉呼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李祐放下了手中的針線,擦了一把頭上的汗水。
手術過程中血壓沒有爆表,心跳沒有驟停,呼吸沒有停止···實在是萬幸,病人還活著,這意味著手術非常成功。
他心底鬆了口氣,畢竟他前世只是獸醫,人和獸的區別大了去了。
關鍵是這麼多年,死在他手裡的豬牛羊,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尤其是碰上瘟病,一死一大堆。
這技術拿出來治人,也是趕鴨子上架,實屬無奈。
不過好在病人還活著。
此刻,昝君謨額頭遍佈汗水,面色蒼白,額頭上青筋不斷地跳動,看向李祐的目光充滿了恐懼。
李祐知道他這是痛到了極點,可惜的是華佗的麻沸散失傳已久,不然也不至於沒有麻醉藥。
他只能安慰道:“箭已經拔出來了,但是你還沒渡過危險期,還得吃藥才行。”
說罷,李祐用力的扯掉了昝君謨口中的汗巾,只見汗巾上竟然留下了牙齒印。
聽到這話,昝君謨一臉的生無可戀的,嘴裡喃喃道:“吃藥好,吃藥好!”
見手術結束。
拿著箭頭的大夫,驚歎不已:“用羊腸將血管捆住,心血便不再洩出,如此一來便有了一線生機。此舉真是聞所未聞。”
說著,他把這昝君謨的脈,片刻過後,卻皺眉道。
“可是看脈象,卻是短脈,主病逢之為難治,概似真元氣多虧,。”
“只要過了今晚,若是無礙,那性命便無憂,可要是外邪入體,高熱不退,那恐怕晚了。”
說著,他搖了搖頭:“殿下,可能傳授給我等?讓我等醫治其他人?”
“當然可以!”李祐沒有絲毫的猶豫回答道。
王素面色驚訝,隨後恭敬施禮:“道醫王素,謝過殿下。”
隨後他直接走向旁邊,來到了傷兵的身旁。
李祐走了過去。
只見王素十分粗暴,一把撕下身上的衣服,揉成團直接就往傷兵嘴裡塞,然後粗暴的按住了傷兵還在噴血的胳膊。
傷兵疼的瞪大了眼,面露驚恐,冷汗直流,“嗚嗚”的亂叫著,手腳不斷掙扎。
王素眉頭一皺,從藥箱中掏出了幾根銀針,直接紮在傷兵的脖子上,傷兵當即陷入了昏迷。
他學者李祐的模樣,直接撐開了傷口,用布吸乾了血液,找到出血點,從藥箱之中掏出了針線。
這可把李祐看的懵了,難道唐朝的人就已經用針線縫合傷口了?
(事實上清創縫合術,是我國外科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
桑皮線縫合傷口,初見於《諸病源候論》像是《千斤方》《世醫得效方》中都有記載。
在《谷山筆塵》中記載了一個很詳細的案例。
武則天做皇帝時,有人告發李旦有異謀,酷吏來俊臣審理,然後對李旦身邊人嚴刑拷打。
太常工人,安金藏寧死不屈,他說自己說的全是實話,要是不相信,就挖心來證明,說完他自剖胸膛,露出五臟,血流不止。
武則天當場醒悟,讓人送入宮中治療,讓他五臟復位,最後用桑皮線縫合傷口。)
不過,他這一舉動,可把李祐嚇了一跳,這可是動脈,這要是結紮了,那下方血肉沒有血液供應,鐵定壞死。
“慢著,慢著!!”李祐當即制止了他這個行為。
王素轉頭不解的看向李祐,眼神詢問著。
“血液鮮紅的是動脈,血液暗紅的是靜脈。靜脈尚可結紮了,但大動脈結紮了整個手臂都會壞死的!!”
王素一聽,似乎領悟了什麼,說道:“原來這也分陰陽?那當如何??”
“當用針線將斷了的動脈縫合,讓血液暢通,對了得用上羊腸線。還有針,線,手,所有的東西都要用烈酒洗過才行。”
“麻煩!”王素皺了皺眉,但還是照做,乾淨利落的將東西都用烈酒衝過,然後三下五除二的將動脈縫在了一起,最後又縫好皮肉。
最後敷上了金瘡藥,一把握著他手上胳膊的脈搏,片刻過後喃喃道。
“短脈,概似真元氣多虧,但血執行通暢,脈搏算是有力,怕只怕外邪如體。”
說著王素長長的嘆了口氣:“能續皆筋骨,此方法定然是好,可若是外邪如體,恐怕性命都保不住。”
李祐點了點頭,如果他猜的不錯,這外邪入體指的應該是術後感染。
在這種環境,術後感染幾乎是百分之百存在的。
面對術後感染,現代的辦法是服用或者靜脈注射頭孢,青黴素之類抗生素。
但在唐朝,只能吃一些中藥,比如蒼朮,白芷,桔梗,柴胡等等,有一些效果,但更多的是靠天意。
大夫轉頭看向李祐,問道:“外邪入體,難以拔除,不知道殿下可以良藥!?”
“良藥?有倒是有!”
李祐思考了片刻,閹割豬羊過後,通常會來一劑,注射用青黴素鉀,給豬打吊針。
這藥一盒二十來塊,總共十支,一隻十毫升,平均不到兩塊五。
賊便宜,但藥效極強,10毫升400萬單位。
通常人用的是50萬單位的注射用青黴素鈉,這藥更便宜了,批發價不到一塊錢。
別看這麼便宜,但在這藥可是,集醫學,藥學,微生物學,化學等多個領域的科技文明的結晶。
科技含量極高,具體有多高呢?
舉個對比,超市販賣的維生素c發明者,獲得了諾貝爾獎。
青黴素其實是一個大類,有青黴素鈉,有青黴素鉀等等,但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能夠手搓出來的。
但實際上,這玩意的製作工藝並不複雜,稍微有點醫學知識就能製造出來。
就拿注射用青黴素鈉來說。
在碳酸氫鈉弄出來之前,就算有青黴素菌也很難提取有用的青黴素藥,就算提取了青黴素,但怎麼結晶呢?
結晶了,怎麼測試含量,怎麼脫敏?
製藥是非常嚴謹的科學,少了任何一環,那做出來的就不是藥,而是劇毒,尤其是容易過敏的青黴素。
但有一樣東西,李祐能夠製作出來的,那就是青黴素的水溶劑。
經常看到抗戰的影視劇中,盤尼西林的價格比黃金還貴,有錢都買不到,敵我雙反更是為了這種藥物打的頭破血流。
在後期游擊隊中的製藥人才用土法只做了“青黴素的水溶劑”,也就是手工版的水貨青黴素。
因為青黴素的提純和結晶難度相當大,所以只能做成溶劑,只是溶劑的藥效很低,在十毫升內僅有兩三萬的有效單位。
含量少,其實還能接受,畢竟有總比沒有好。
可青黴素菌既然是菌,同樣具有細菌的特徵,對紫外線和溫度的變化異常的敏感。
常溫下十二個小時內,水溶質青黴素就會失去藥效,徹底變成水貨,純純的水貨。
這也就是為什麼軍民能製作青黴素,但還要去搶的緣故。
解決辦法就是,簡化一切無必要的過程,比如包裝,儲存,直接將製藥和醫院合併,當天做,當天用,辦法簡陋,卻救了無數戰士的性命。
想到這,李祐決定手搓簡陋版“青黴素水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