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成聽完,臉上依然保持著一副冷靜淡定的表情,只是微微一笑回應道:“這個叫鄭帆的人倒是有點手段,可以算得上一個自力更生的英雄。他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從零開始,賺了二十多億,確實有一些本事。”

如今的香江與大陸之間聯絡緊密,對於像李嘉成這樣的豪門來說,密切關注大陸的發展勢在必行。大陸的政策是否會影響到香江?如果資本家們被擾亂了局面,是否需要考慮逃離香江?這段時間以來,鄭帆成了一個熱門話題,大陸各大新聞媒體紛紛報道他的事蹟。從十五架飛機到淨賺二十多億,再到涉足白酒和零食市場,不誇張地說,香江的這些豪門,尤其是高階企業,都會密切關注國內商業環境。

“罐頭換飛機“這種操作,李嘉成自認為自己做不到。對於鄭帆這位草莽英雄的評價已經相當高了。

李澤巨接著說:“他的兒子鄭清澤來到了香江,說要做空恒生指數!”

李嘉成喝了一口咖啡,一聽到兒子的話,幾乎把咖啡都噴了出來:“你說什麼?鄭清澤要做空恒生指數?”

“是的!”李澤巨老老實實地回答:“而且還打算使用十倍槓桿。”

李嘉成擦了擦嘴巴,不禁問道:“你確定嗎?”

李澤巨點了點頭:“這是他們公司內部洩露出來的訊息。這位叫鄭清澤的傢伙,計劃做空恒生指數。父親,你認為……”

“香江的經濟發展仍然不錯,他為什麼要做空,而且還要使用十倍槓桿?”李嘉成深吸一口氣,反問道:“你認為他是怎麼想的?”

李澤巨皺了皺眉頭:“難道他真的認為香江的經濟不行了嗎?”

“我也無法理解。”李嘉成微微搖頭:“但是鄭帆雖然是個草莽英雄,但未必懂得香江股市,也未必真正理解香江的情況。我認為我們不必太過擔憂。”

李澤巨忍不住問:“那我們是不是不需要採取什麼行動?”

“為什麼要擔心呢?”李嘉成淡然地回答:“我們的任務就是穩紮穩打,繼續賺錢就好。”

李家早已積累了足夠的原始資本,在掌握了大量資產之後,李嘉成已經達到了躺著賺錢的境地,不必冒險行動。

李澤巨點頭表示理解:“明白了。”

李嘉成繼續說道:“我們要做的,就是守住現有的財富,維持現狀,不必過於操心。”

儘管他們對鄭帆的名字並不陌生,也知道他如今可以算是華夏首富,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而過於看重他。相反,一些財富水平不夠高的人卻在嘈雜地議論著。

“一個大陸仔懂什麼?”他們自信滿滿地認為,香江的股市將會如火如荼,繁花似錦。香江的經濟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奇蹟般的地步,而鄭帆這位大陸人懂得多少?

然而,鄭清澤卻表現得十分從容淡定,對此毫不在意。他的心裡早已盤算著,是否要進軍香江的房地產行業。他預測股市可能會經歷一波暴跌,如果此時插手房地產,對他來說將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邵銘洋在這段時間不斷為鄭清澤提供情報和資料。此時,華人資本和大英資本正處於關鍵時刻的博弈中,雙方的爭鬥可以追溯到包船王收購九龍倉,甚至更早,自李嘉成成功拿下和記洋行開始。

如今,這場爭鬥已經進入了尾聲,大英資本開始全面撤離,華人資本幾乎取得全面勝利。眼下,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就是港燈集團。該集團不僅提供電力,還掌握著大量土地資產。在前世,李嘉成就曾成功收購了港燈集團,幾十年後,他的財富更是暴漲。

現在,如果鄭清澤能夠截胡李嘉成,對他來說將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突然,一名員工匆匆走進了鄭清澤的臥室,急切地說道:“老闆,外面有很多記者,他們希望採訪您,您要見見嗎?”

鄭清澤詢問道:“是哪些媒體?”員工迅速回答:“《明報》、《星島日報》、《東方快報》等幾家媒體。”

鄭清澤考慮片刻後說:“好的,那就見見他們,但提前告訴他們,我隨時可以中斷採訪。”

他稍作停頓,繼續說:“另外,叫王四海過來。”

隨後,十幾名記者紛紛來到鄭清澤面前。鄭清澤最終同意接受採訪,記者們自然激動不已。

一名記者立刻開口:“鄭先生,您選擇做空恒生指數的目的是什麼?”

另一名記者追問:“鄭先生,您是否對香江的經濟發展不看好?”

還有一名記者質問:“您是否有些過於自信,憑什麼認為香江股市會出現巨大的變故?”

鄭清澤擺了擺手,淡定地說:“請一個一個提問,我需要知道如何回答各位。”

當所有人都安靜下來後,他繼續說道:“諸位,請提問。”

鄭清澤雙手輕輕一擺,緩緩說道:“你們所提的問題本質上是在詢問我為何選擇看跌恒生指數。實際上,我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問題,因為經濟發展從未一帆風順。從1973年的股市崩盤到現在,恒生指數雖然總體上呈現上升趨勢,但也一直伴隨著波動。”

說到這裡,鄭清澤淡淡地補充道:“我只是認為,未來可能會發生一場大規模的股市崩盤,僅此而已。”

一名記者追問:“鄭先生,您是否過於自信了呢?”

鄭清澤微笑著回答:“自信嗎?我認為這並不是我的自信,而是你們對經濟只朝著增長方向看,卻不考慮可能出現的崩盤。為什麼不能有波動和下跌呢?”

記者們陷入了沉默。

隨後,記者們又提出了一些問題,而鄭清澤也一一回答。

然而,對於鄭清澤關於股市崩盤的預測,大多數人都嗤之以鼻。

他們覺得這純屬笑話。

在如今香港如此繁榮的時刻,怎麼可能會爆發股市崩盤呢?

然而,就在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華爾街籠罩在陰雲之下。

在急促而低沉的鐘聲中,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新的一天。

一種不祥的預感似乎籠罩在交易大廳內的每個人心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開盤即下跌67個點。

股市崩盤來襲!

整個1987年的股市崩盤基本上從美國這邊開始蔓延。

隨著道瓊斯指數的急劇下跌,賣單大量湧現。在湧入的賣單壓力下,交易螢幕上紅色的數字翻滾(表示下跌),綠色的數字卻寥寥無幾(表示上漲)。

從上午9:30一直到11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不斷下挫,沒有人知道如何制止局勢的惡化。雖然有人提議暫停交易,但沒有人敢做這個決定。紐約證券交易所擔心作為全球股市的風向標,只能堅持繼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