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之上,頡利對趙德言熱情至極,不斷為他斟酒夾肉,眼神中滿是熱切與期待。
“趙大人,久聞您的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氣宇非凡。”頡利笑著說道。
趙德言受寵若驚,連忙舉杯:“可汗過獎了,能得可汗賞識,實乃德言之幸。”
而另一邊,唐儉卻被冷落在一旁,頡利對他只是偶爾敷衍地說上幾句。
趙德言心中越發自傲,他忍不住側身向唐儉炫耀:“唐大人,看來我趙德言的才能,當真舉世皆知,就連突厥大汗都對我如此看重。”
唐儉微微一笑,神色平靜:“趙副使確實才華出眾,能得可汗青睞,也是情理之中。”
宴至中途,唐儉裝作醉酒,身形搖晃,口齒不清地說道:“可汗,下官不勝酒力,先行告退。”
頡利揮了揮手,眼神始終未從趙德言身上離開:“趙大人,煩勞你將唐大人送回去。”
趙德言心中雖不情願,但也不好違抗頡利的命令,只得扶起唐儉往外走去。
出了宴會廳,趙德言沒好氣地說道:“唐儉,你可真會給我找事。”
唐儉哼哼唧唧,似乎醉得厲害,趙德言無奈,只得加快腳步將他送回住處。
待趙德言匆匆返回宴會,此時,宴會上只剩下頡利和幾位親信。
頡利見趙德言歸來,親自起身相迎,拉著他的手說道:“趙大人,快坐,咱們繼續聊聊。”
趙德言受寵若驚地坐下。
頡利再次開口:“趙大人,本汗是真心欣賞您的才能。只要您願意留在突厥,本汗願封您為萬戶侯,賜您千頃良田,數不盡的牛羊。”
趙德言心中一動,但仍故作猶豫:“可汗,這......此事非同小可,我若背叛大唐,必遭世人唾棄。”
頡利大笑道:“趙大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在大唐,你不過是個副使,有何前途可言?在我突厥,你將擁有無上的權力和榮耀。”
趙德言咬了咬嘴唇:“可汗,容我再想想。”
頡利見狀,湊近趙德言,神秘地說道:“趙大人,只要你點頭,本汗不僅給您前面所說的那些,還將我最美麗的女兒許配給您,讓您成為突厥的駙馬。”
趙德言瞪大了眼睛,呼吸變得急促起來,但仍強裝鎮定:“可汗,這.....這實在太突然了。”
頡利拍了拍趙德言的肩膀:“趙大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您好好考慮,本汗等你的答覆。”
而另一邊,唐儉回到住處後,立刻清醒了過來。
“大人,情況如何?”親信問道。
唐儉冷笑一聲:“不出所料,這趙德言已經心動。”
“那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親信又問。
唐儉沉思片刻:“先按兵不動,看趙德言如何回應頡利。”
此時的趙德言,在自已的營帳中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如此豐厚的條件,若我拒絕,豈不是傻子?可這背叛之名.......”趙德言心中糾結萬分。
經過一夜的思量,趙德言終於下定決心。
次日,趙德言主動求見頡利。
“可汗,我願為突厥效力。”趙德言跪地說道。
頡利大喜:“好!趙大人,從今往後,你就是我突厥的重臣。”
翌日,陽光灑在突厥營地,卻無法驅散緊張的氣氛。頡利可汗帶著趙德言來到唐儉的營帳前,打算與唐儉攤牌。
唐儉看到頡利可汗和趙德言一同前來,心中已知曉大概,但仍故作鎮定。
頡利可汗率先開口:“唐儉,事已至此,也不瞞你了。趙德言已決定為我突厥效力。”
唐儉一聽,瞬間臉色漲紅,怒目圓睜,指著趙德言破口大罵:“趙德言,你這無恥叛徒!忘恩負義的小人!我大唐對你不薄,陛下委你重任,你竟做出如此不忠不義之事!你簡直是讀書人的恥辱,斯文敗類!”
趙德言被罵得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卻又不知如何反駁。
唐儉越罵越激動,額頭青筋暴起:“你這豬狗不如的東西,為了些許榮華富貴,就背叛自已的家國。你將遺臭萬年,被後世子孫唾棄!”
罵著罵著,唐儉伸手就要去抽腰間的佩刀:“我今日就要殺了你這賣國賊,以正大唐之威!”
一旁的突厥侍衛見狀,迅速上前攔住唐儉。
唐儉奮力掙扎,口中仍不停罵道:“放開我!讓我殺了這叛徒!”
頡利可汗臉色陰沉,大聲喝道:“夠了!唐儉,你如此無禮,休怪本可汗不客氣。來人,將他趕出去!”
一群突厥士兵湧入營帳,連推帶搡地將唐儉往外趕。
唐儉一邊被推著走,一邊回頭繼續大罵:“趙德言,你不得好死!頡利,你這蠻夷之主,終有一天會被我大唐鐵騎踏平!”
直到唐儉的身影消失在視線中,頡利可汗看向趙德言,說道:“趙大人,莫要將他的話放在心上。”
趙德言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多謝可汗。”
趙德言在唐儉被趕走後,獨自一人待在營帳中。回想起在長安的妻兒老小,他的心中起初確實泛起了一絲難受和愧疚。
“我這般背叛,他們日後在長安的日子恐怕不好過。”趙德言喃喃自語,臉上閃過一絲痛苦的神色。
然而,這種難受的情緒並未持續太久。一想到即將迎娶美麗的可汗之女,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和權力,他的眼神逐漸變得貪婪和狂熱。
“罷了罷了,在長安的日子雖說安穩,但哪有在這突厥逍遙快活。妻兒老小,就看他們自已的造化了。”
趙德言自言自語道,“況且,在這突厥,我還能再生兒育女,延續香火。”
此時的趙德言,徹底被慾望矇蔽了雙眼,完全暴露了自私自利的本性。他開始幻想未來在突厥的美好生活,彷彿已經看到自已高高在上、呼風喚雨的場景。
“我趙德言定要在這突厥闖出一番新天地,讓所有人都對我刮目相看!”他握緊拳頭,在心中暗暗發誓。
而另一邊,被趕出突厥營地的唐儉,正快馬加鞭地將這裡發生的一切傳遞迴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