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遲晚獨自坐在庭院中,陽光灑在她的身上,卻無法溫暖她那顆被悲傷和冰封的心。
自從父親廬江王李瑗被王君琅設計陷害,她的世界彷彿陷入了無盡的黑暗,如今也算是大仇得報,整個人放鬆不少。
“小姐,那日的公子來了。”丫鬟的通報聲打破了庭院的寂靜。
李遲晚微微一愣,隨即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裙,快步走向前廳。
李承乾見到李遲晚,心中不禁一陣憐惜。眼前的女子面容憔悴,眼神中滿是憂愁和期盼。
“遲晚姑娘。”李承乾輕聲呼喚。
李遲晚行禮道:“太子殿下一路辛苦。”
李承乾趕忙說道:“姑娘猜出我的身份了,那就沒有必要在瞞著。”
李遲晚眼中閃爍著淚光:“多謝太子殿下,若不是您,家父的仇恐怕無法再報。”
“這是我應當做的,王君琅觸犯大唐律法,罪有應得,你不必謝我,我只是為國除賊,且我該謝你,要不是你那故事,我不會知曉,朝廷也不會知曉。”
李遲晚看著眼前之人,悽苦一笑,以為李承乾是在撇清關係,
是啊,他是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她如今,不過是一個罪臣之女,還在這青樓之中,名聲早就壞了。
“你今後可有打算。”
沉默了一陣,李承乾問了一句,
“無非是在這裡,孤老終生罷了。”
“你父親雖有謀反之罪,可終究也是被蠱惑,你可願離開這裡?”
李遲晚抬頭看了一眼,
“若能如此,脫髮為尼也好,這世間終無我留戀之人。”
李承乾站起了身,他可不是來做什麼好人好事的,還削髮為尼。
“跟我回東宮,那裡很大,也很冷清,你願意玩cosplay,也沒人管你。”
“什麼鋪累?”
李知晚懵逼了,太子殿下讓她去東宮,又說什麼鋪累。
難不成是真以為她是青樓那些不檢點的女子,臉上羞紅之色湧現。
“殿下莫不是把我當那種人,這不可能。”
李承乾看著一副決然態度的可人,笑了一聲,
“那可由不得你。”
李承乾留下一句話,便離開了這裡。
三日後,終於迎來了王君琅問斬的這一天。
刑場周圍人山人海,喧鬧聲此起彼伏。李遲晚身著素衣,在丫鬟的陪同下,艱難地擠在人群中。她的目光緊緊鎖定在刑臺上的王君琅,心中五味雜陳。
李承乾站在不遠處的樓閣上,神色嚴肅地注視著刑場的一切。
時辰已到,監斬官一聲令下,劊子手舉起了明晃晃的大刀。
王君琅跪在地上,笑聲慢慢變大,大聲喊道:“我王君琅罪該萬死,天理昭昭,我死有餘辜!”
李承乾也能聽見,嘆息一聲,似在和王君琅隔空對話,
“王君琅,確實是個梟雄,放心,我答應你的會做到的。”
李遲晚聽到這遲來的認罪,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奔湧而出。長久以來積壓在心中的痛苦、委屈、憤怒,在這一刻彷彿找到了出口。
刀光一閃,王君琅的頭顱落地,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呼和叫好聲。
李遲晚卻雙腿一軟,癱倒在地,泣不成聲。周圍的人們投來同情的目光,但她已全然不顧。
李承乾從樓閣上下來,快步走到李遲晚身邊,輕輕扶起她。
“遲晚姑娘,惡賊已伏誅,令尊的在天之靈也可安息了。”李承乾的聲音響起。
李遲晚抬起頭,淚眼朦朧地看著李承乾,聲音沙啞:“太子殿下,多謝。”
李承乾帶著李遲晚離開刑場,來到了一處安靜的茶館。
兩人坐下,李承乾說道:“遲晚姑娘,人也死了,跟我走吧。”
李遲晚沉默片刻,緩緩說道:“經歷了這場變故,我已看淡許多。只想平平淡淡地生活,將父親的教誨銘記於心。”
她的意思在明顯不過,就是願意跟李承乾去東宮,然後平平淡淡的生活。
李承乾便將人帶回東宮,至於後面的事,自然有人處理。
兩儀殿內,
李世民坐在龍椅之上,正在討論朝政,提出裁掉部分中樞官員的想法,以精簡機構,提高行政效率。
“朕深思熟慮,如今中樞官員過多,事務繁雜,效率低下,當裁撤一部分,以正朝綱。”
魏徵聽聞,立刻站了出來,拱手說道:“陛下,此事還需考量,不可操之過急!”
李世民眉頭一皺,問道:“魏徵,你為何如此反對?”
魏徵挺直身軀,目光炯炯地說道:“陛下,臣聞‘治國之道,在於用人,如今之官員,各有其職責,貿然裁撤,恐致政務混亂。”
李世民有些不耐煩地說:“朕正是為了整頓政務,去除冗餘,你莫要阻攔。”
往日他提出什麼,哪有人反對,都是執行皇帝的命令,雖然他讓魏徵擔任諫議大夫就是為了讓他諫言,可也得分時候,分事吧。
魏徵毫不退縮,引經據典道:“昔者堯治天下,用鯀治水,九年無功,而舜殛鯀於羽山。非鯀無能,乃用之不當也。今若裁撤官員,如同錯用鯀,非但無功,反生禍端。”
李世民臉色一沉,靜靜看著魏徵,
長孫無忌、房玄齡和杜如晦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心中驚訝不已。
長孫無忌暗自思忖:
“這魏徵膽子也太大了,竟敢如此與陛下爭論。”
房玄齡則面露敬佩之色,心中想道:
“魏徵兄果然有種,真是個狠人啊!”
杜如晦微微皺眉,擔心這場爭論會讓局面變得難以收拾。
李世民怒喝道:“魏徵,你如此固執,難道朕的決策就如此不堪?”
魏徵不卑不亢地回答:“陛下,臣非此意。只是裁撤官員之事,牽一髮而動全身,需從長計議。”
李世民強忍著怒火,說道:“那你說說,如何從長計議?”
魏徵緩了口氣,說道:“陛下,當先評估各官員之政績、能力,對於確實無能者,可加以考核,再做定奪。而非一概而論,全部裁撤。”
李世民沉默片刻,心中雖然惱怒,但也開始思考魏徵的話。
長孫無忌見氣氛緊張,趕忙出來打圓場:“陛下,魏大人也是一心為了朝廷,此事或許可以再深入商討。”
房玄齡也說道:“是啊,陛下,魏大人所言不無道理。”
杜如晦跟著說道:“還請陛下息怒,權衡利弊。”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已的情緒,說道:“魏徵,今日之爭論,暫且到此。朕會再思量此事。”
魏徵跪地行禮:“陛下聖明,願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謹慎決策。”
退朝之後,李世民回到書房,回想起魏徵的話,心中不禁有些動搖。
“這魏徵,雖言辭激烈,但確實是一心為公。”李世民自言自語道。
經過半日的深思熟慮,李世民再次召集大臣們商議此事。
“魏徵所言,朕反覆思量,確有道理。此次裁撤官員之事,當重新規劃。”李世民說道。
眾大臣紛紛稱讚李世民的開明。
魏徵感激涕零:“陛下能納臣諫言,實乃大唐之福。”
李承乾這幾日在家休息,聽說這件事情,不禁面露古怪之色,沒想到父親這麼快就被魏徵懟了。
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