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來,李承乾也是狠狠享受了一把,柔懦的小手放在身上,為你穿衣遞鞋,

吃過早飯後,小姑娘還給你扇風喂葡萄,

那感覺,那滋味,別提多麼愜意。

什麼,你說本太子腐敗了?

混賬,

我提出了那麼多條為民為國的策論,

難道就不能享受享受了嗎?

接著奏樂,接著舞!

“殿下,東宮的婢子都去哪了?”

“怎麼不見有其他姐姐當值。”

李承乾一個起身,閉關這些時日,製造廠也該正常運轉了。

“你問她們,那我帶你去看看。”

新晉林妹妹似乎很開心,以往蝸在立政殿,恐怕都沒出過太極宮。

叫來徐雲,有著呂泉護衛,一行人直奔大唐織造廠,

“呦,官服換了,這是破格升遷?”

徐雲聽見太子調侃自已,滿臉笑容,隨後鄭重一禮,

“都是託殿下的福,您對徐雲有再造之恩。”

徐雲現為工部司,為工部四司之一,僅次於尚書侍郎。

“陛下以策論上等簡拔於我,輔助尚書大人處理工部事。”

這個輔助就很有意思,能一直跟在工部老大身邊,熟悉工部所有事務,

妥妥的工部尚書種子選手。

“乾的不錯,織造廠的織布機如今有多少?”

“足有九百之數,除了殿下從東宮釋放的宮婢,另還招募了一批,大多是常年在家織布的婦人。”

一問一答之間,李承乾和徐雲已經被迎入織造廠,

這裡位於長安城西面,靠近西市,主要為庶民居住的區域。

之所以在這裡,第一是房子便宜,織造場地,織女住宿,都需要房子啊。

這裡也容易招到人手,要是建造在皇城東邊,那裡基本都是官僚居住區,誰會來幹活。

李承乾走了半天,這裡都快趕上東宮大了,

工序複雜,各司其職。

顰兒跟著他,走一路看一路,對什麼都很是好奇,

皇宮的宮女很小就被選入,就像被關在籠子裡的鳥,不得自由。

所有人都在緊鑼密鼓的工作,手下的不是布,是錢啊。

徐雲定下的待遇很是豐厚,多勞多得,你手底下的活越嫻熟,織造的布越多,那得的酬勞也越多。

“快看,是殿下。”

一群正在休息的織女看見李承乾,先是俏生生的呼喊,一下圍了上來,

當是從東宮出來的宮婢,能回家的都回家了,留下的也都是可憐人,

現在能夠自力更生,給自已攢些銀錢,將來怎麼走都不會差。

留在皇宮裡有什麼前途,吃喝是不愁,若是混不上個女官之類的,就只能白白蹉跎歲月,

嘰嘰喳喳的聲音縈繞在耳邊,出來的姑娘們活潑,愛笑,才是這個年紀該有的舉動。

“殿下,你是來看我們的嗎?”

徐雲只是眨了下眼睛,下一秒直接被擠了出去,

沒有絲毫不高興,反而在感嘆,

“這就是殿下一直在強調的百姓之心。”

“為政者,能以一方百姓之心為已心,為帝者,能以一國百姓之心為已心,何愁大唐不強盛。”

跟在身邊的顰兒也被擠了出去,小臉氣的通紅,鼓了起來,

“殿下有了別人,就不管顰兒了嗎?”

李承乾好不容易從人堆出來,連忙跑了出來,

下一站,兵器司,

擁有武器大師的詞條,他這些日子畫出很多唐朝後期才有的武器,包括製作方法,改良方法,細緻非常。

兵器司目前除了打造兵器的鐵匠,還有徐雲從兵部軍器監要過來的人,

據說還差點打起來,兵部的人跟打了雞血一樣,

挖人?

絕對不行。

最後還是兵部尚書杜如晦出面,才讓徐雲安然從兵部把人帶走。

李承乾剛一進來,就聽見叮叮噹噹的聲音,那是敲打鐵器的錘子聲,

大錘,八十,小錘,四十....

讓小顰兒在外面等著,裡面可都是一群光膀子的大漢。

徐雲帶著人給李承乾介紹,

“殿下,這是兵部軍器監的高鴻。”

“見過太子殿下。”

看著給自已行禮的高鴻,這人眼露精明之色,第一感覺就是,靠譜。

軍器監專掌甲冑弓弩,交納武庫,說白了就是管兵器的。

這個部門在兵部絕對是重中之重,也不知道徐雲咋弄來的人。

“高鴻,你看,這是明光鎧,以及其他十三種大唐甲冑,可能滿足我大唐兵種否?”

明光鎧是一種護胸鏡鋥亮的板式鎧甲,非常華麗,而且重量更加輕,但是防禦力卻大大的提升。

唐十三鎧,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

足以滿足冷兵器時代所有兵種。

高鴻就是幹這個的,自然能夠看出,他整個人都要瘋狂了。

只因殿下拿出在這些鎧甲,有他見過的,有沒見過的,

即便是見過的,也是改良版本,更加精細,沒見過的更不用說。

李承乾武器大師詞條在身,畫出的圖紙,歷經大唐數代改進,自然要比現在好用。

沒等高鴻說話,緊著掏出一份又一份,一張又一張,

高鴻:當時我想大叫來著,但是我麻了!

“這是陌刀,橫刀,配合我大唐軍陣鋒矢陣,當是威力大增。”

鋒矢陣是唐軍野戰常用的軍陣,先由輕裝步兵襲擾,接著是步、騎兵突擊,後列則有弓弩手仰射,直到完全擊潰對方。

橫刀為唐軍近身肉搏利器,即所謂“唐樣大刀”,刀身窄而微彎,殺傷力驚人。

陌刀為長柄兩刃刀、長約三米,列陣時“如牆而進”,肉搏時威力不減。

陌刀始於漢代的斬馬刀,向下劈砍,人馬俱碎。

唐代開元年間才大規模使用,也就是說現在是新鮮出爐。

“陌刀造價不凡,是否大規模鑄造使用,還要由陛下定奪,目前要讓工匠熟悉,以待詔令。”

說著李承乾又指著四張圖紙介紹,

“這是四種弓弩,是在我大唐士卒使用的弓弩上,改造而來。”

“伏遠弩射程三百步,擘張弩射程二百三十步,角弓弩射程二百步,單弓弩射程一百六十步。”

其實他腦子裡還有射程更遠的弓弩,只是弓弩不同於其他武器,

士卒本來用現在的弓弩很熟悉,你讓他強行換別的,說不定反倒射的不準了。

這就叫手感!

介紹完李承乾就離開了兵器司,該做的都做了,讓不讓用是父親考慮的事。

可惜的是,現在熱武器還不能掏出來,怎麼也要等大唐二五計劃的時候,才能著手考慮。

等李承乾和徐雲走後,高鴻捲起所有圖紙,以一百八十邁的速度奔向兵部。

沒錯,他跑路了!

嘻嘻,沒想到吧,我高鴻生是兵部的人,死是兵部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