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臉色不變,內心愈加冷冽,在其位,謀其政,

身處旋渦的中心,有時候看不清形勢。

就比如終唐朝三百餘年,都沒有與這些世家門閥大動干戈,

因為李唐皇室才是這天下,最大的門閥世家。

動他們,不異於自斬雙臂,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可他李承乾,來自後世,有刮骨療毒的魄力。

這些傢伙不要逼自已,慢慢在他的措施下消亡,對大家來說都體面。

大不了他扶持一個黃巢,將天下的門閥士族殺個乾淨。

“當下政局不穩,陛下初登皇位,不能妄動。”

彷彿是看出李承乾心中所想,長孫無忌低聲告誡,

李承乾笑了,要是把自已想法說出來,別說舅舅,恐怕親爹都得嚇一跳。

“舅舅這麼說,是有人在朝堂上,告我的狀嘍?”

“目前是有這種聲音,有人覺得你非議國政,從隋至武德,和親一直是國策。”

“現在你卻公然喊出,大唐不和親之舉,被他們抓住了把柄。”

“是誰,裴寂這樣的武德老臣,還是世家門閥的狗腿子?”

“自然不是裴寂,他一身榮辱皆繫於太上皇,你又是太上皇的心尖。”

說到這裡,長孫無忌瞧著李承乾,嘖嘖稱奇起來,

可能是想知道,他到底給李淵灌了什麼迷魂湯。

“那就是那群人,真當我大唐離了他們,就找不到人做官了嗎?”

等他將造紙術和印刷術改良之後,就算不來個九年義務教育,那也整個六年的。

將科舉制與後世高考制度結合,直接打碎世家門閥的根子,讓他們還得瑟。

李承乾從長孫無忌家出來,事情已經知曉,那便不會措手不及。

翌日,太極宮中,

李承乾坐在自已的位置上,手上拿著準備好的大唐一五計劃,

這次的早朝,他要將大唐未來五年的基調奏報,架子先搭起來。

只要親爹李世民沒有意見,給自已壓陣,那些魑魅魍魎翻不起什麼風浪。

前面都是一些不關痛癢的小事,李承乾冷眼旁觀,看那些人會不會跳出來。

“還有何事?”

一名坐在朝堂中間的人,從官吏中走出,

“陛下,臣有事要奏,關於太子殿下在渭水的言論,是否是陛下的意思?”

李承乾定睛看去,果真有人跳出來,

李世民等了一會,這才問道:

“你說的是哪句話?”

“我大唐是否要改變對相鄰幾國的態度,不再和親。”

“陛下可知,以宗室之女和親,從前朝就一直存在,周邊各國都已認同。

要是我們貿然改變,惡了他們,這會增加多少戰爭。”

這人說完,又有幾名官吏跳出,表示支援。

“哦,這麼說,你是反對太子在渭水河畔,當著長安百姓立下的誓言?”

氣氛悄然改變,熟悉李世民的人,已經聽出,陛下這是要發火了。

這幾名頭鐵的官吏梗著脖子,一副為國為民的樣子,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殿下年歲還小,陛下不能聽之任之啊。”

“臣為御史臺監察御史,冒犯天顏也要諫言。”

好一個為國為民的監察御史,那副耿直的樣子,好似站在道德的制高點。

李承乾已是冷笑起來,他當著長安百姓,草原可汗立下的誓言,

若是這也能改變,他這個太子還當不當?

這可不是朝令夕改的事情,這是對他信譽極大的打擊,在百姓心中,威信全無。

就在李世民要發怒之際,長孫無忌一把將板蕩扔在地上,

冷眼看向領頭的監察御史,他是吏部尚書,自然能夠認出這人,

“監察御史焦正德,焦大人,陛下定下的國策,也是你能非議的?”

“你怎知是太子殿下的言論,此乃陛下和我等商議後的結果,你真是太放肆了。”

“臣長孫無忌,請斬此僚頭顱!”

李承乾點點頭,還得是自已的親孃舅,有事他是真上啊。

杜如晦瞅了半天,他擅長謀定後動,整理整理朝服後,

起身出場道:

“焦大人看似為大唐著想,為陛下著想,可臣仔細思來,和親我大唐就能永享太平嗎?”

“諸位想想,草原十八部撕毀盟約,兵臨城下之際,和親有用否?”

“突厥人年年南下,擄掠我多少大唐子民,和親有用否?”

“和親就是拿我大唐公主,去滿足蠻夷無窮的胃口,是我大唐的屈辱。”

尉遲敬德沒等杜如晦說完話,大嗓門立馬吼道:

“是我大唐的男兒都死光了嗎?”

“只要有我等武將在,還輪不到女子出頭,護佑我等男兒。”

李靖一身沉穩,與李承乾對視一眼,滿滿的安全感,

“哪怕不和親,異族但有侵犯之心,我李靖願為大唐戰,為陛下戰,誓死不休。”

終貞觀一朝,大唐的武將都很是心齊,原秦王府一系更是唯李世民馬首是瞻。

此言一出,官員站起了隊,隱隱分成幾個派系,互相唇槍舌戰。

李承乾看著贊同這位焦大人的人,基本全都不認識,大機率都是世家門閥的人,

或是嫡支庶脈,或是推上來的門人,這些人只顧家族利益,不管國家死活。

李世民良久無言,看著下面的一幕,心中想的是來一次大洗牌。

他剛剛登基,還未封賞功臣,這是個好機會。

除開這方人後,還有一個派系,那就是裴寂這樣的武德老臣,

他們位高權重,資歷又老,李淵退位時,又出言保了他們一把。

裴寂心裡清楚,新皇登基,他們這幫老臣就會惹人嫌,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能做的,還是緊緊抱住太上皇這根大腿。

裴寂摸著自已花白的鬍子,眼睛一轉,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別看武德老臣日落黃昏,可裴寂現在還是朝廷的宰相,說話很有威望。

吵鬧的官吏也不再言語,回到自已的位置上,等著裴寂講話,

“既然是陛下和群臣共同商議的決定,那就一定要執行,沒有必要再議,否則恐有失陛下信譽。”

“你們說是吧。”

門閥世家的人沒想到,裴寂怎麼向著太子說話,

以為這樣攀附新皇,陛下就會留著你了嗎?

實在是天真。

他們不知的是,李淵與李承乾的祖孫情,而裴寂是少數了解情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