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九,李世民一身皇帝衣裝,站在太極殿接受官員朝賀。
長孫氏牽著李承乾的手,等待宣讀詔書。
乾道統天,文明於是馭歷;大寶曰位,宸極所以居尊…
皇太子世民,久葉祥符,夙彰奇表,天縱神武,智韞機深。自憷椎薰梗霸業伊始,義旗之舉……
庶宗社之固,申錫無疆;天祿之期,永安勿替。佈告天下,鹹使知聞。
李承乾打了個哈欠,這傳位詔書又臭又長,
可看著房玄齡一干文臣老淚縱橫,不少老將也是神情激盪,情難自已,
咋還給這些人聽高潮了呢。
自陳勝高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封侯拜相就成了人生最大的追求,李世民登基後,就是封賞群臣之時。
等詔書宣讀完成,李淵站起來說道,
“今日過後,我就是太上皇,這大唐江山,就交給你了。”
李淵拉著李世民,將他推上象徵著無上權力的寶座。
李世民剛一接觸,只覺得有點燙屁股,非常不適應。
隨後便安然的坐上去,看著所有人跪在自已腳下。
李淵站在一旁,一直等到長孫氏封后,李承乾成為皇太子後,才滿意離去。
接下來在禮部的安排下,李承乾走流程走的腿發虛,從來沒感覺這樣累過。
一切都在稀裡糊塗中走過,倒是有四個人來找過自已,
舅舅長孫無忌,杜如晦,李靖和尉遲敬德。
他們只是來說一些祝賀的話,其他什麼也沒說,又好像說了。
儀式雖然簡易,但李世民很滿意,有李淵的承認,有朝臣的朝拜,足矣。
若是沒有李承乾,原本的李世民不被李淵待見,
只能在東宮稱帝,這就會給人以口舌,產生不必要的是非,
李淵在太極殿稱帝,李世民也在太極殿稱帝,這涉及到一個正統的問題。
就在李世民登基第二天,讓人震驚的一則訊息,傳遍整個長安城。
東突厥人南下,頡利和突利率領十餘萬,號稱百萬控弦之士南下長安,
已經進至武功山。
這裡離長安城有多近,只需一個時辰,就能兵臨城下。
李世民又驚又怒,召集滿朝文武商議。
李承乾也自然在其中,跪坐在距離李世民最近的位置。
皇帝之下,群臣之上,誰放個屁他都能聽見。
李世民定下了基調,讓百官廷議,是戰是和。
“阿史那咄苾帶著騎兵過來,突厥人都是一群背信棄義之輩,你們說該怎麼辦。”
大唐自建國時,便與突厥可汗頡利定下盟約,每年向突厥人送錢,以期恢復國力。
李靖舉起手中板,整個人鋒芒畢露,
“陛下,我主張戰,突厥人違背盟約在先,不能任由他們肆虐,我願領兵出征。”
李靖就是一頭猛虎,平時都在韜光養晦,只要清醒過來,就能擊碎一切敵人。
或許他養只老虎,就是看中這點,猛獸不動則已,動則一鳴驚人。
尉遲敬德緊隨其後,比李靖還要激進,
“不能讓突厥人騎著我們脖子拉屎,你不打他,他是不會退的,就像一群蒼蠅噁心人。”
兩位主戰派衝鋒在前,李績,秦叔寶等武將,紛紛站出來主戰。
“陛下,我願出征。”
“陛下,我也願。”
大唐武德充沛,並不是說說而已,這是打出來的赫赫威名。
武將的本職工作就是戰爭,他們不考慮國家財力,後勤壓力。
文官們卻是要考慮的,房玄齡聽著武將請戰,他就感覺頭疼,
大唐連年征戰,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民心不在戰,在養。
這一戰要花多少錢,戰前軍備保障,戰後撫卹。
腦子一旦開了閘,想的越來越多,
“陛下,我主和,我大唐現在最需要的是等,等有必勝的把握。”
杜如晦等文臣心下同意,紛紛點頭。
李靖聽完不樂意了,你這是在說我等不能必勝,你在這咒誰呢。
“陛下,我李靖願立下軍令狀,不勝斬我。”
李承乾坐在上面,狠狠給李靖點了個贊,
瞧瞧,這就是大唐軍神,我就是這麼自信,誰敢不服?
房玄齡明白李靖誤會自已,連忙解釋,
“將軍,我不是懷疑你,且不說勝負,這一戰要打多久,要投入多少兵力,
我大唐剛剛恢復一些元氣,經不起折騰。”
武將有武將的堅持,文臣也有文臣的考慮,這並無對錯。
李承乾知曉,這一次以李世民低頭,送出大量財寶告終。
不過這一次,既然自已在,那就不能任由突厥人放肆。
看著下面吵吵嚷嚷,李世民沒有制止,他的內心已經有了答案。
“好了,太子,你說,我們是戰是和。”
“陛下,有時候,老虎也需要打盹,我們需要時間,
今日不戰,來日也必戰,我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來臨。”
房玄齡緊張的看著父子對話,他是真害怕太子年少衝動,
尤其是李承乾是有前科的,那是一言不合,衝進尹家打人的主。
長孫無忌心下點頭,
太子雖然心性跳脫,可在大事上還是有分寸的,孺子可教也。
“哦,那這麼說你贊成和。”
李承乾默然不語,我可沒這麼說,我說的是來日必戰。
二鳳就是喜歡折騰人,明明心裡早就有答案,還非得看眾人的表現。
都是玄武門養成的後遺症,這是病,得治。
“以往朕為秦王時,只需要帶著你們衝鋒陷陣,朕並不覺得多難,
可現在朕是皇帝,朕不能只帶著人打仗,朕要以全域性為重。”
李世民是驕傲的,他不怕打仗,也不缺必勝的決心,
為秦王時,他只需考慮戰必勝,可坐上皇位後,
他需要考慮的更多,從全域性上思考戰或和。
大唐不懼一戰,可大唐更需要恢復國力,百姓需要休養生息。
老大都決策了,尉遲敬德等人在覺得可惜,也得按耐下性子。
一個國家的凝聚力,就是要看從上到下,是不是有執行力,
哪怕你不覺得這個選擇好,可一旦定下來,所有人都要為之行動。
“頡利還派了使者來,那好,就讓他知道,大唐從來不怕任何敵人。”
“讓人演奏破陣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