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雲剛回來,就看見百姓一窩蜂的圍住曲轅犁,得知曲轅犁耕地的效率後,心下歡喜,

“殿下,筒車已經安置在河流上游,能夠依靠水力運轉,您快去看看吧。”

李淵看向大孫兒,除了曲轅犁,還有別的花樣?

李承乾扶起李淵,向河邊走去,稀里嘩啦身後跟著一群人,周圍的麥子都遭了殃,被擠的踩壞不少。

等來到河邊一看,筒車隨著水流自行運轉,

水輪直立於河邊水中,輪周斜裝竹木製作的小筒,足有四十二管,

利用水流推至主輪,輪周小筒次序入水舀滿,至頂傾出,匯入渠田。

李淵瞪大眼睛,總感覺在哪見過,詢問道:“這難道是水車,我見過這東西,只是沒這個精妙,導水更是不如。”

李承乾想起來,隋朝就已經出現筒車,爺爺見過也不足為奇,他這個是改進版本。

“此為筒車,可利用水力將水灌入田地,省人力澆灌,若是將河流疏通,甚至能瞬息千畝。”

陳三先看見曲轅犁,又看見筒車,心情一激動,把手裡的柺棍扔掉,老頭竟然跑了起來,

他兒子在身後急得不行,生怕老頭摔倒。

可陳三哪還顧得了這些,一腳踩入涼爽的河流中,才停下腳步,

轉身又哭又笑,拍著兒子的手,道:“你們有福,後世子孫有福了啊。”

李淵半敞著衣領,心情很是激盪,如此一來,戰亂造成的民生凋敝,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

轉頭看著孫子李承乾,喃喃自語的道:“孫兒真是我的福星,二郎,二郎啊,其實你比我有福氣。”

李承乾卻是沒有聽見,而是帶著徐雲走到筒車旁邊,皺起眉頭,

“徐雲,將一些缺陷的地方記下來,你們工部負責改造,以後方便推廣到各地,

記住,千萬不能忽視地勢,及時將筒車圖紙進行修改,要因地制宜。”

徐雲在工部多年,眼睛一亮,心裡讚歎,

好一個因地制宜。

殿下對國朝的農業,造詣恐怕超過朝廷官員不知多少,真是讓人敬佩。

好聖孫,可旺大唐三代!

農莊內,李淵端著飯碗,一個勁的扒拉,連碗邊的米粒都不放過,

“這農家菜真是太香了,怎麼會這麼好吃,宮裡的簡直就是豬食,回頭朕把他們都趕出去。”

李承乾沒有嫌棄老頭,這菜當然不是因為好吃,而是李淵幹活太累,餓的前胸貼後背,這才能庫庫乾飯。

乾飯人,乾飯魂,乾飯都是人上人!

“再來一碗。”

徐雲站在後面,成了無情的打飯機器。

能給皇上添飯,這是他的榮耀,試問大唐官員,哪個有此殊榮。

皇上在這裡吃飯,他一個小小的工部主事,也不敢上桌啊。

哪怕是在李承乾的極力邀請下,這些工部的官員也沒人上桌,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

呂泉和鄉親們蹲在牆頭,他就喜歡這種氛圍,沒桌子沒凳子也無所謂,武將從不在乎這個,能吃飽就行。

李淵打了個飽嗝,身上皇帝的架子蕩然無存,反而有一種田間老翁的感覺。

“大孫啊,以後我就跟著你,不怕你笑話,爺爺這個皇帝名存實亡,

你父親說不定還監視著我,爺爺心裡苦悶啊,現在好了,

終於找到能讓我開心的事,我倒要看看,他引以為傲的民心,到底在我這頭還是他那頭。”

李承乾心想,老爺子還和二鳳槓上了,真是很有意思。

東宮,李世民召前東宮幕僚,魏徵,韋挺,王珪。

這三人只有魏徵能來,其他兩個都被李淵貶到外面去了。

經過一番唇槍舌戰,就連長孫無忌等人都聽的雲裡霧裡,

或許只有李世民和魏徵明白,他們之間的羈絆從此刻開始了。

李世民任命魏徵去河北安撫,這一任命讓長孫無忌大為不滿,

直接在現場對魏徵表達不善,卻被李世民訓斥。

事情鬧得有點不愉快,李世民決定將白酒拿出來,給這些老兄弟們安慰,

魏徵坐在席上,喝著李世民賜下的白酒,神色一變,

“殿下,這是何人釀造之酒,莫非是前朝留下的貢酒?”

李世民哈哈大笑,頗有一種炫耀的意味,

“這是我的長子,李承乾所制,名為白酒。”

魏徵放下酒杯,苦笑一聲:“我輸了。”

這話被在場武將的聲音掩蓋,尤其是尉遲敬德,大嗓門一個勁的喊,

“殿下,真是好酒啊,您快多賜給我些,不然我可就沒法活咯。”

眾人聞言哈哈大笑,倒不是笑話尉遲敬德,而是感到高興,

他們歷經生死,為的不就是戮力同心,封妻廕子。

眼下真的是太平了,大唐也越來越好。

“你們彆著急,這酒很快就會問世,到時候想買多少就買多少。”

“哦,對了,這大唐國窖,所得利潤大多充入國庫,你們可不要反對。”

魏懟懟嚥下嘴裡的話,想著來時老妻再三叮囑,讓他低頭,不要頂撞太子。

砸吧砸吧嘴巴,大多充入國庫,以後再說,以後再說。

李承乾還不知道,自已的白酒還沒售賣,就被魏徵給盯上了。

三天的時間眨眼即過,李淵在農莊耕地耕上了癮,連李承乾讓他回去,他都不樂意。

這幾天農莊周圍來了不少陌生人,讓莊子的百姓感到恐慌,

實則都是李世民怕李淵生么蛾子,在被叛黨劫走,整出個尊皇討逆的事情。

好在李承乾在中間周旋,沒讓二鳳強行帶著人回去,

這三天裡祖孫二人和鄉親們打成一片,臨走之際,

陳三眼淚汪汪的抓住李淵的手,說道:

“老李啊,沒有你我怎麼活啊!”

屬實是震驚李承乾一萬年,腦中浮現一萬種可能。

爺爺,你不是口味變了吧?

李承乾正交代著之後的事宜,他還有件大事,那就是改良水稻。

由於關中多種植小麥,粟等農作物。

讓人特意開了一片水田,用以種植水稻,改良稻種,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恐怕要以年作為單位,好在他有農藝無雙的詞條,育種能夠大大增加成功率。

“我還會回來的!”

隨著李淵一聲怒吼,這次下鄉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