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 章 老李有魄力,蘇聯的強勢
空降四合院剛來就要求被換房 淡入止水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高軒面帶微笑,拿出介紹信走向李副廠長,說道:“李廠長,我是高軒,今天來報到的,這是我的介紹信,請過目。”
說完話,高軒也是已經走到李副廠長面前,把介紹信遞給對方。
李副廠長呢,也是站起了身,臉上帶著如沐春風的笑容。
高軒的這一聲李廠長叫的他十分滿意,不愧是大學生,知道稱呼不叫副。
李副廠長也是接過介紹信,然後笑呵呵招呼高軒說道:“好好好,高軒同志,你可是終於來了。
廠裡申請了好幾次,上面這才願意給軋鋼廠一個人才名額。”
“快快,坐下,咱們坐著談。”
李副廠長直接就伸手拉著高軒往旁邊的椅子走去,兩人落座。
落座後只見李副廠長伸手拿起茶壺就倒了兩杯茶,然後把其中一杯拿到高軒旁笑著說道:“小高,來,喝茶。”
“多謝李廠長。”
“............”
“.........”
李副廠長也是這才看起了介紹信來,當看到信中高軒是以全系第一名的優秀成績畢業後,李副廠長臉上的笑容更勝了,說著開口:
“高軒同志,你可真是厲害啊,竟然是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的,看來我們軋鋼廠是撿到寶貝了。”
“李廠長,您太客氣了。”
高軒也是笑笑客氣回應了一句。
看完介紹信確認無誤後,李副廠長也是合上介紹信站起身,高軒見狀也是趕忙跟著站了起來。
只見李副廠長伸出了手,高軒也是立馬伸手握在一起。
“高軒同志,歡迎你加入紅星第三軋鋼廠這個大家庭,以後大家就是共同為建設國家做貢獻的兄弟姐妹了,你要是有什麼困難儘管提出來。
正式認識一下,我叫李懷德,是主管後勤跟人事的副廠長。”
“............”
“.........”
雙方聊了一下,不一會也是進入了正題。
李副廠長本來就是要拉攏高軒這個高階人才的,所以也是丟擲了自己的橄欖枝:
“高軒同志,鑑於你是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是個人才,不久前上面下來指示說要對人才優待,所以我呢,準備給你定級為四級辦事員,不需要實習直接轉正,一個月五十六塊錢的工資外加二十塊錢技術補貼,同時票據待遇呢也會幫你申請額外的補貼,不知道你覺得怎麼樣?”
聽到李副廠長的話後,高軒也是微微錯愕了一下。
從剛才的對話中,高軒自然聽得出李副廠長要拉攏他。
只是沒有想到,為了拉攏他一個剛剛到來的大學生,老李是誠意滿滿啊。
竟然直接幫他轉正了,而且還有額外二十塊錢的技術補貼。
正常情況下,大學生參加工作都是定的實習五級辦事員拿四十九塊五的工資,技術補貼呢最多給五塊錢,畢竟你是新來的,自然補貼不可能給的多。
但現在偏偏老李給的補貼價格是二十塊,而且還有額外的票據補貼,完全把他高軒當自己人了,不得不說老李太會做人了。
“沒有問題,一切都聽廠長你的安排。”
就在這時,李副廠長的辦公室被敲響了:“咚咚咚。”
隨著敲門聲的響起,李副廠長也是收起了笑容來,說道:“請進。”
嘎吱一聲門開了,來人是一名四十五歲左右留著寸頭,面板黝黑的中年男人。
此刻男人面色不是很好看,一看他這表情就知道肯定出事了。
李副廠長一看到來人,加上對方此刻的臉色,頓時眉頭就微微皺起,恐怕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了。
“吳主任,你來找我是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吳主任,其名字叫做吳光順,是鉗工二車間的主任,楊廠長派系的幹部。
楊廠長三天前已經出差去了,預計半個月左右才能回來,在此這段時間,廠裡一切事物暫時歸李懷德管,所以發生大事哪怕是楊廠長一派的人也得找李懷德報告,這才有了吳光順的到來,也顯然鉗工二車間發生什麼事了。(楊廠長兼廠書記一職)
吳光順也是說出了事情來:“李副廠長,不好了,蘇聯那臺機器又壞了。”
李副廠長一聽,頓時整個人就站起來了,滿臉不敢置信大聲說道:“蘇聯那臺機器又壞了?不是一年前才找蘇聯人修過了嗎?怎麼又壞了?”
聞言吳光順低下了腦袋,沒有出聲回答,他也答不出來,機器就是壞了,他能怎麼回答?所以這個時候沉默就對了。
三年前,紅星第三軋鋼廠從蘇聯那裡購買來了一臺二手軋鋼機器。
雖然說是二手的,但效能領先國內所有軋鋼廠擁有的最先進機器不是一點半點。
但在兩年前,機器壞了,維修部的人壓根不會修,也不敢修,軋鋼廠唯一的九級工程師來了也是直搖頭表示看不懂機器,軋鋼機太先進了。
因為沒有壞過的原因,軋鋼廠方面也是沒有找人翻譯使用說明書。
結果,機器壞了,頓時就懵逼了。
於是,只能請蘇聯那邊的人來修。
等了兩天,蘇聯的人終於到了,一共來了三個人。
更讓人火大的是,這三個蘇聯人來了以後第一時間壓根不修機器,而是要求先吃飯然後眯眼睡一覺才能開始修機器。
迫於需要人家修機器,軋鋼廠方面只好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好在四九城有一間勞模餐廳,不然的話估計還要被這三個蘇聯人以吃不到蘇聯美食為藉口找茬。(老莫餐廳,全名莫斯科餐廳,正宗蘇聯餐廳,一九五四年十月在我國四九城開業)
吃好喝好睡好,終於,蘇聯人開始修機器了。
結果,蘇聯人又作妖了。
他們要求在修機器的時候不允許有人圍觀,沒有商量餘地的那種。
同意就開始修,不同意就繼續耗著。
軋鋼廠方面迫於情況緊急要用機器沒辦法之下只能妥協同意,最後蘇聯人修了三個小時機器修好了。
那一次,花費了兩萬四千五百元華夏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