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苑微微一笑,指了一個方向。
“幸不辱命,姑爺你看。”
在那個工作臺的邊上擺放了不少的小娃娃,而這些小的這個話本子裡面所畫的一模一樣。
看來這一次手辦製作得非常順利。
朱沐白和綠苑兩個人就製作了上百個手辦,只是這些手辦被分成了兩個木盒子裝下。
其中最為相像,讓人一看就是極品的,被放在了後面的一個木盒子裡,而略微有些瑕疵的放在了前面的木盒子裡。
楚天玄大概猜得到出。
這前面的盒子裝著的,應該都是綠苑練手製作出的作品,以朱沐白的性子,不會允許任何瑕疵品存在的。
“嗯,你們繼續忙吧,我帶人將這些東西放進去。”
“好的,姑爺。”
“你們輕點,將這些東西搬進去,不要弄壞傢俱和作品......儘量小聲些。”
“知道了姑爺。”
僕人們陸陸續續地將添置的物品搬進屋內,順便手腳麻利的收拾了起來。
......
做完這些。
楚天玄才又回到了師徒兩人工作的地方,進行觀看。
楚天玄也不打擾他們倆,而是儘量慢慢的靠近,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音,可是又能夠出現在他們兩個的視線當中,避免打擾他們,而導致鋒利的工具割傷手腕。
綠苑心情雀躍,能夠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開始雕刻,這些手辦,已經證明了她的天賦。
如果連死物都能夠雕刻的達到了朱沐白的要求,想來下一步就是要做“活物”了。
“姑爺,你快看,這些都是我雕的......怎麼樣,是不是很厲害!”
綠苑興高采烈地指著一個剛雕刻好的手辦模型,向楚天玄炫耀道。
還不等楚天玄評價,朱沐白倒是先一步潑起了冷水。
“你可拉倒吧,就你這些東西要是拿出去賣,那就是壞了我的招牌,你敢拿出去賣,我就敢把你也扔出去。”
朱沐白氣鼓鼓地瞪了他一眼,警告綠苑,不要把那些瑕疵品拿出去,實在是丟人。
“師傅你不要挑三揀四呀,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夠陪著你雕刻手辦了,這證明你徒弟我可厲害了。
你還不把這些東西拿出去,讓別人都知道你有我這麼聰明的徒弟?”
綠苑搖頭晃腦地對自己信心十足,還笑著讓朱沐白儘管去炫耀,有她這樣的好徒弟是一件怎樣的喜事。
“得意揚揚的樣子,我看你什麼時候摔個大跟頭,你才知道你就是個井底之蛙。
這些手辦是我答應了楚公子的,我可不會拿你那些瑕疵品交上去,丟人。”
朱沐白也不否認綠苑說的話,只是無論如何也不肯讓現在的綠苑把這些手辦交給楚天玄。
楚天玄也聽明白了。
朱沐白雖然現在和綠苑之間鬥嘴鬥得厲害,說話聽上去好像有些不好聽,可是實際上師徒兩個的認可都很高。
也就是朱沐白的脾氣,嘴巴上不饒人,好在綠苑是個沒脾氣的。
“楚公子,你不要聽綠苑在那裡瞎說,我這些手辦到時候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絕對不會是你現在所看到的樣子。”
朱沐白說這話的時候格外認真,彷彿是在告訴楚天玄,他這個人一旦答應了就一定做到最好,絕不會以次充好。
也不會仗著綠苑和楚天玄之間的身份,就故意放任。
楚天玄都給說笑了,有這樣一個做事認真的人,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沒事,綠苑才來到這裡學習,畢竟時日尚短,也不著急,還有勞朱大師費心教導。”
楚天玄走過來寬慰朱沐白,他來這裡並不是為了催促這一些手辦的,他的目的是來看看綠苑。
“那是自然。”
“行了行了,別刻了,你有的是機會刻,現在還不快去泡茶。”
也聽出了楚天玄的意朱沐白思,叮囑綠苑去泡茶,楚天玄要坐在這裡好好的和他們聊上兩句。
“誒,這就去。”
綠苑直到這個時候才放下手裡的工具,高高興興地去燒水、煮茶了。
看得出來。
綠苑對她師傅很是尊敬,在師傅沒有點頭之前,手裡正在忙的事情,她不會隨便放下。
趁著綠苑泡茶的這個功夫,楚天玄也打算開門見山,和朱沐白聊聊機關術的一些事情。
“在我們來之前,朱大師也運送了不少東西到家中,只是不知道朱大師用來運送的工具,是木牛流馬?還是馬車呢?”
朱沐白眼神一厲,似乎透出了幾分殺氣,可是隨後他又收回了自己這一身的戾氣。
“什麼都瞞不過楚公子的眼睛,院中多了些事物,也被你發現了。
自然是木牛流馬,只是不知道楚公子如何知曉的?難道公子留了眼線?”
朱沐白只能將這一切歸咎為自己在運送過程中被別人看見了。否則他很難想象。
為什麼一個外人會知道,缺一門裡面所提到的東西,
“巧合罷了,山上總有一些獵戶和避居人世的山民,偶然間碰到他們來山下買糧食。
聽他們說山林中偶爾會出現木頭做的牛,也沒有人操控,便能跟著動,運送著大量的木頭。
我便猜想恐怕只有朱大師一人能夠做到。”
楚天玄順著他的話說下去,否則很難解釋。
他總不能把自己前世的事情都說給朱沐白聽吧,那一定會被當做瘋子看待。
“果然如此。”
顯然朱沐白對此解釋很是滿意。
“這東西成群結隊地出現,遲早會被所有人知道,將來綠苑第一個要學的也是木牛流馬,或許能對楚公子有所幫助。”
朱沐白這樣開口也是讓楚天玄有點意外。
沒想到綠苑這樣一個新來的小徒弟,竟然第一個要學的就是傳聞中的木牛流馬。
“朱大師這樣有自信,只是不知道綠苑能夠做得到嗎?”
楚天玄也想看看綠苑這些日子究竟學到了多少,以她的進度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夠出師。
“他只用了一天時間就記住了所有的木材,甚至連這些木材的特性和生長年份都記得一清二楚。
這些手辦還是她第一次雕刻,是個細心的孩子,又有自己的巧思,將來成就不在我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