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路出將城來,及到城門,忽聽得有人大喝:“好一個大膽的宋三郎,本都頭等你多時了。
還不下馬受縛,又待怎樣?”
劉備吃了一驚,勒馬看時,見一大漢胯下一匹青鬃馬,面如重棗,手捻長髯,正是鄆城縣馬兵都頭,美髯公朱仝。
“哎呀原來是朱仝兄弟.”
劉備看到是他,心下輕鬆不少,就馬上唱個喏,卻不下馬。
“誰是你的兄弟,賊人休要攀高,且先吃我一刀.”
朱仝一聲大喝,倒拖長刀直取劉備,這一出確是出乎劉備意料,他暗叫苦也,奮力仰身躲過橫掃一刀,眼看著兩尺長的刀頭掛著惡風在他鼻上堪堪掃過。
再抬頭看時,朱仝已衝出身後數丈,正撥馬再度殺來。
“兄弟直恁地無情?”
劉備雖猶不相信朱仝決心拿他,眼下卻別無他法,只好抽出雙劍應戰。
待朱仝殺到近前,劉備見他力大刀沉,右手雄劍並不硬拼,遇著時引著他刀頭力道,向後便走,那朱仝手中大刀便似粘在劍上,順勢而去。
這廂劉備左手雌劍已遞到了朱仝後心,朱仝眼角餘光瞥見,心下大驚,急急側身,躲過一劍,豈知劉備右手雄劍又到,朱仝使盡解數,乃將長刀杆木接下一劍,胯下青鬃馬終於才拉開距離,教他暫時脫去困境。
雖如此,朱仝亦不由心中詫異敬佩,二人早在鄆城共事,相識多年,只道宋三郎仗義疏財博得義名,竟不知他一對漢劍使得如此精妙。
他怎知如今眼前的宋公明,早不是當初那個卑躬屈膝的“孝義黑三郎”了。
列位且休小看了咱們這位前世的昭烈帝,須知劉備是歷史上有名的劍術行家,先主之顧應法更是《陣紀》中五大劍宗之一,漢末亂世中一生征戰,屢屢陷入危局,然總能險境脫身,豈是尋常手段?說話間朱仝青鬃馬又到,劉備也不客氣,舉雙劍催馬上前,兩個就鄆城縣北城門前廝殺一處。
但見兩馬交錯,劍來刀往,兩個好漢各逞威風,一對英雄盡顯手段,劍走時,掀起芊綿白浪,刀起處,斬開迢遞秋風。
須臾間,便鬥了有十七八個回合,兀自不分勝負。
劉備暗暗思忖:“只恨這宋三郎兩臂忒短,不然定多得幾分勝算.”
轉念又一想:“幸者他不是二弟轉世,若是我二弟來時,料吾命休矣多時.”
見一時拿他不下,劉備正要賣力,使出“顧應法”的精髓來,這時朱仝一刀斬來,被他輕鬆側身閃過,隨後竟撥馬便走,口中喝道:“宋三郎端得好劍,朱仝不及,是好漢的,便就此處等我,自有人來拿你.”
劉備看他背影遠去,會心一笑,就馬上對著他所在方向作了個揖,心中怎不感激敬佩?……天光漸冷,一片落葉忽東忽西,時疾時徐,飄搖而下,驀地一道白光劃過,樹葉便被斬成兩半,各自不能相顧。
斜陽中一對剪影看似緩緩走來,實則正自策馬疾馳。
“果然是把好劍.”
看著劉備收了雙劍,並肩騎行的陳廣由衷讚歎。
原來陳廣自鐵匠鋪門前別了劉備,匆忙歸在客棧,取了女兒,便出城尋那牛家莊,直等了將近一個時辰,方才盼見劉備。
兩個不敢耽擱,便就啟程,這時已出了鄆城十餘里,天色愈發暗淡。
“快見過你宋伯伯.”
陳廣看著釧兒,眼裡盡是寵溺。
“釧兒見過宋伯伯.”
釧兒很是乖巧。
劉備看了也是歡喜,展眉笑道:“釧兒乖,只是出來得匆忙,忘了給釧兒備些見面禮.”
陳廣笑道:“哥哥說甚麼話,豈不是生分了?”
劉備微微一笑:“兄弟惹了官司,不知將去何處避難?”
陳廣略微沉吟,隨即道:“哥哥若不嫌棄,不如與我同去相州麒麟村如何?”
劉備問道:“麒麟村?是怎樣去處?”
陳廣道:“哥哥容稟,兄弟有幾個徒弟,住在這麒麟村,其中一個,名喚岳飛,字鵬舉。
幼年時在陝西大俠鐵臂膀周同門下學箭,後來周同老先生病篤,將他託付於我。
兄弟便潛心教他槍棒,哥哥別看此子今年只有十六,須知我離開相州之前,他已拉得兩石之弓,能左右射,更學盡我槍法精髓,將來勢必超越兩個師父,終成大器.”
陳廣說起岳飛,十分沉穩,頓時減卻了十二分,臉上眉飛色舞,好不歡喜,倒似個孩童一般。
看得劉備一邊自覺有趣,一邊口中喃喃:“岳飛,嶽鵬舉.”
果真如此,他劉玄德怎能不見上一面?閒話少敘,劉備陳廣帶著陳廣小女一路曉行夜宿,離了濟州,行了八九日,終於來在了滄州地界,就近找了家酒店稍作休息。
列位自然要問,滄州?不是要去相州麒麟村麼?怎地又去滄州了?原來劉備思量再三,那相州距濟州路程僅兩百餘里,且陳廣本就是相州人,他犯下案子不小,難免有公人在相州家裡守株待兔。
此行雖是去麒麟村,風險卻絲毫不亞於他相州老家,不如暫去柴大官人府上避些時日,待風聲緩了,再回相州。
陳廣自然都聽從他的,三人隨即北出濟州,直上滄州。
且說翌日一早,三人收拾停當,吃了早飯,打聽到柴進莊上所在,便匆匆啟程,直奔他莊子上去,行了有四五里路,見座大石橋。
過得橋來,一條平坦大路,早望見綠柳陰中,顯出一座莊院。
及到莊前看時,但見好個大莊院:青磚鋪地,粉壁流鶯。
綠蔭裡奇花並蒂,畫堂前玉樹牽縈。
水榭延綿,溪聲與琴聲四起,飛簷次第,鐵馬伴玉馬齊鳴。
“哇.”
釧兒見了偌大莊園,心中歡喜,卻只能說出一個哇字,劉備摸了摸她頭,幾人便進了莊子,來在前邊條闊板橋旁。
樹蔭之下,坐著四五個莊客,都在那裡乘涼。
見劉備等人近前,幾人無一人起身,其中看似為首的一人乃歪著頭斜眼瞄了眼三人,低聲問道:“且住,幾位何處閒人?來此何干?”
陳廣見他無理,便心有不悅,剛要理論,劉備卻早一步擋在他的身前,拱手道:“相煩大哥報與大官人知道,就說鄆城縣有個喚作宋江的前來拜訪.”
那人初時依舊不屑,嘴裡兀自輕聲嘀咕:“哼,真的是什麼鳥樣人都敢來見大官人,這黑廝還宋江?宋什麼?”
直到回過神來,與身旁其他幾名莊客都不由騰地跳起:“這位官人是誰?宋江?”
“可是那位人稱‘及時雨’的宋公明麼?”
劉備陳廣兩個看他們反應激烈,不由對視一眼,心覺好笑,只是面上卻都忍著。
劉備道:“正是小可.”
幾個莊客自知方才無理太甚,乃紛紛托地跪倒,磕頭如搗蒜:“哎呀我的爺爺,不知是公明哥哥駕到,先前衝撞屬實該死,望乞恕罪!”
劉備與陳廣這才扶起幾位莊客,口稱無妨。
為首的莊客道:“大官人常提及公明哥哥大名,只怨悵不能相會。
既是公明哥哥親來,小人自領哥哥尋他.”
他說罷轉身一腳蹬在身後一人臀上,將他踹的一個踉蹌,口中罵道:“都是你有眼無珠衝撞了哥哥.”
這廂釧兒見了,依樣畫葫蘆,也學他罵了一句,惹得眾人大笑。
那莊客也不敢還口,垂著首便隨著領頭的恭敬的前頭帶路。
莊客們先有人幫三位拴了馬匹,一行人在莊子裡又行了片刻,這才來在一座小苑裡。
領路的莊客行了個禮,道:“幾位且在小亭少歇,小人去通報大官人出來相接.”
劉備道聲“好.”
幾個莊客便都轉身去了。
不多時,但見前邊喧譁聲起,有一簇人自遠而近。
劉備陳廣抬頭看時:三五個伴當中間、自捧著一位官人,生得龍眉鳳目,皓齒朱唇,三牙掩口髭鬚,三十四五年紀。
頭戴一頂皂紗轉角簇花巾,身穿一領紫繡團龍雲肩袍,腰繫一條鈴瓏嵌寶玉絛環。
不是那小旋風柴進,卻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