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鹽場
大明風華:我是朱瞻基筆趣閣 不惑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半個月的時候,帳房先生終於是把所有的帳目都查清楚了。
所有相關的人員,全部被抓。
黃文承還有一些辦事的人,全部被判了斬刑。
他們的家人也全部抄家流放,一個不留!
當然,這樣造成的後果也就成了知府衙門沒什麼人了。
只有刑房因為有姜一恆的存在,沒有太多的損失。
而別的房,已經沒有幾個小吏了。
姜一恆抱怨說:“大人,現在所有的事都壓在我的頭上,要是再不招人,我就不幹了!”
陳淵對有能力,有操守的人很寬容,他說:“你放心,我已經貼了招人告示了,你等著就有人過來了。”
現在城裡各處都貼了招人的告示,他開出來的條件很優厚,可是這要求也很高。
一群百姓圍在告示牌前面,然後看著。
“現在官府要招書吏,各房書吏都要。要求會識字,年齡在十八到三十歲之間,超過了就不要了。還要品行端正,不能營私舞弊。
同時官府以前的所有陋規,全部取消,書吏以後只能拿俸銀,不許再收黑錢了。”
“這要求也太高了吧?”
“就是,這不收黑錢,光是書吏的那點俸銀,可是連家人都養不活。”
“這到沒有,你看下面,這最低的小吏,一個月也有五兩銀子。這要是當上各房的書吏,一個月能拿五十兩!”
陳淵這也算是高薪養廉了,這麼高的工錢,要是再說養不活家人,鬼都不信了。
還是有不少人心動的,他們去衙門報名。
陳淵親自面試他們,然後從中選了一些人讓他們成為了衙門小吏。
不過他們還不能現在就上任,還要陳淵親自培訓他們。
就在陳淵在衙門裡忙著的時候,朱棣和朱瞻基來到了他的鹽場。
朱瞻基在海邊有一個鹽場,是陳淵幫他建的,用曬鹽法建造的。
所以這個鹽場的成本很低,卻能不停的出雪鹽,所以按理說,利潤應該是一年比一年多。
可是這幾年,利潤卻都是固定的十萬兩,不多不少,這本身就有問題。
朱瞻基剛來到門口,就有人攔住他說:“站住,鹽場重地,無關人等不得入內,馬上走。”
朱瞻基說:“我是鹽場主人,你們馬上讓開。”
“笑話!知道這裡是誰的地盤嗎?這可是太孫的,就你這小黑胖子,也是太孫?”
朱瞻基最煩的就是別人叫他小黑胖子,他怒道:“大膽,你們連我是誰都不知道?賽哈智,讓他們清醒一些!”
“是,殿下。”
賽哈智帶著幾個錦衣衛過來,就把這些人打了一頓。
然後他說:“睜大了你們的狗眼看清楚,這位就是太孫!”
看門的都嚇傻了,這就是太孫?看著真的不像啊。
朱棣跟著朱瞻基進來了,他也看到了鹽田。
他嘆道:“巧奪天工啊,居然就這麼讓太陽曬,就能讓鹽出來,為什麼以前的人就想不出來呢?”
朱瞻基說:“其實這曬鹽法在宋代就出現了,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就是不願意推廣。”
朱棣冷哼一聲說:“還能是為什麼,為了賺錢唄。這要是用這個法子,全天下的鹽就不值錢了,他們也沒理由再賣高價鹽了。”
理就是這個理,之前用人工煮鹽,成本雖然高,可是也沒有那些鹽商說的那麼高。
鹽商就是為了找個理由,讓鹽價一直居高不下。
這樣他們才能藉此賺錢啊。
要是推廣了曬鹽法,所有人都知道鹽的成本不高,這樣他們還有什麼理由來抬高鹽價啊。
兩人在鹽場裡逛著,沒一會,一個管事的就跑了過來。
他說:“小人張天滿,拜見太孫!”
朱瞻基點頭說:“孤記得你,你是大丫的族兄吧。”
“太孫好記心,還記得小人呢。”
“孤是看在你是大丫的親戚,再加上你也識文斷字,所以把這個鹽場交給你來管。我問你,為什麼這兩年,利潤一直是十萬兩?”
張天滿愣了一下說:“殿下,這有什麼不對嗎?”
“當然不對,這兩年你們就什麼也沒幹,就一直在吃老本不成?鹽田沒有增加一塊?”
“這個……當時不是和那些鹽商說好了嘛,不能隨便亂加。”
之前陳淵的官不大,朱瞻基也不好亂來,所以他們和鹽商達成了一致。
他們只建這一家鹽場,不去動鹽商的市場。
可是陳淵從來就沒想過要放過這些鹽商,在陳淵看來,這些人就是一群蛀蟲,對國家對百姓,一點益處也沒有。
等他力量強大了,再把這些人一起放倒。
朱瞻基冷冷地說:“不能隨便亂加,所以你一塊鹽田就不加是吧,真好啊。來人啊,我要查帳!”
我要查帳這四個字一出,張天滿就嚇傻了。
其實這些年鹽場有多少利潤,他當然最清楚。
每年的利潤在十二萬到十七萬之間,可是他只上交了十萬兩,一文不多,不文不少。
而多出來的錢,他當然是自己和別人私分了。
這要是查的話,他根本就逃不了。
不過張天滿夠聰明,他沒想著隱瞞,也沒想什麼火龍燒倉。
他跪下說:“殿下,小人錯了,小人再也不敢了。小人就求您看在大丫的份上,饒小人一回吧!”
大丫是朱瞻基的第一個女人,感情當然不一樣。
他一腳踢在張天滿的身上,然後怒道:“你還敢提大丫?要不是她,我現在就一刀砍了你。你說吧,你這兩年貪了多少錢?”
“這個……這個……不知道!”
“不知道?是不是要我找人查帳,查出來你貪了多少錢?”
“不不不,小人有個大概的數字。”
“多少?”
“八……八萬兩!”
“好啊,你可真行。行了,這錢我也不要了。”
張天滿心裡一喜,這就過關了?
可是馬上,他就笑不出來了。
朱瞻基說:“你拿著這錢,和你全家一起去澳洲吧!”
“啊?殿下,求求你放過我吧,我不想出海啊!”
只有窮人才會想著出海搏一下,有錢人都是留在自己家裡,好好的過日子。
所以聽到他要被流放,他一下就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