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自己的作用
大明風華:我是朱瞻基筆趣閣 不惑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楊士奇聽了陳淵的話,笑道:“所以你是想說你不倫不類是吧?”
“是的,你們說我是武將,可是我是順天府尹,這是文官吧。可是我還是歸化府總督,這是武將才能當的官職。我還是錦衣衛同知,我也算是鷹犬了!”
“所以你還真是一隻蝙蝠啊,不過你不是錦衣衛嘛,怎麼他們還抓自己人?”
陳淵說:“沒辦法,誰叫我得罪了紀綱呢。”
楊士奇說:“你放心吧,你要不了多久就會出去了。”
“為什麼?”
“因為你太重要了,順天府不能沒人,同時你還能賺錢,皇上需要你。”
陳淵點點頭,這事沒錯,當然,楊士奇還有一點沒說,那就是陳淵還是駙馬,那更加的不會關太久了。
陳淵看著其他人,心裡琢磨著他們有什麼用。
首先就是六部尚書,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人,肯定不會多留的。
其次是三楊,他們是內閣學士,可是三人的境遇卻是天差地別。
在歷史上,楊榮一天的牢都沒坐過,楊士奇最多隻坐過十天的牢,然後就被放出去了。
而楊溥就倒黴了,足足坐了十年的牢。
他們三個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陳淵想來想去,只有因為他們的作用不一樣來形容了。
楊榮能謀善斷,是一個十分出色的謀士。
朱棣出塞打戰,每次都是要帶著他當顧問的。
朱棣一天都離不開他,所以他一天牢都不用坐。
而在這個時空,因為韃靼被連根拔起,明軍也在草原上成功立足。
所以楊榮的作用直線下滑,於是他也被關進來了。
他什麼時候能出去,就看朱棣什麼時候要打戰了。
如果說楊榮是朱棣的張良的話,那楊士奇就是蕭何了。
他是主管後勤的,糧草物資都是他在負責。
所以朱棣要打戰,一定也是捨不得他。
同時楊士奇還是宰輔之才,在歷史上他只坐了十天牢,朱棣就捨不得他,讓他回去做事了。
至於楊溥,他的特點是識人,他向朱高熾推薦過不少的人才。
同進他的性格也很好,不少人都喜歡和他交朋友,所以他的人脈也是最廣的。
再加上之前的識人,這能讓他找到不少的人材。
而這個則是朱棣最忌憚的,朱棣就是因為朱高熾身邊有太多的人了,所以才會對朱高熾出手。
而楊溥就是那個給朱高熾提供人才的人,所以不關他關誰啊。
只要朱高熾一天不登基,他就一天出不了獄!
陳淵坐在地上,對三楊說:“幾位大人,你們猜誰最先會出去?”
楊士奇說:“剛剛不是說了嘛,就是你啊。”
“不,我的意思是你們三個中間,誰會最快出去,誰是第二,誰又是很長時間出不去了!”
“你的意思是我們中有兩個人很快就能出去?”
“是的,有一個則是長時間出不去了,你們猜這個人是誰?”
三人不說話了,過了好一會,楊榮說:“弘濟,要苦了你了!”
弘濟就是楊溥的字,楊士奇有些驚訝地說:“你為什麼會認為弘濟會一直留在這裡?”
楊榮說:“是文博提醒我的。”
之前三楊一直叫陳淵的名字,沒有叫他的字。
現在叫字了,就代表他們接納了陳淵為自己人了。
“為什麼?”
“因為陛下在忌憚我們!這次大獄之所以會起來,就是因為陛下覺得太子是個威脅了,所以才會動手。你沒看到東宮的官員是抓得最多的嗎?”
“是啊,連東宮的僕人都抓了,整個東宮只有三個人了。”
這三個人就是朱高熾、太子妃張氏和朱瞻基了。
這當然是誇張,因為朱高熾的兒子可有不少,朱棣是不會抓他們的。
這只是一個比喻,說明東宮被抓得沒什麼人了。
三楊都沉默了,過了一會,楊榮說:“弘濟的本事大家都知道,就是識人。他是給太子增加實力的,而陛下忌憚的就是太子的實力。
所以在太子上位之前,弘濟就出不去了!”
“唉,弘濟,苦了你啊。”
楊溥笑道:“沒事啊,我正好沒時間讀書,可以借這個機會好好讀讀書。”
在歷史上,他在牢裡一直讀了十年的書。
而朱棣也是一直配合他,經常給他送書。
因為朱棣也知道楊溥是個人才,只是他不能用,殺了又可惜,只能是一直關著了。
陳淵說:“好了,我們不要說這個沉重的話題了。所以東楊、西楊,你們誰先出去?”
東楊是楊榮,西楊是楊士奇,因為他們住的房子,一個在東邊一個在西邊,於是就以東楊、西陽相稱了。
而楊溥是南郡人,所以他就成了南楊了。
楊榮想了一下說:“應該是士奇先出去吧。”
士奇是他的字,他的本名叫楊寓,只是楊士奇太出名了,所以後人都一直叫他的字。
陳淵問道:“為何?”
“在下的作用是在行軍打戰之上,這一時半會無戰可打,所以我是暫時出不去了。而士奇則是宰輔之才,陛下要他有用。”
果然,一個時辰之後,聖旨就過來了。
幾個尚書被放了出去,還有楊士奇也被放走了。
陳淵也是第一批被放的,這些人全是朱棣心目中最有用,最不可或缺之人。
寶慶公主這時候急得要死,現在聽到陳淵回來,大喜過望。
她衝過來說:“夫君,你沒事可太好了。”
陳淵說:“當然,我說了,我不會有事的。”
寶慶公主高興地說:“太好了,我這就準備火盆,你一定要跨火盆,去去晦氣。”
“沒必要吧,這就是一件小事。”
“要的,一定要的。”
看她這麼認真,陳淵也只能讓她去了。
另一邊,朱棣在看著紀綱送過來的情報,陳淵他們說了什麼,全部記在上面,然後送到他這邊來了。
朱棣看完,有些惱羞成怒地說:“他們的嘴怎麼就這麼欠呢,來人啊!”
朱棣十分的生氣,他有一種自己的心思被人看光的感覺。
他一定要好好的處罰這幾個混蛋,讓他們知道多嘴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