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方面,剛剛經歷過疫情和自然災害,人們的旅遊慾望在上升,報復性消費正在路上.”
“嗯.”
李琦也一直在關心市場動態,專家提出來的這一點他是瞭解的,只是旅遊行業眾多,下全季,花園等等酒店市值都沒有過高的提升,只是回到了之前的狀態。
將杯中的紅酒一飲而盡,陳明軒繼續說道:“第二方面,就是回頭客是酒店經濟指標的重要因素。
很多酒店都沒有做好回頭客戶服務,就像你們酒店值錢,只關注大顧客的生活,為他們發放vip卡,給他們提供訂票渠道。
但是,現在普通人也開始重視起旅遊和生活質量,他們同樣有這方面的需求。
資本早已嗅到了端倪,只是你們還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作為一個記仇的人,陳明軒在跟李琦分析市場的時候,還特意提了在會議上被貶低的事。
讓李琦感覺有點尷尬。
“還是陳明軒先生有遠見,不過記得先生當時提出過一個酒店式公寓的概念,不知道可否跟我詳談?”
當初這個概念被陳天生給否決了,因為陳天生是集團的負責人,他的話比李琦的話要高出很多份額,既然陳天森提出了否定,李其自然也只能跟著。
實際上李琦對於酒店式公寓的概念一直很感興趣,但他並不認為酒店式公寓適合於酒店的運營,而是……“房地產。
其實酒店式公寓只是借酒店的名字做的公寓罷了.”
陳明軒的解釋印證了他的想法。
李琦也想過陳明軒所說的酒店式公寓,並且它在腦海中推演了一遍,無論怎樣推算下去,其實他都是一種民間的運營方式。
例如,在靠近景區的地方買一套房子,把它裝修成酒店的風格,然後以每個星期,每個月的價格租出去,在顧客離開後,在安排阿姨前來打掃衛生,更換清潔裝置。
和酒店每天都要進行清潔的流程完全不同。
陳明軒覺得李琦還是挺上道的,只是短暫的交流他就能夠理解到酒店式公寓的正確玩法。
他接下來跟李琦解釋道:“其實酒店式公寓能夠保值還是有兩個原因的,第一是因為大城市的人存在租房難的問題,尤其是網際網路發達之後,很多年輕人去大城市生活,他們忍受不了農民房的髒亂和治安管理問題,想要去租小區房。
而小區房又普遍掌握在二房東手裡,他們會把小區隔層很多房間拿出來出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不說,住著也不舒服.”
李琦並不是很理解這個概念,在現在人的觀念當中,房子只要可以住就行。
但他知道陳明軒說的不是他的城市,而是類似雲海這樣的大城市,而且環境也設定在十年左右的時間。
投資人看的都不是當前,而是五年,十年的經營環境。
聽完了陳明軒的講解,李琦覺得其中大有市場。
只是李琦還存在一個小小的困惑:“如果他們連租房的錢都沒有,哪來的錢壓在我們公司呢?”
陳明軒聽到李琦說“我們公司”的時候,就看出了李琦有很強烈的投資意向,如果能拉這種人入夥,對他的未來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用過貸款?”
“當然,酒店運營是一個高流水的工作,需要不斷的從銀行貸款還大來維持流水.”
“如果我們用顧客的名義去貸款呢?比如我們承諾給顧客不需要繳納押金,實際上我們是用她的名字在銀行進行了一筆個人貸款?”
如此異想天開的想法,讓李琦張大了嘴巴。
“不可能,銀行的風控體系一向很穩定,我們這種大酒店都需要提供穩定的賬單,才能申請到貸款,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怎麼可能拿得到錢?”
雖然他否定了陳明軒的提議,但是,他有位陳明軒的膽大感到震驚。
這就相當於每一個客戶都是一個單獨的擔保人,可以利用客戶去銀行申請貸款。
如果這個客戶量足夠大的話,他們甚至可以把整個銀行的錢貸款出來。
是一個絕對瘋狂的想法,不愧是資本家!李琦之前覺得自己已經足夠大膽了,包括被所有人否定投資度假村的想法。
人外有人,如果他是瘋狂,陳明軒就是個毀滅世界的瘋子!陳明軒忽然想起現在還沒有提出金融創新的想法,個人信貸業務還存在體系的風控當中。
於是他擺了擺手笑著說道:“現在還不是時候,但是你也注意到一個問題,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房地產購買當中.”
“現在人都買得起房地產,主要是因為80年代的這批人擁有一筆鉅額的存款。
等這筆存款耗盡的時候,華夏就會進入真正的金融時代了.”
……晚飯過後,陳明軒獨自走在廣場當中散步。
雪萊酒店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了,他自己也買了兩棟樓正在裝修當中。
他有十足的把握兩棟樓會在十年內市值上漲五倍以上,但這是一筆長期投資,短期內並無法為自己帶來收益。
預計兩天後雪萊酒店的股價會上漲到最高值,到時候拋售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