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把度假村的地轉賣出去,可能會損失收益,但不至於把公司逼到破產邊緣;第二,你像陳天生坦白這段時間的投資失敗的事情,如果集團可以追加對你的投資,你的計劃就可以如期實施了.”

陳明軒心中只想出這兩個解決方案,其實還有第三種就是尋找私募資金。

但那種方案會損害陳天生和他的利益,因此,作為投資人,他只能把這個想法爛在心裡。

只要他們不同意,私募資金的人就不敢私自接近雪萊酒店。

本來還意氣風發的李琦現在顯得有些憔悴,經歷過大風大浪,快50歲的他,重新站在風口浪尖。

“我可以拋售一些我手裡的股票,所以我希望先生能幫我把酒店的市值做高,只要能度過這個難關,把度假村建立起來,我們酒店才有未來.”

看著陳明軒的眼睛,李琦決定不再隱瞞真實的想法。

在他心中,酒店的未來是要走下坡路的,因為網際網路在逐漸發展,以前酒店有一個業務是給公司的人提供開會,培訓單鎖。

現在網際網路發達了,甚至在網際網路上出現了開會工具,他們不再需要到一個城市訂酒店,而是透過電腦就可以進行集團的會議。

其他方面就不用說了。

要拯救酒店的未來只有做旅遊業,做度假村。

對於他的想法陳明軒不置可否,就像萬達集團建立起自己的遊樂園品牌,目的就是吸引人們前來遊玩,只要有了流量,任何商圈和住宅區都有了價值。

“讓我看看你的度假村的位置.”

陳明軒命令道,在她印象當中並不是所有度假村都有投資價值的,很多度假村都是村民們自發改建而成,對他們來說成本僅僅就是蓋房子的材料錢。

像雪萊酒店這樣從平地上建起度假村的大手筆投資,陳明軒認為只有大房地產集團才敢這麼做,雪萊酒店八成是受到了別人的蠱惑,看到房產公司拼命的拿地,他們想拿地囤積起來賣錢。

不過還好李琦的想法是建度假村,而不是建小區來賣錢,至少他還沒有在商業變現道路上走崎路。

給陳明軒展示了在山裡的度假村,李琦自豪的說到:“我們會在村子裡建起一個三星級的賓館,然後配以遊樂園,溫泉,游泳館等設施,方便客戶們享受清涼夏天.”

再介紹度假酒店專案的時候,李琦的臉上露出了狂熱的表情,似乎這個專案讓他非常自豪。

但在陳明軒看來這個專案就是一坨狗屎。

“一億的投資下去,你們就打算每年做兩個月的生意嗎?”

首先度假村的位置在山區當中,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這裡的氣溫比較正常,到了冬天這邊是完全不能開張的。

度假村確實適合夏天人群前來玩耍,一旦夏天過去,這個度假村就變成了一個死村,只會有三三兩兩的人前來度假,但是為了維持這個度假村的正常運營,又不得進行裁員。

“運營成本恐怕比你想象中高的很多,而且營收預期也會大打折扣,你想靠度假村的拉高市值,純粹是異想天開!”

陳明軒憤怒的批評道,因為李琦完全是拿他們的資金在開玩笑。

更過分的是先斬後奏,直到瞞不住了才說出事情的原委。

現在的他們已經沒有退路,如果市值不能拉伸到100億以上,事情一旦敗露酒店就可以宣佈退市和破產清算了。

“這件事情不要對陳天生說,我們決定使用第一套策略.”

李琦黯然的說道。

經過陳明軒的分析,他也明白了度假村的幼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