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把劍。
“自太祖皇帝始,我大明皇室就沒有不能上陣殺敵的,明軍也必須由皇帝親自帶領.”
明太祖的天下便是自己的血汗拼來的,自那以後,明朝皇室都以太祖為榜樣。
特別是朱棣,把皇家尚武也推到了一個巔峰。
“陛下可知霍去病封狼居胥?”
因為趙錦程知道,朱棣也會達到這個成就,所以對封狼居胥的看法。
“朕當然知道,霍去病,一個二十歲的小將,達到了我中原武將的巔峰,如若中原武將可以打到狼居胥山,那便必定千古流芳,成為一代名將.”
“朕當然也向往呀。
此次北伐,若朕可以到達狼居胥山,那我大明便再無敵手,天下可定.”
看著眼前這位酷愛御駕親征的皇帝,趙錦程看到了大明朝的骨氣。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確實是對大明朝最真實的寫照。
“陛下,您會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位帝王的,您會是唯一一位御駕親征封狼居胥的帝王.”
這話趙錦程是用肯定的語氣說的,因為他知道真實的歷史。
不過朱棣可不知道他的身份,只是把這當成一種美好的祝願罷了,畢竟現在還沒有開始北伐,甚至方案還沒有討論,現在說這些未免為時太早。
“可是陛下,大明真的不需要再養精蓄銳一段時間嗎?國庫的資金糧食是否真的足夠?”
雖然這些年朱棣勵精圖治,但是戰爭的花費實在巨大,永樂開始並沒有多久,國庫暫時可能還承受不了那麼巨大的支出。
況且還有朱棣的大兒子朱高熾一直在監管國庫,為了黎明百姓,他也不會讓征伐就這麼簡單的開始。
“資金確實是一個問題,如若不行,征伐之事便從長計議。
不過朕老了,總有離開的一天,只要有機會,我一定會征伐北方,解決北方這個大患.”
朱棣此行,並不是為了自己可以成為千古一帝,而是為了邊關安定,為了大明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