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啟動,目的地,三十年前!回到太宗皇帝三十幾歲的年紀,正是貞觀初期,所有的治世之臣心中都只有一件大事,創造大唐盛世。
年老的太宗皇帝回到過去,看著當初自己經歷過的一切,內心無比激動。
“趙卿,隨朕去早朝看看吧.”
在那裡,太宗皇帝可以看到他當初所有的兄弟,所有的臂膀。
今日早朝,討論的是最近的中原大旱。
將近半年未見雨水,百姓顆粒無收,很多地方甚至已經發生暴亂。
地方官吏調兵能力有限,所以事情便被快馬加鞭傳至皇城。
“眾卿,貞觀年間,時常發生大旱,朕多次祈雨,如今又遇災年,眾位可有什麼對策?”
當時的太宗皇帝把最近發生的一切天災都認為是老天對自己玄武門之變的不滿,所以他多次以身祭天,甚至把自己用鐵鏈綁在祭臺上暴曬。
試問從古至今,又有哪位皇帝會如此對待自己。
為了天下,為了黎明百姓,太宗皇帝可以不顧及自己的性命。
“稟告陛下,臣認為,首先要平定民亂,暫時給予各地州府官員調動當地駐軍的權力,不過需要限制兵力,不可調動太多.”
“其次便是開倉放糧,若是可以和受災之地的豪門大戶談妥,那此事便容易多了.”
看那說話之人,正是杜如晦。
當初杜如晦被房玄齡推薦,房玄齡一眼便看出此人是將輔之才,若置身朝堂,必定可以翻起不小的波瀾。
隨後長孫無忌附議,並建議派一能臣大將去處理暴亂,順便可以對地方官員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
如提大將,現在李靖陳兵邊關,最有威嚴的當屬尉遲敬德。
“臣願往!”
門神對戰爭之事從來不馬虎,況且他為武將,自然要主戰,並且首當其衝。
看著熱鬧了早朝,來自三十年後的太宗皇帝流出了熱淚。
當年這些侃侃而談的人死的死,傷的傷,歸隱的歸隱,如今自己身邊也就剩下長孫無忌了。
而現在二人皆年事已高,說不準哪天,就會再也見不到對方。
看到當初那些和自己打天下,治理天下的人,太宗皇帝徹底繃不住了。
“陛下,您沒事吧?”
“無妨無妨,只是看著這番場景,想到了一些往事.”
再轉眼看向當年坐在堂上的太宗皇帝自己,那時的身板沒有任何彎曲佝僂,英姿颯爽、意氣風發,而如今已遲暮之年,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了。
早朝上,三十年前的太宗皇帝做出了決策。
旱災之事他依然要身體力行,這次他依舊要向上蒼祈禱。
雖然大臣們苦苦相勸,但是大家都知道,再怎麼勸也不可能改變他的心意。
即便是魏徵以江山社稷需要他這樣的明君相勸,也無法阻擋太宗皇帝為國為民的心。
不過今日早朝,魏徵不在。
他身體不適,告假在家。
這位當初想致自己於死地,一心只想保全太子建成的太子府詹事,如今確實是太宗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
聽到魏徵告病,太宗皇帝當即決定親自去魏府看看。
趙錦程和三十年後的太宗皇帝也準備前往。
“陛下,當初魏徵記載著所有勸諫您的事件,您真的認為他是為了流芳百世,所以才那麼生氣,對他進行鞭屍之刑嗎?”
太宗皇帝沒有想到,這件事居然也被記載了下來,看來後世之人因為這件事會對自己的成見很深。
“朕只是一時生氣,朕沒有想到,魏徵居然會利用朕,來達到使他流芳百世的目的。
朕心寒呀.”
魏徵在太宗皇帝心中是獨一無二的,甚至將來的儲君都願意交給魏徵教導。
奈何魏徵當時的身體已經不允許他再做任何事情了。
“可是陛下,您真的那麼想嗎?”
即便魏徵記載自己覲見的事情,也不過就是有一個記錄的習慣。
況且不論他記錄與否,歷史都不會忘記。
正史永遠都會為他和太宗皇帝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現在想起來,只覺得當時我是受了奸臣挑唆,魏徵又有什麼錯呢?即便記錄這些事是為了他流芳千古,那也未嘗不可.”
對於當初鞭屍魏徵,太宗皇帝悔矣。
其實當初剛剛下達命令的時候,他的心裡就已經不好受了。
奈何君子一言,不可朝令夕改,所以這一念頭便一直藏在心底。
“如若魏徵在,朕一定會少走彎路.”
雖然天子一言九鼎,但是因為魏徵,太宗皇帝多次改變自己的心意,即便不能做到一言九鼎,即便有時候朝令夕改,但是隻要他認可了魏徵的建議,就一定會實行下去。
這便是治世能臣和千古名君之間的聯絡。
魏徵府上,聽到陛下前來的訊息,已經在慌忙收拾。
奈何府裡本就沒什麼東西,即便魏徵是諫議大夫,是當今的太子少傅,但依舊節儉。
魏徵也拖著病態的身軀,一定要出門去迎接陛下。
看著魏徵下跪,太宗皇帝連忙迎了上去。
一主一臣就這麼擁在了一起。
“陛下不可,君臣有別,臣何德何能,能受陛下相扶.”
隨後魏徵便是深情一拜,眼角的淚水也流了下來。
一來是因為病痛,二來是因為自己身為臣子,居然得到了陛下親臨探望,感激涕零。
看著當年的自己和當年的魏徵,三十年後的太宗皇帝也淚目了。
魏徵的身體一直不好,太宗皇帝送別魏徵時,也同樣是這樣的場景。
當時的場面更加悲愴。
不論太宗皇帝哪次來到魏徵家中,都看不到他家有任何名貴之物。
身為陛下身邊的紅人,卻一直可以保持初心。
魏徵便是千百年來清廉臣子的代表之一。
“陛下,如若您不舒服,我們可以返回.”
看到太宗皇帝老淚縱橫,全然沒有了皇帝的威嚴,趙錦程也十分難受。
直播間的觀眾們也流下了淚水,誰能想到這樣一位威儀的皇帝,居然會哭成現在這個樣子。
和大多數皇帝相比,太宗皇帝是最愛惜臣屬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