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

聽聞趙錦程此言,商鞅十分開心。

自己的成就可以被後人如此認可,可見自己的這些想法都是正確的,即便會觸犯世族大家,他也沒什麼好猶豫的。

“謝過先生。

雖然不知道先生所說是依託什麼,但是我十分感謝先生的信任。

先生的話就像是一種力量,有了這種力量,鞅一定會不懼怕世族,對秦國變法更加有信心.”

當一件事註定要走向成功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選擇放棄,因為它註定成功,多自己一個少自己一個都沒有什麼關係。

但是這在有才有心之人的眼中不同,如果他們知道會成功,那便會更加努力,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努力將會贏得更加巨大的成功。

不過趙錦程對商鞅的未來十分擔心。

如若沒有了秦孝公的保護,商鞅只怕會遭受世族大家的傷害。

因為世族永遠都會是世族,即便政治意見不一樣,秦孝公也不可能下令把世族全部殺光。

他所能做的也不過是在政治上支援商鞅。

等到變法成功,有些人會看到秦國的強大,但是那些世族大家,看到更多的一定是自己利益的受損。

“商君可知,將來若秦君身死,商君會遇到什麼樣的危險?”

此刻的商鞅起身,看看夜空,好像他已然知道了自己的命運一樣。

但是如若沒有他做出犧牲,只怕秦國的道路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先生,對抗世族大家,未來的路肯定艱難無比。

但是總要有這樣一個人,只有他站出來了,才可以改變現在的格局,我想改變的不僅僅是秦國,而是七國。

只要他們看到了秦國變法的強大,才會跟著效仿,如此一來,百姓才會有好日子過.”

商鞅的想法是空前絕後的,他本人的氣魄也是空前絕後的,這讓趙錦程肅然起敬,是呀,可以遇到這樣的人,趙錦程這一趟已經不虛此行了。

“先生,您不妨告訴我,我最終會是個什麼下場?”

商鞅看著趙錦程,雖然這個問題趙錦程十分不想回答,但是如今他也躲不開了。

“商君將受到車裂之刑.”

聽聞此話,商鞅一個趔趄,險些癱坐在地上,片刻後,他恢復了神情。

“哈哈哈,看來我商鞅最終空手而來空手而去呀。

不過忠臣最終便都是這樣的下場,只怕商鞅有一些功高蓋主了.”

以商鞅的心智,這些事完全可以想明白。

無論什麼時候,他斷然不會背叛秦國,也只有當自己威脅到了秦君的利益的時候,秦君才會毫不猶豫地殺死自己。

“不過先生,如今的秦君自始至終都相信你,甚至最後還為你安排好了退路。

只不過,後世之君不肯放過你呀.”

聽到這一言,商鞅沒有了任何害怕,反而非常開心。

至少秦孝公這一代,自己沒有受到任何的懷疑,可以安安穩穩地實行自己的新政,這實在是太讓人興奮了。

至於等到百年之後,死便死了,那時候秦國已然變法圖強,自己再活著也沒什麼價值了。

“先生,如今的秦君不負我,我必然會給他一個強大的秦國。

至於後世,那就讓年輕人們去闖蕩吧,我到時候就是個老頭子,死便死了.”

趙錦程對眼前這個是實在是敬佩不已,秦國有他,又有這些赳赳老秦之人,人人皆兵,秦國如何不強大。

“不瞞先生,我當初會選擇來秦國,並不是因為想用秦國做個實驗,想試試我的想法。

而是我覺得,秦國一定會成為七國之中的最強國,因為我看到了老秦之人的心.”

其實這也是趙錦程想要知道的問題之一,秦國在當時那個時間並算不上強大,甚至說就是一個小國,甚至還不如三家分晉之後的各家強大。

商鞅本也不是秦國人,為何偏偏要來這樣的地方?難不成就是為了劍走偏鋒,不成功便成仁?但是現在,商鞅給出了一個肯定的答案,他本就選擇了秦國,因為秦國的心。

“商君能否細談?”

商鞅正正衣冠後坐定,喝了口茶,看這架勢,今天估計二人要談到很晚了。

“鞅認為,秦國如今就是強國。

不過秦之強,不在國力,不在兵力,而在民心。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若有戰,秦人可紛紛歸軍。

所以別看如今秦國正式的軍隊不多,但是一旦遭遇大戰,秦人可以迅速召集一支隊伍,這些農民,人人都是隱藏的軍隊.”

“試問如此一個團結一心的國家,又怎麼會不是強國。

秦國的強國之路是必然的。

商鞅需要做的,就是讓這個必然來的更快,趕在其他國家前邊,讓秦國可以做強國之中的最強.”

趙錦程聽的也熱血沸騰,要是自己面對工作可以拿出這樣的態度,那何愁工作不好,估計每一天都會能量滿滿。

“商君之心,秦人一定會知道,後世之人也一定會奉商君為當世大家.”

不得不說商鞅的戰略眼光確實是超前的,所以他才可以開創一個嶄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