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來。
如若有機會可以出宮城之外,趙錦程也希望去看看當年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裡的景象。
“陛下,大宋海運河運也相當發達,這對於大宋的國庫收入來說佔很多一部分吧?”
因為想到了清明上河圖,趙錦程便想到了河上的那艘大船。
“那是自然,我大宋大力發展商業,雖然商業並不是立國之本,但其中的利益自是不小.”
在古代封建帝王的心中,唯有農業才是立國之本,任何事都要先給農業讓路。
雖然農業確實是重中之重,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其他行業的能量。
“如果有機會,朕也想登上一艘大船出海,去看看我大宋匠人制作的大船,去看看大宋開闢的海上商路.”
對於久居深宮的皇帝來說,可以出海是多麼遙不可及的夢,或許可以在都城的河上乘著小船、聽著詞曲,就已經是皇帝在宮外最愜意的事情了。
“剛才你說朕可以自己尚武,然後帶動軍隊士兵以及全國百姓的尚武之風,此計是否真的可行?”
宋仁宗對此雖然有初步的認可,但是這件事並不是那麼容易進行下去的。
他知道,如果沒有什麼確切的檔案,就想讓百姓們可以效仿,這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
“陛下,具體將來會取得什麼樣的成果我並不清楚。
但是無論如何對陛下肯定沒有壞處,即便無人效仿,那陛下鍛鍊了身體,對大宋基業來說也是一件幸事.”
既然如此,宋仁宗便接受了趙錦程的建議。
看著身前溫文爾雅的宋仁宗,趙錦程也為現在這個時代感到慶幸。
如若不是有如此開明的君主,只怕宋詞也不會在這個時代達到一個巔峰,也不會出現這麼多優秀的作詞人。
“陛下,謝謝您的寬容,沒有對宋詞的格式內容作出太多的規定。
在我們後世之人眼中,宋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因為有陛下坐鎮,所以宋詞才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多謝陛下!”
趙錦程的話讓宋仁宗非常開心,他自己也知道,宋朝的文治天下的制度已經在他心裡深深紮根。
宋仁宗並不會像漢朝那樣焚書坑儒,也不會想清朝那樣開設文字獄。
只有在這樣的年代才可以萌發出更好的作品。
不過對於大宋來說,除了北宋的文治,還有南宋的武功。
雖然南宋偏安一隅,即便政權都是由九皇子建立,由此可見南宋建立時的倉促。
不過南宋出現了中華歷史上的一代戰神,自他為帥便從無敗績,此人便是岳飛將軍。
南宋也因為眾多抗金名將的存在,才讓大宋的武力值逐步提高。
岳飛執掌的岳家軍經歷過的大大小小的戰事無數,經過磨鍊,自然已經是一支成熟的軍隊,為宋朝爭了最後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