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戰場,未免有些橫衝直撞,受著傷也無妨.”

趙錦程自然明白,朱棣年少時也曾如此拼殺,大明好男兒從不懼死。

即便現在受傷的人是他最最寵愛的太孫,他心中的驕傲依然是要多於擔心的。

“陛下,太孫殿下無妨,我也就可以放心了,此次敵軍夜襲,真是多虧了太孫殿下呀,否則即便紅衣大炮,怕是也攔不住瓦剌騎兵的攻勢.”

面對強悍的戰馬,大炮又能攻下幾匹?況且那時候排兵佈陣已經來不及了,唯有騎兵果斷出擊,才可以更好地保護大明營地。

“先生說的在理。

此次若不是太孫果斷出擊,只怕傷亡會更大,我中軍大營也會被敵兵踏破,到時候只怕軍心不穩.”

這是朱棣多年征戰極少遇見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瓦剌的情報不容易收集。

朱棣沒有想到一個北方遊牧民族可以在短時間內聚集如此多的騎兵,而且戰馬極好,夜半突襲居然沒有被哨兵發現。

而且現在瓦剌也已經擁有了大炮,對我大明營地直接構成了威脅。

這一戰真是險之又險。

“陛下如今對戰局可有什麼想法?是否要主動出擊?”

朱棣震驚,沒想到此人居然可以看出此時他心中的想法。

“先生所說不錯。

如今雖然我大明騎兵受損,但是瓦剌最引以為傲的騎兵也幾乎全軍覆沒,至於跑掉的那些也不會再翻起什麼風浪了。

而我大明炮兵還沒有動用,步兵軍陣還尚未展開,是時候一鼓作氣,直指瓦剌腹地了.”

趙錦程知道,既然朱棣已經下定決心,那麼這場戰爭很快便要結束了,太孫殿下的首戰已經結束,不久後應該也可以回到北京療傷。

“先生請隨我一起去見眾位將軍,是時候討論下一步的進軍方案了.”

朱棣對趙錦程也不會藏著掖著,他也希望趙錦程在這樣高層的軍事會議上可以給明軍提一些建議,因為他十分相信趙錦程的才能。

“謝陛下抬愛!”

隨即趙錦程跟隨朱棣,來到了大帳,準備開始大明最高軍事會議。

“眾位,瓦剌的突襲已經被我軍打破,他們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優勢。

首戰告捷,一戰便讓瓦剌短時間內沒有還手之力。

如今我軍需要一鼓作氣,直衝瓦剌腹地,眾位將軍可有什麼好的建議?”

此時趙錦程注意到,即便很多將軍渾身是血,也沒有錯過這次會議。

而且他們表情淡定,似乎這種大戰之後即刻開啟的會議,他們已經參加了好多次一樣。

他們個個眼神堅定,認真聽講。

如此紀律嚴明的大明軍隊,又怎麼會輸?“陛下,我已派人追尋瓦剌騎兵逃跑的路線方位,相信很快便會有結果,到時候我軍便可以一鼓作氣,直取瓦剌也先的軍營.”

一位頭髮凌亂,甚至臉上還有血的將軍站了出來,他是剛才經過了廝殺的騎兵將領,這次可以活下來,也全靠各位兄弟們拼死保護。

現在他的心和眾位將領是一樣的,一定要為眾多兄弟報仇。

“好!眾位將士,騎兵雖然已經失去了戰鬥力,但是我步兵還沒有發力。

我大明最強的部隊是步卒,希望各位不要忘記.”

“是!”

這次的軍隊指揮權全部交到了皇帝手中,如此眾多的軍隊準備就此齊頭並進,快速進軍,直進瓦剌腹地。

事不宜遲,朱棣把傷病員留在了這個營地,並且周圍設定重重埋伏,以防瓦剌反撲。

他選擇把太孫也留在這裡,即便這樣很冒險,瓦剌極有可能衝著他前來。

不過為了整體戰局的勝利,朱棣只能選擇這樣做。

“趙先生,可願隨我一同前去?”

朱棣在剛剛經歷戰爭後的半天之內便已經再度整軍,他本人也跨上了高頭大馬,親自當先鋒。

“陛下,我願留在這裡陪伴太孫殿下,待他醒來,我就護送他回北京.”

“好,那就謝過先生,太孫衛隊的人,全權交由先生負責,無論是隨軍前行還是退回長城,全憑先生定奪.”

隨後朱棣便帶軍出征,營地這邊留下的守軍雖然不多,但也有整個軍隊的十分之一,在這裡保護太孫是綽綽有餘了。

趙錦程也難得當了一把將軍。

雖然他一直認為自己沒什麼能力,但是這次的任務就只是保護太孫殿下退回長城,也不是什麼大任務,他還是可以拿捏的。

“先生,我是太孫衛隊隊長,有什麼事情您直接吩咐我就可以.”

“好,我沒什麼好吩咐的,將軍就按照平時的任務安排下去就可以了,注意照顧傷員.”

“是!”

即便現在大權在握,趙錦程並不開心,因為現在朱瞻基還昏迷不醒,如果五天之內他不醒來,自己也只能離開,這段友誼便這樣草草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