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大明風華
典藏華夏穿越之對話上下五千年 夢遊諾克薩斯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經歷過如此黑暗的南宋,趙錦程氣不打一處來。
這是他目前唯一訪問到的昏君,如果可以的話,他再也不想遇到這樣的皇帝了。
不過系統還是會有相應的任務,有些時候也不是他說了算的。
不過在自己還有選擇的時候,他想去一個風清雲朗的年代看看。
自宋之後,便是元朝。
元朝統治者在中原大地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功績。
除了成吉思汗時期,蒙古領土直接抵達歐洲以外,元朝便沒什麼出彩的地方。
不過領土擴張居然這麼誇張,足見蒙古遊牧民族的強悍。
元朝之後,便是大明。
這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年代,也是漢人在封建時代佔據統治地位的最後一個朝代。
趙錦程對這裡充滿了好奇,他最想去見的二位帝王便是朱元璋和朱棣。
在一個王朝剛剛開始的時候,前期的為君者一向都比較正直。
一個王朝的落寞一般也就在中後期,從出現幾個昏君開始。
所以趙錦程很想去看一下大明前期的朱元璋和朱棣,去見證他們留下的更加合理的制度政策,去欣賞大明打下的天下。
穿越古今,來到幾百年前。
這是目前為止節目來到的距離現代最近的一個時代。
大明時期,科技進步,戰爭雖還屬於冷兵器戰爭,但是火炮已經可以以營為單位進行部署。
大明軍隊強悍,除了士兵勇武,將軍威武,也強在這多門紅衣大炮上。
來到大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剛剛登基,普天同慶。
趙錦程隨著那紅毯步入大殿,正視著這位有著傳奇一生的帝王。
這次的開場白由系統進行說明。
系統詳細介紹了趙錦程的來歷,朱元璋聽的很認真,他覺得這件事很不可思議。
“既然你是來問話的,那咱好好聽著就是了.”
朱元璋身上有一股豪邁之氣,對趙錦程那些細枝末節他也不怎麼在乎。
況且現在大明剛剛開國,朱元璋也在享受著勝利果實。
這時候有“記者”來採訪採訪,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趙錦程踱步上前,正式開始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對話。
“聖上,您的故事可謂是一部創業勵志史,這一路走來,您自身有什麼感觸嗎?”
這個問題可是比較寬泛,正好讓朱元璋可以好好回想回想。
“咱當初就是一個小乞丐,從小家裡就沒什麼好條件。
後來出家當和尚,以為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奈何身在這亂世,咱最後參加了義軍。
也沒成想一步一步就走到了大帥的位置。
人呀,總是有那麼些機緣巧合.”
看來在朱元璋心中,他所經歷的事情大半都是因為他足夠幸運。
不然他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但是在後世之人眼中,他自身的努力要遠遠大於幸運成分。
“聖上,您可知從最初只有一個破碗到現在的天下共主,這是怎樣的能量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蹟。
從沒有一個王朝是這樣誕生的,您是唯一,您就是千古一帝!”
因為連年戰火,中原大地為蒙古所佔,很多漢人心中都有著光復的心。
所以從小朱元璋也深受這種精神的影響。
他最初參軍,雖然遇到了當初的發小,依然還是他們的大哥,但是當初的小弟現在的官職已經在朱元璋之上了。
這時的朱元璋便已經展露了帝王之相。
首先,大哥就是大哥,無論身份地位,自己的兄弟必須都要叫自己一聲大哥,這是天經地義。
其次,兄弟在軍中職位高,那在軍中便不以兄弟相稱,而是上下級關係。
朱元璋也可以為自己的弟弟牽馬拽蹬,這便是胸懷。
另外也說明朱元璋此人特別重視規矩,再加上本身就具備的武力值和頭腦,帝王之相已經初現。
“聖上,現在是大明建立初期,您對您那些當年一起征戰的好兄弟準備怎麼安排?”
一統亂世之後,最大的問題便是功臣功勞的分配。
特別是武將,都是用生命來換取現今的地位,如若對待他們不公,皇帝便會沒有威嚴。
“咱肯定會好好對待功臣,他們都不容易,只要他們不惹事,咱肯定會把他們想要的都給他們.”
事實上朱元璋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每一位有功之臣都得到了嘉獎。
自古以來,功臣若功高蓋主或態度惡劣不可一世,終究沒有什麼好下場。
如今對他們的嘉獎也不過是暫時的。
在朱元璋的軍隊中,大多都是糙人,現在既然天下一統,很多人便認為他們的好日子來了,從此便可以花天酒地,不再打打殺殺,逍遙快活便好了。
奈何如此行事,必定會觸碰到皇帝的逆鱗。
“咱當年答應大家的,肯定會給他們兌現。
但是如果有人膽敢無視大明朝律法,那咱肯定也不會容他們.”
在軍中,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朱元璋內心的變化。
他已經不再是軍中眾人的兄弟,而只是大明天下的王。
眾人甚至還想要和當朝聖上稱兄道弟,或者聚在一起喝酒。
殊不知這樣的想法和行為就是在作死,因為他們愚鈍,很有可能就會給他們帶來殺生之禍。
歷代王朝都是這樣,殺雞儆猴是最基本的官場手段。
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他是從一個乞丐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但是他有著帝王的思考,有著帝王該有的威儀。
“聖上,如果是和您最為親近的大將觸犯了大明律,您會如何處置?會不會對他們法外施恩?”
其實趙錦程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不過他就是想要確定一下朱元璋是不是從此以後便只是皇帝,而再也不是軍中將士們的兄弟了。
“不論是誰,只要是功臣,能保全咱一定保全,咱對他們還是比較信任的。
但是如果有人膽敢明知故犯,故意挑釁大明律,那咱自然不能輕饒他.”
現在朱元璋雖然這樣說,但是等到了真的功臣出事的時候,朱元璋一般情況下都會秉公處置,不會對他們特殊照顧。
這也是一個帝王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