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皇帝自此始
典藏華夏穿越之對話上下五千年 夢遊諾克薩斯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一期,便已經在網路上爆火。
之前沒有進行過太多宣傳,吳昊天台長也沒想到第一期的收視率就如此可觀。
他已經在後臺高興了好久了。
等到節目錄制結束,吳昊天立馬找到趙錦程。
“真是太棒了,錦程,我真是沒有想到,節目裡出現的人物實在是太生動形象了.”
“給你,你看看這些資料,這恐怕直接可以拿下本季度臺裡的收視冠軍了。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今年的最佳節目肯定是你的!”
吳昊天特別激動,他已經激動了整整一期節目了,但依然精氣十足。
“臺長,這才第一期,後期只能做的更出彩,不然肯定會有觀眾流失,對話的皇帝也要有知名度,不然受眾一定會慢慢減少.”
趙錦程的擔憂雖然不是暫時面臨的,但是在將來,肯定也會遇到。
畢竟皇帝數量有限,總有一天會對話所有的皇帝,也意味著總有一天,這個節目會迎來收尾。
“錦程,這不是你應該擔心的事情.”
“和封建朝代一樣,沒有哪個節目可以從頭到尾一直存在。
將來節目肯定會面臨下架,但是當下,我們要做的就是維護好觀眾,演繹好節目,活在當下,這就足夠了.”
趙錦程轉念一樣,確實其實這個道理。
一個節目做到五季,一般都要面臨改變。
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即便節目最終沒什麼好對話的了。
但是這檔節目,留給了觀眾很深的印象。
這就足夠了。
趙錦程現在豁然開朗,心情舒暢。
對話過漢武帝和魏武帝,他感覺自己心裡的境界都提高了。
想想昔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趙錦程打算先和這幾位帝王對話。
如今已經對話過漢武帝,那就可以在系統的帶領下,先去領教領教始皇帝陛下了。
回到家中,趙錦程吃過晚飯,準備再一次開啟直播間。
這份工作趙錦程非常喜歡。
即便是自己的休息時間,他都可以貢獻出來。
可見趙錦程對節目給予厚望。
開啟直播,系統提示。
“初始任務已完成,現已和兩位帝王完成對話,獲得朝代選定開啟獎勵.”
這不是巧了,既然可以選定朝代,那趙錦程可要直接去找始皇帝了。
經過時空系統,趙錦程來到了阿房宮。
時間是在公元前,那時便可以有這樣富麗堂皇的建築,可見我中華文化底蘊之深厚。
趙錦程站在大堂,始皇帝端坐中央。
二人相離百步開外。
“你是何人,衣衫裝備居然如此怪異?”
始皇帝發問,宮內迴音陣陣。
“稟陛下,我來自兩千多年後.”
雖然已經超出了認知範圍,反正嬴政絲毫不慌亂。
“爾來此所為何事?”
因趙錦程的身份十分模糊,所以嬴政命人把守大堂。
“為了跟您對話,皇帝陛下.”
趙錦程倒是坦蕩,但始皇帝疑心很重,因為荊軻刺秦在先,當初的圖窮匕見,絕對不可以在這阿房宮再次上演。
“好,那你就站在公堂,開始你的對話.”
看來始皇帝可沒那麼容易接近,趙錦程需要十分謹慎。
“敢問皇帝陛下,您覺得您有什麼過錯嗎?”
開局的問題便直擊內心。
作為古代封建時期的第一位皇帝,嬴政創下了豐功偉績。
“朕一統天下,統一文字、度量衡,開疆擴土,穩定邊陲.”
“書同文,車同軌,開溝渠,修長城,朕何錯之有?”
始皇帝所做的每一件大事,對後世都有著不小的影響。
即便看似很小的事情,其實是值得寫在史書裡的大事。
“稟告始皇帝陛下,後人對您的評價褒貶不一,您想聽聽嗎?”
聽到這裡,始皇帝臉色大變。
他一直以為自己的決策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
千百年之後的人,怎麼能挑出什麼毛病。
“請講!”
在始皇帝授意下,趙錦程開始了講解。
“首先便是長城的修築,數十萬勞工因此被徵集,死傷者不計其數。
他們被迫與家人分離,這是當初引發民憤的一件大事.”
單是這第一件事,嬴政已經聽不下去了。
“放肆!朕的豐功偉業,豈是爾等可以評說?爾等可懂?”
堂中執戟郎中已經把長戟對準了趙錦程。
趙錦程這才意識到自己最開始的說話方式太犀利了。
完完全全權威的始皇帝陛下,是神聖不可批判的。
“您誤會了,皇帝陛下,我只是闡述一些後人評說的事實,他們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並不能瞭解事情的原委,正好您現在可以說明一下.”
直播間的人現在也在討論修長城的事,藉此機會可以由始皇帝陛下統一進行解釋。
“朕修築長城,是為了穩定北方,如若北方不穩,匈奴踏過山川,之後全是平原,那就絕無抵禦的可能.”
始皇帝一字一句,全然照顧大局,這才是為帝者應該想到的事情。
“可統一文字,就會少很多文字形式,秦朝又明令禁止使用其他字型,這樣屬於限制了文化的發展.”
始皇帝輕蔑一笑,後人的眼光,又怎麼會和這位千古一帝想法一致呢?“統一文字,主要是為了商用和朝堂所用,不統一才會有很多的麻煩.”
雖然看似小事,但是對於國內商業來說,嬴政的眼光是劃時代的。
“陛下可知秦朝在後世人眼中,更多的是殘暴。
因為秦之暴虐,才會有民揭竿而起.”
趙錦程進一步說道,他為了引導始皇帝說出這些事的真正原因。
“單單農民,揭竿而起又能怎樣,只怕在他們身後,有著六國貴族的身影.”
始皇帝一語道破其中原委。
是呀,正是因為當初的仁慈,沒有把六國貴族一網打盡,才會留下後患。
說秦始皇殘暴,但他所做的事情都是非做不可。
對敵人的仁慈,反而埋下了復仇的種子。
對於皇家來說,仁慈,很多時候也是一個大忌。
哪怕一步不到位,最後招來的,可能就是影響國本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