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大刀闊斧的革新改制
諸天從陽頂天開始起點 冬之螢火子玉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宋璟端坐在巍峨的龍椅之上,身後的金碧輝煌映襯著他沉靜而堅定的面容。
他深邃的目光中,閃爍著對國家未來的無限期許。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他終於下定了決心,要對宋朝沿襲下來的官制,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改革。
宋璟清楚地認識到,一個國家的官制,就如同一個人的骨架,是支撐國家運轉的基石。只有骨架穩固,國家的肌體才能健康,才能長治久安。
因此,他決心借鑑明朝官制的優點,結合大武朝自身的實際情況,重新構建一套更加合理、高效的官僚體系。
這場改革,可謂是顛覆性的。宋璟毅然廢除了丞相制度,轉而設立了內閣制。
這一舉措無疑是對皇權的一次重大加強,使得皇帝在決策過程中擁有了更加集中的權力。內閣成為了皇帝的智囊團,由一群精英幕僚組成,他們為皇帝出謀劃策,分擔政務,確保國家大事能夠得到妥善處理。
在內閣制下,內閣大臣們被賦予了“票擬權”。他們可以將自己的建議和意見寫在一張紙上,然後貼在奏章上面呈給皇帝御覽。
這種制度既保證了皇帝對政務的絕對掌控,又能夠充分發揮大臣們的智慧和才能。而皇帝則用紅筆在奏章上做出批示,這被稱為“批紅”,是對大臣們建議的回應和最終決策。
內閣大臣們所承擔的工作,被稱為“票擬”。這一制度的實施,極大地節省了皇帝批閱奏摺的時間,提高了處理政務的效率。
後來宋璟對這一制度非常滿意,原本兩天才能看完的摺子,兩個小時不到就看完了。他認為這是自己執政以來,所做出的最明智的決策之一。
在官制改革中,宋璟還設立了六部,分別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刑部。
這六部各司其職,共同維護國家的正常運轉。
吏部負責官員的選拔和任免,是六部之首。
戶部掌管國家的財政收支,是大武朝的錢袋子。
禮部負責文教和祭祀事務,弘揚國家的文化和精神。
兵部雖然不再掌管天下兵權,但仍負責軍隊的後勤與兵備等事務。
工部掌管水利、修繕等事務,負責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
刑部則掌管刑事等事務,維護國家的法律和秩序。
除了六部之外,宋璟還設立了六司,進一步完善了國家的行政體系。
這六司分別是商務司、農業司、治安司、海貿司、通政司、太醫司。
商務司負責推動國家的經濟發展。農業司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治安司維護國家的社會治安。
海貿司開拓國家的海外市場。通政司傳播國家的政策和資訊。太醫司則保障國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這些機構的設立使得國家的行政管理,更加精細化、專業化。
此外,宋璟還保留了都察院、大理寺、翰林院、國子監、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詹事府等機構,並對這些機構的職能進行了適當的調整。
例如御史臺的御史們被要求,必須有事實依據和證據才能彈劾他人,這一舉措有效杜絕了以往御史們聞風而奏、無端構陷的弊端。
在地方行政上,宋璟也進行了重大改革。
他將所有一級行政區改為行省,最高行政長官改為行省使,下設兩個左右副行省使輔佐。
二級行政區仍以“府”為單位,最高行政長官為知府。三級行政區為縣,最高行政長官為知縣(縣令)。四級行政區為鎮,最高行政長官為鎮長。最小的行政單位是村,由村長負責管理。
這一改革使得地方行政層級更加清晰、高效,有利於國家的治理和發展。
在軍隊方面,宋璟設立了軍樞院,直接掌管天下兵權,對皇帝負責。
這一舉措加強了中央對軍隊的直接控制和管理。軍隊編制方面則設立了軍、師、團、營、連、排等級別,使得軍隊的組織結構更加嚴密、有序。
同時,在各級行政區都會安排軍隊駐紮,但軍政會分開管理、互不干涉,確保了國家的安全和穩定。
此外,宋璟還將原本的“暗衛”機構改為了錦衣衛,將編制人數擴張到了十萬以上。
錦衣衛不僅負責皇帝的侍衛工作,還承擔巡查緝捕、監察百官等職能。這一改革使得錦衣衛成為了皇帝的親信和得力助手,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於太監和東廠等機構,宋璟暫時沒有設立的想法。
他認為這些機構在歷史上,曾經導致過權力濫用和腐敗問題。
因此他打算先觀望一下看看其中是否有什麼傑出的人才。如果有合適的人選和合適的時機,再考慮設立這些機構。這一決策體現了他的務實和謹慎的態度。
雖然這些官制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在宋璟看來卻是當下最合適的選擇。
他明白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道理。只有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完善制度才能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作為第一次做皇帝的宋璟來說,許多方面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但他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勇於嘗試和改正錯誤,就一定能夠做好這份工作。這種勇於嘗試和改正的精神正是他作為一個英明君主所必備的品質。
隨後宋璟將這些制度梳理好之後,便立刻著手準備了起來。
他明白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步步地去推進和實施。他先是下令將準備冊封的內閣大臣們召集起來,共同商討改革事宜,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
接著他又下令對各級官員進行培訓和考核,提高他們的行政能力和素質。
同時他還注重與民溝通、瞭解民意,確保改革能夠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援和擁護。雖然改革的道路充滿了挑戰和困難,但宋璟相信只要堅持下去、不斷努力,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因此,他對未來的大武朝,充滿了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