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冥器,那是什麼?”我有些狐疑。
陳梨之邀請我坐下,幫我倒了一杯開水,然後緩緩的說。
“傳說之中,天下寶貝眾多,有佛教道教開過光的聖寶。自然也有一些,邪惡的,甚至是充滿詛咒的邪物。
而傳說之中,天地之間有四大邪物,也稱為四大冥器。
這四大冥器分別是鬼王鼎,幽冥鍾,黃泉草和引渡燭。
據說,倘若有人能夠集齊四大冥器,便有改天換地,重塑萬物的本領。可以逆天改命,可以永享長生,可以操控陰陽。”
陳梨之說到這,忽然停頓一下。
她臉上的表情有些黯然。
“石頭,你知道我的絕命心症,你可知這病是怎麼來的麼?”
我恍然搖頭。
“難道不是天生的?”
陳梨之點點頭。
“自然不是我,雖然八字純陰,但出生時也算身體康健。
但就在我出生那年,我媽卻突然得了瘋症。”
陳梨之悠悠的跟我講。
原來,陳梨之的母親本是醫學院的中醫教授。出生書香門第,醫學世家。
這般美好的女子,卻因為醫鬧事件,險些喪命。
陳梨之的母親不只是醫學院教授,還在華中醫院擔任婦產科主任。
30年前。華中醫院婦產科收留了一位特殊的孕婦。
那名孕婦有天生心臟病,原本是不易懷孕的。可是天底下的女人,大多都有當母親的心。
那名孕婦不顧自己的身體安危,還是和丈夫要了孩子。可是肚子裡孩子的月份越大,孕婦的身體情況就越差。
在那名孕婦懷孕6個月時,由於心臟的脆弱,她就不得已住進了重症監護室。
當時所有醫生,教授,專家的建議都是做引產,打掉肚中的孩子。否則的話,生產的時候孕婦會有性命之憂。
可是孕婦堅決不同意,寧願喪命,也希望肚子裡的孩子能夠安全降生。
等到孕婦生產的時候,沒有醫生敢親自操刀。只有陳梨之的母親,不得不臨危受命,親自為這名孕婦做剖腹產。
只可惜,哪怕陳梨之的母親使出渾身解數。那個孕婦已經陷入深度昏迷狀態,肚子裡的孩子情況也極其不樂觀。
經過整整12個小時的手術。最終手術還是失敗。孕婦死在手術檯上,而那個孩子出生時只有4斤2兩,只能立刻被送進保溫箱,留院觀察。
雖然當時醫院的全體醫護人員,竭盡全力的想要留住這個孩子的命。可就在孩子出生之後的36個小時,這個孩子仍舊停止了呼吸。
母子俱亡,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無比沉痛的打擊。
而那名孕婦的丈夫,因為死了妻子,剛剛降世的孩子也沒有保住性命,頓時怒上心頭。於是便把所有的怨恨,都對準了給自己妻子操刀做手術的陳梨之的母親身上。
孕婦的丈夫拿著西瓜刀,衝進醫院主任辦公室。捅了陳梨之的母親整整12刀。
這一次重大的醫鬧傷人事件,在30年前,震驚全國。
不過陳梨之的母親還算命好,雖然身中12刀。但因為陳梨之的爺爺是天命陰醫,老爺子使出渾身解數,總算是保住了兒媳婦的命。
只可惜,這12刀其中有三刀都捅進腹部,傷害了陳梨之母親的子宮。
按理說,陳梨之的母親,此生沒有孕育的可能。
是陳梨之的爺爺,使用了五鬼奪嬰的秘法,操縱五鬼去幽冥界偷來的靈嬰,送進了兒媳婦的腹中。
陳梨之母親懷孕10月,每日都要靠六碗藥保胎。這些藥可以保住陳梨之母親腹中的胎兒,但是卻極其傷害母體的元神。
因此,就在陳梨之剛剛出生不久。她的母親元神大傷,變成了瘋婦。
陳梨之的母親發瘋之後,精神狀態時好時壞。大多時,這個女人都是瘋瘋癲癲。只有偶爾才能恢復正常。
她曾經多次要害死自己的女兒,用手掐,丟進水桶之中。拿枕頭捂。
一次又一次,最後都被陳梨之的父親和爺爺發現,才能把孩子安全救下。
後來,就在陳梨之剛剛三個月的時候,她的母親變得越來越瘋顛,竟然趁著一天深夜。家中所有人都已經入眠。
陳梨之的母親抱著孩子,偷偷來到家中的廚房。
女人的手中拿著三根縫衣服用的繡花針,陳梨之的母親竟然親手把這三根繡花針,扎進了陳梨之的頭骨。
她一邊用手捂著孩子的嘴。然後把繡花針,狠狠的刺進孩子脆弱的頭骨之中。不顧三個月的陳梨之,在她的懷中拼命掙扎。
發瘋的女人,滿腦子只有一個想法,便是讓自己的女兒去死。
後來,陳梨之的父親在睡夢中恍然驚醒。他發現自己的妻子不在身側,立刻覺得大事不妙。
等陳梨之的父親找到妻子和孩子的時候,小陳梨之已然雙眼翻白,渾身抽搐,心臟驟停。
不過好在有陳梨之的爺爺在,這位天命陰醫,用五鬼奪嬰的方法,讓自己的孫女降於人世。又用一手震懾陰陽兩界的鬼醫十三金針,再一次救了孫女的命。
陳梨之頭部的鋼針被取出,但卻留下了極其嚴重的後遺症,便是心衰病。
陳梨之每到秋天便會發病,心口疼起來,儼如受到這世上最極致的酷刑。並且,她的心臟跳動的速度,比正常人緩慢許多。
她此生註定活不過30歲。除非,能夠湊齊四味藥引。
陳梨之講到這兒的時候,已然淚眼婆娑。
她高傲的仰著額頭,死死的瞪大雙眼,只是為了防止眼淚落下。
“石頭,你知道嗎?
我被爺爺救活之後。我媽有一日,神志偶然恢復清醒,她想起自己發瘋時對我做的那些事,心中愧疚。便選擇跳樓自盡。
我從小沒有媽。同樣,我從小就被宣判,自己此生註定活不過30歲。
想要延續自己的壽命,我只有一種方法。就是湊齊四味藥引。
而這四味藥引,並不是普通的凡間之物。正是傳說中的四大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