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三兄弟聽到來客的身份,面面相覷。

都是一臉無法置信的表情。

“大哥,秦家認錯人了吧?”

老二梁宗仲小聲地嘀咕著。

劍南道只有六州,兩位刺史親臨,外加天府別駕沈大人代替天府張刺史親自前來,只為弔唁秦宅的一個小廝?

哪怕親耳所聽,也讓人無法相信。

“也可能不是親自前來是差人來的,念名的人故意往秦家臉上貼金?”

老三梁宗叔聲音裡透著些許的嘲諷意味。

讓老大梁宗伯狠狠地瞪了一眼。

“莫要多言,靜觀其變。”

秦家一個小廝死了,各州刺史前來弔唁確實不合常理。

但想到秦立夏特意為了一個小廝,主動修復與他們表親家的關係。

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秦家管家可是說了,秦家即將發達。

這些刺史大人,說不定是秦立夏特意求爺爺告奶奶請來的,向他們彰顯秦家如今的財力。

秦小滿不是沒聽到這三位表叔的對話。

只不過不想理會而已。

有些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憑你說破天他也不會相信。

既然耳聽為虛,那便眼見為實。

正想著,腳步聲近了。

周端良和其夫人率先抵達靈堂前,二話不說,先對著停放的棺材鞠躬後,上了炷香。

“秦公子,節哀順變。”

“多謝周刺史。”

秦小滿一板一眼地還了一禮。

等他還完禮,周端良一臉惋惜地嘆了口氣。

“麥冬公子大義之舉,令人敬佩。”

是啊。

秦小滿輕輕頷首,想到麥冬義無反顧地衝上前來替他擋住髮簪的畫面。

換作是他的話,絕對不可能如此輕易地為他人獻上生命。

“麥冬公子的死訊,我還是聽章長史提到才知曉,秦公子你為何沒通知我家?”

周端良語氣裡透出一絲抱怨的意味。

“……”

秦小滿也沒想到周端良會糾結這個小問題。

喪報又不是他負責通傳,這事他還真不知情。

估計是昨日時間不夠,夜間不便打擾?

他不知道情況,乾脆扯出一個笑容打算應付過去。

身旁的梁宗仲突然暴喝一聲:“小滿,周刺史問你話呢!”

這一聲讓秦小滿和周端良都驚得一個激靈,兩人一頭霧水地看向梁宗仲。

特別是周端良。

他剛才只是開個玩笑,順便表達一下自己應該比章慎更受到秦公子重視的心情。

如今小題大做,反倒像是他在指責秦公子失了禮數似的。

這不擺明了在坑他?

“這位是?”

周端良不解地看向秦小滿。

生怕再衝撞了哪路來的貴客。

“回周刺史,我乃天府梁家的梁宗仲,永瑞五年的秀才。”

梁宗仲比劃著秦小滿,傲然回答。

“我是他的二表叔,小滿年紀小不懂事,還望刺史大人海涵。”

說著,梁宗仲一巴掌捂在秦小滿的後腦勺上,將人往前帶了半步。

“你這傻小子愣著幹嘛,趕緊給周大人賠禮道歉!”

梁宗仲的神情非常的緊張。

一副想要四兩撥千斤,化矛盾於無形的模樣。

令秦小滿啼笑皆非。

“二表叔,我真的謝謝你……”

雖說這位二表叔眼力不太好,但對他還算不錯。

敢冒著開罪周端良的風險替他說話,這個親戚他便認下。

“別謝我,先道歉。”

梁宗仲擺起了長輩的譜,一副秦小滿不道歉他誓不罷休的樣子。

沒得辦法。

秦小滿正準備應付一下,揭過這個話題。

不料周端良率先後退一步,朝著他拱手作揖。

“秦公子,我方才只是開個玩笑罷了,沒想到讓梁兄誤會了,失敬失敬。”

周端良主動道歉。

再次讓梁家三兄弟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

周端良那是何人?

榮州刺史!

傳聞裡來年會成為劍南道副使的人選!

天子和長公主都看重的人。

以後極可能還會成為劍南道節度使。

居然因為一句玩笑話對著秦小滿道歉?

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可梁家三兄弟看到這一幕,只覺得跟做夢似的。

不明白秦家一個地主鄉紳之家,怎麼就有如此大的臉面了。

“三位表叔,你們往旁邊站站。”

秦小滿看到後面來的兩撥不熟悉的人馬,只能先讓人請三位表叔挪步到一旁。

繼續招呼前來弔唁的賓客。

“好好好……”

剛才還擺長輩譜的梁家三兄弟,從善如流地按照秦小滿的安排。

排好站在一旁,也未離去。

就算是天府梁家,也鮮少能夠見到這麼多劍南道的大人物。

周端良方才對梁宗仲的客氣是因為誰,三兄弟也是心知肚明。

哪怕被當作為死亡迎賓的親友,他們也無所謂了。

“久仰秦公子大名,一直沒有機會前來拜訪,沒想到首次見面,竟在此地。”

一個不到四十、身材中等,一臉正色的素衣男子上前。

秦小滿眉鋒一挑,一時間分不清這是黃刺史還是沈別駕。

“秦公子,這位是崇州黃刺史,先前安置流民一事,崇州也按照秦公子的方法效仿,崇州在劍南道六州人口最少,如此一來,增加了數萬人口和賦稅。”

言外之意。

安置流民的成功,會給黃刺史的功績簿,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原來是黃大人,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秦小滿熟練地打著官腔。

他和周端良算得上是熟人,開個玩笑沒關係。

和黃刺史不熟,當然是禮多人不怪。

“秦公子不必跟我太客氣,小侄清波昨日受了秦公子不少照顧,還未當面感謝。”

“聽聞麥冬公子為救秦公子而死的義舉,我便不請自來。”

黃刺史對著棺材鄭重其事地鞠了三躬,感慨不已。

“秦公子於社稷有功,麥冬公子救下的不是一人而是萬民!”

這樣的讚揚很高調。

直接將麥冬的行為從英勇救主拔高到了拯救萬民。

估計此話傳揚出去,有心人會拿來大做文章。

不過,由於讚揚的主角是麥冬,秦小滿也沒有反駁。

倒是梁家三兄弟,原本以為周端良主動道歉就已不可思議了。

見到黃刺史不只對秦小滿如此客氣,對麥冬更是尊敬,沒有半分裝腔作勢的意思。

原本對秦家將麥冬身後事辦得如此聲勢浩大是做給活人看的想法,也發生了變化。

周端良可能是衝著秦小滿而來,可黃刺史確實是來弔唁麥冬的。

當黃刺史起身時,三人相互使了一個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