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面聖
江蘇發生乘船落水事故 某君宇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遣散僱傭軍後,軍隊原地修整了三日,等到安頓好原地駐守的武官和士兵,其餘人才踏上回京都的路程。
張子歸得三皇子倚重當了副將軍,自是要跟著一起回京都的。江恆心知張子歸不可能跟他回江州城,給江家寫了信,說了對眾人的思念和這段時間的境遇(挑好的說),以及張三成了副將軍和他新改的名字,最後說自己和張三一起去京都見見世面,等生活步入正軌,就把大家都接過去。
張子歸也寫了信跟江恆的一起寄回去,信中先說了江恆一切安好,簡單扼要的說了自己陰差陽錯成了副將軍,如今不得回鄉,等日後和江恆一起回去。
還寫了另一封給張大壯和大妮的信,信中說自己找到江恆了,現在有官職在身,先回京覆命。雖有官職,卻沒經過吏部。三皇子代駕親征,但是終究跟皇帝陛下親自任命不同。此次去京都,境遇如何尚且未知,先不要張揚,等一切成了定數,再接二老入京。特別叮囑了現下非談婚嫁的良時,切莫給他定親事。
眾將士回京,一路上歸心似箭。楊純陽被單獨安排在一輛馬車上,依舊是張子歸看管他。但是三皇子一路上經常召張子歸過去,江恆不方便跟著。就安排江恆代為看管楊純陽。江恆不會騎馬,讓他到車廂前面坐著,張子歸又捨不得,覺得坐那裡太吃苦。乾脆多拿了幾個墊子,讓江恆也坐到車廂裡。吃喝有人送,如要如廁,也有人遞恭桶。
一路上,楊純陽時不時的閉目養神,江恆倒是樂呵呵的吃了睡睡了吃。張子歸原先還隔三差五的過來看看他,後來三皇子讓他隨侍左右,也見不了幾面。只有在經過城鎮鄉村,這種有人煙的地方時,才抽時間拿著買來的吃食給江恆送過來。
沿途路過傷員的家鄉,直接給了安置費,讓家人接回家中修養。
回到京都時,已經過了月餘,軍隊人員清減了一小半。眾將士在離京都二十里的地方停下,駐紮。武官和一小隊精英和三皇子一起押送聖元國質子面聖。
張子歸給江恆安排了個隨侍的身份,帶在身邊。三皇子和眾武官騎馬走在最前面,楊純陽所在的馬車在中間,張子歸騎著馬跟在馬車旁邊,江恆牽著馬繩走在張子歸腳邊。那一小隊精英則走在最後面。
眾人在百姓的歡呼聲中,繞著京都轉了三圈,最後在皇宮外停下。皇宮內不允許騎馬帶劍,三皇子領著眾武官邁步皇城內,楊純陽跟在後面,皇宮大內侍衛緊隨其後。江恆牽著馬,跟著其餘士兵一起站在側門等待。
江恆從晌午等到下午,肚子餓的咕咕叫,想去買點吃食,又怕正好錯過張子歸出來。皇宮周圍沒有商販,其餘士兵站的規規整整,無一人動彈。
江恆吊在馬脖子上,開回晃悠,忽然聽到皇宮開城門的聲音,趕緊往前走幾步檢視。
只見楊純陽最先走出來,張子歸跟在楊純陽的身後,再之後則是其餘武官。
江恆衝楊純陽笑笑,看到張子歸衝自己招手,江恆牽著馬繩小跑到張子歸身旁。
張子歸衝眾人拱手道:“各位海涵,張某先行一步。”
眾武官拱手回禮,然後走向那一小隊精英所在。
楊純陽卻道:“張將軍可是去驛館?”
張子歸回道:“正是。”
楊純陽走過去,跟張子歸併肩,說道:“咱們同行,結伴過去,你看如何?”
張子歸往前一伸手:“楊兄先請——”
楊純陽也往前一伸手,說道:“張兄請——”
三人同行走了一段路程,出了皇宮守衛的視線,張子歸接過江恆手中的馬繩,把江恆扶到馬上,牽著馬繩繼續走。沒走幾步,忽然聽到耳邊傳來清晰的‘咕嚕嚕’的聲音。
張子歸和楊純陽全都看向江恆,江恆此刻趴在馬鬃上,有氣無力的望著張子歸。
張子歸輕撫江恆後背,說道:“是我疏忽,這就帶你去吃飯。”
江恆“嗯”了一聲。
張子歸沿街走著,早過了飯點,大酒店飯食太貴,三人身上都沒多少銀錢。小飯館已經關門謝客,就剩下街邊小販賣的零碎吃食,江恆吃了幾口,覺得太甜了膩的慌。無精打采的繼續趴在馬背上,雙手在身側隨著行走一晃一晃。
楊純陽從懷裡掏出巴掌大小的饢,塞到江恆手中。江恆扭臉看過去,接過來就著馬鞍上掛著的水壺,一口水一口饢的大口吃完。
終於到了驛館,三人步入驛館,驗了身份,驛館人員帶著他們到了房間。安排好住宿,驛館人員問道:“各位大人可曾用膳?咱們這兒膳食十二個時辰免費為各位大人供應。”
江恆感受著胃裡泛上來的飽腹感,後悔的眼淚都要流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