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藥田。

經過張景中和農業研究所三位專家的改造。

已經從原來的10畝變成了如今的20畝。

新開墾出來的10畝全都種上了幾人培育出的新一代的五穀雜糧。

此時的張景中,正站在岸邊操控著一臺收割機對其中一畝稻田裡的水稻進行收割。

在他身旁。

三位農業專家也是一臉激動的盯著田裡的收割機。

這可是他們苦心研究許久才培育出來的種子。

如今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

又怎能不激動。

除了這幾人之外。

楊振國老教授也坐在岸邊。

一邊悠閒的喝著茶一邊等著張景中收割。

葉星輕輕走到楊振國身旁,笑問道:“楊同學放暑假不回家和家人團聚一下?”

葉星的聲音頓時引起了在場幾人的注意。

張景中更是激動的連忙放下了手中的控制器,“校長,你終於回來啦!”

葉星揮了揮手,“你繼續忙你的,等收割完了再說。”

張景中聞言這才繼續收割田裡的水稻。

楊振國倒是不緊不慢的給葉星倒了一杯茶,“來一杯?”

“也好。”葉星端起一杯香濃四溢的茶、輕輕抿了一口。

“不錯,好茶!”葉星讚道。

“沒想到校長也懂茶道。”楊振國頓時來了興致。

但葉星卻笑著說道:“茶道我是不太懂,不過這茶葉的味道我倒是能喝出來。”

“如果我沒猜錯,這茶葉應該不是普通的茶葉,而是產自藥田的藥材。”

“果然什麼都瞞不了校長。”楊振國道,“這確實是用藥材泡的,就這麼幾片葉子,張景中這小子還嫌我浪費好東西。”

張景中回頭道:“楊教授,我這藥材要經過長時間的熬煮才能充分發揮出它的藥效,您用來泡茶,確實是太浪費了。”

楊振國道:“長時間熬煮藥效是有了,可是這味道,就遠不如現在這麼香濃了。”

“你這小子,眼裡光惦記著藥效,一點都不懂得享受生活。”

葉星這時打趣道:“他是來學習的,您是來養老的,那能一樣嗎?”

“連校長你也開始嫌棄我了?”楊振國頓時故作驚訝的說道。

葉星無語的白了楊振國一眼。

隨即兩人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沒多時。

在張景中的操作之下。

一畝稻田很快便收割完畢便迅速脫粒入袋。

緊接著便是眾人期待的稱重環節。

說是稱重也不太恰當。

因為是全自動機械化收割。

所以用來裝穀子的塑膠袋全都是標準型號。

每袋裝滿剛好100斤。

所以只需要數袋子的數量就行了。

很快。

三個農業專家便激動的喊道:“50袋!整整50袋!足足5000斤!”

“5000斤啊!”

三個加起來200多歲的老頭激動的在那手舞足蹈。

興奮的像是剛生了雙胞胎一樣。

張景中此時也是緊握雙拳、難掩心中的激動之情。

楊振國則是一口將杯中之茶一飲而盡,大笑一聲:“好!”

不過葉星倒是有些有些好奇的問道:“為何產量會這麼高?”

如果他記得沒錯的話。

景中一號水稻種子的畝產量應該是3000斤。

就算有誤差的話。

也不至於多出2000斤這麼離譜。

難道說這種子也升級了?

張景中聞言立馬解釋道:“校長,這批種子已經不是當初培育出來的景中一號種子了,這是後來我和三位老教授在景中一號種子的基礎上培育出來的第二代種子。”

“果然如此!”葉星暗道一聲,隨即上前拍了拍張景中的肩膀,一臉欣慰的說道:“乾的漂亮,畝產5000斤,你小子配享太廟!”

配享太廟!

這可是天下文人一輩子都夢寐以求的榮譽。

從古至今。

配享太廟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但葉星覺得張景中夠這個資格。

古往今來這麼多帝王和學者。

能讓全國人民真正吃飽飯的。

也就袁老和張景中兩人罷了。

從糧食這方面來說。

張景中是袁老的最佳繼承者。

他們才稱得上是真正的食神!

張景中頓時有些惶恐的說道:“校長,您太過獎了,我不過就是個學生而已,配享太廟萬萬不敢當。”

葉星哈哈大笑兩聲。

也沒再繼續糾結這件事。

而是鼓勵道:“張景中,繼續努力,明年的夢科大獎,你很有希望。”

“謝謝校長,我會繼續努力的。”張景中一臉認真的說道,“但那不是為了得獎!”

這時。

一旁的楊振國突然道:“這小子都培育出畝產5000斤的水稻種子了,難道只是很有希望?得獎不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嗎?”

葉星卻說道:“距離下次頒獎還有大半年的時間,半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事情了。”

“而且,很快就要迎來夢科大新一屆的招生和蓉城分校的開學,到時候夢科大的學生會越來越多。”

“說不定還有其他的天才學生冒出來,研發出更有價值的產品,將這種畝產5000斤的水稻種子給比下去。”

聽到這。

楊振國才終於想起蓉城分校一事。

於是詢問道:“你不是前不久才和蓉城市達成建校合作嗎,怎麼今年就準備招生嗎?”

“難道你是想讓蓉城分校的學生先到這裡上學,等到分校建好了再轉過去?”

“這樣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葉星笑道:“何必這麼複雜,主校是主校,分校是分校,兩所學校可以互相交流學習,但辦學還是要分開的。”

“而且,蓉城分校已經建好了,自然要開始招生。”

“什麼,建好了?”楊振國頓時驚呼一聲,“這麼快!”

張景中和三位農業專家也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這可是一所大學

不是小學。

短短一個多月就建好了?

這說出去誰信啊?

葉星忽悠道:“我用機甲技術研發出了一批基建機器人,這些機器人的工作效率很高,一個月半就將蓉城分校建設完畢了。”

“而且,蓉城分校的環境和裝置跟這所主校相比,絲毫不差。”

“所以.........”

“楊同學,楊振國教授,您想不想換個環境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