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近見程凝兒面色如此難看安慰道:“凝兒莫要擔心,我不會因此怪你的,畢竟是要程家一起跟我承擔莫大的風險”
程凝兒見林近如此安慰自己心裡更是愧疚。
“郎君你也知道這張紙要交給刻字工刻印,如此便瞞不住官府,必然牽扯出程家”
“郎君沒有既能幫到你又不至於牽扯到程家的辦法嗎?”
林近聞言心思一動道:“凝兒提醒到我了,你家印坊可有活字了?”
程凝兒點了點頭道:“已經有了,只是其中有些難題未曾解決”
林近聞言一喜道:“凝兒可否瞞著印坊裡的人將字印給我?”
程凝兒想了想點頭道:“倒是有些測試的字印已是無用丟在倉庫裡,郎君等夜間工人下了工奴家帶你去取”
林近聞言道:“如此也好,到時我將字型做些修飾,否則還是有跡可尋,凝兒可以放心到時必不會牽扯到程家”
林近自己並不會刻字印,即便會刻時間也來不及,但做些修改還是能辦到的。
今日程凝兒如果不答應林近只能回去讓人抄寫了,但畢竟人力有限,何況自己可信的人中識字的也不多。
程凝兒見自己的擔憂已是解決放心了不少。
“剛剛父親說讓你留下來吃飯,你可答應?”雖是詢問但語氣顯然帶著不容反駁的意思。
此時已是離天黑不遠了,林近只是早上吃了飯,一直忙到現在也覺得有些餓了,何況等會還要跟程凝兒取字印,點點頭答應了留下吃飯。
柳如煙收到林近的信,仔細讀完也明白了林近的意思。
“劉主事,相公讓你我將此紙所寫的事情,傳到汴京城各大茶樓酒肆中,只是不知你可有辦法”
林近給柳如煙的信裡並沒有程凝兒看到的內容那般言辭激烈,只是以敘說一件奇聞異事的手法寫成了一個小段子。
劉主事接過紙看了看道:“此事不難辦,只是要花些錢財偷偷與那說書人商量一下便可”
“花費多少銀錢,相公到時自會送來,劉主事現在就要做,要多派些人手將此事口口相傳越快越好”柳如煙囑咐道。
劉勝和聞言回道:“我這便召集人手,務必會將此事辦妥”
林近在程家吃晚飯的時候,汴京城大小茶樓都在談論,今日在大相國寺有三個小娘子因反抗契丹使者的調戲被關入開封府大牢的訊息,至於這三個小娘子是誰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這也是林近想要的結果,訊息一定要掐頭去尾才會讓人忍不住追根問底。
林近在程家吃過晚飯,程凝兒偷偷帶他去了印坊倉庫取了字印。
字印是木質的雖不重卻很多,有陰刻陽刻兩種,林近為了好修改選了陰刻。
林近將字印拉回林家工坊,喊來幾個識字工匠,將需要用到的字印選了出來,雖只夠兩套印版但也會比手寫快很多。
一夜未眠林近將幾百個字
印一一做了修改,此時再印出來更像宋體字,看不出半分原來的痕跡。
林近要求並不高,只要印出來讓人看的清楚便可,只是用木框圍起用魚膠固定,兩張簡易的印版便製作好了。
王語嫣的大哥王樸看著林近印的文字久久不語。
“王家大哥,你現在去幫忙買些紙和印墨來,大概印兩萬份的”
王樸點點頭,帶著錢出了門,林近才轉身回去睡覺。
林近一覺醒來已過了中午,王樸買來紙和墨,與祁遷一起早已學著林近的樣子印了很多。
“東家一上午已是印了大半”祁遷見林近醒來說道。
林近回道: “印完紙不夠再去買,累了就換人來,天黑前能印多少就印多少,印完後字印全部燒掉包括那些沒用的”
時至後半晌,幾人才將所有紙張印完。
“王樸大哥,你回家一趟,讓伯父儘量用信得過的人去做此事,你家大概有多少人回來給我報個數”林近囑咐道。
王樸此時也是知道林近的用意點點頭急忙回家去了。
“秦宗你也將後院能信得過的人手召集一下,晚上將這傳單,挨家挨戶的發出去”林近又道。
秦宗領了吩咐也急忙離去。
林近吩咐柳如煙在茶館酒肆傳的訊息已是滿城皆知,但大多數人並不當回事,只是當是茶餘飯後的談資。林近也知道此時需要一把火,將事情引燃。
大宋也是有憤青的,大宋的憤青當然也是知識青年,普通老百姓坐的住,因為事不關己,學子們向來以當家做主的人自居,他們是將來計程車大夫團體。
這天下午開封府衙門就被這些學子圍了個水洩不通。
此時趙禎也覺得難辦了,他無論怎麼做都不符合自己的利益。
大朝會上更是有人提出此事,有人要嚴懲不貸,有人要衙門放人,追究契丹使節的過失。
林近也知道這事相當麻煩,但是他還是打定主意逼趙禎做出選擇,如此拖著是自己家人在牢裡受苦,更是怕夜長夢多。
到了夜間林近讓林家與王家的幾十號人挨家挨戶塞印好的傳單,此時也不理會對方認不認識字了。
汴京城有百萬人口,十數萬戶人家,兩萬傳單看著多其實遠遠不夠,但達到林近想要的結果也是足夠了。
第二日一早,汴京城的百姓很多人發現自己家門口塞進來的傳單。
識字的自然一讀就明白了,不識字的只能讓左鄰右舍給讀出來又解釋一番。
“大宋開國以來,民心,四夷來朝,內有仕族政牧,外有兵將守邊。今有林氏婦,夫始於好水川死,時不過數月。
近於大相國寺燒香以慰在天之亡靈,途遇契丹使出言調戲,更欲強擄至其館處,行其覬覦也,民婦不從反傷了那契丹使,乃為開封府尹賈昌朝命下獄中。
朝中諸公為之爭論,婦人可為守節反傷契丹使,滿朝文武惟懼契丹甲,
甘受其胯下之辱呼?
今若治婦之罪,明日若有事,可依例否?如此,大宋百萬兵何人猶甘之死,護我大宋無夷狄之侵!
汴京城內民百萬,前兒為守國而死,在天子腳下竟護不住將士遺孀乎?使其受彼夷使所辱,汝等心豈無一絲愧乎?汝等皆為懦夫乎?汝等皆為懦夫乎?汝等皆為懦夫乎?”
大宋本就民風淳樸,見此文章者,無不是被林近最後一連四問,問的面紅耳赤、心生愧疚。
不消半日整座皇城對此事已是人盡皆知,契丹使團歷來在汴京城裡囂張跋扈,民眾早有怨言,如今林近一紙文章將這乾柴點燃了,有膽子大的成群結隊走上御街喊出口號,人群不斷壯大,開封府衙門的大門昨日被一群學子堵著,今日卻被汴京的平民百姓堵的更徹底。契丹使節的下榻之地都亭驛外面更是人滿為患,前排之人更是已成劍拔弩張之勢。
此時的契丹使團早已沒了往日的囂張氣焰,只躲在驛管裡不敢露頭。
皇城裡的趙禎也是坐不住了,他沒想到一夜之間事情變的如此之大,急忙召來幾位大臣商議此事。
此時殿中站著三人章得象,呂夷簡,王舉正,前面兩個為同平章事,等同宰相。王舉正為參知政事,為副宰相。
“如今契丹使節之事已是鬧的沸沸揚揚,諸公可有對策平息此事?”趙禎先開口道。
章得象開口道:“官家此事本就是契丹使節無理在先,引起民怨也是契丹人的責任,要解決此事需制契丹使節的失禮之責”
呂夷簡也開口道:“章相此言差已,那契丹使節如何肯受我邦責罰,真要處置了那使節怕是於遼國皇帝也不好交代”
趙禎看向王舉正問道:“王相認為該如何做?”
王舉正一拱手道:“官家此時已不是追究對錯的時候了,應先將那林氏三人放出來,一旦民怨難消愈演愈烈怕是一發不可收拾”
趙禎聞言也是一驚問道:“此時民眾只是圍了那契丹使節,王相為何如此認為?”
王舉正一拱手道:“若是朝中久久不決,民眾也許會來皇城外請願了,官家需儘快做出決斷”
章得象想了想王舉正的話也道:“官家王相所言在理,何況那契丹使節有錯在先,若是林氏三人一直關押在大牢中如何平息民怨”
呂夷簡聞言道:“官家不可,若是將人放了遼國那邊又如何交代?”
章得象聞言回道:“呂相難道甘願受那胯下之辱?”
“章得象你有辱斯文”呂夷簡怒道。
“非是我有辱斯文,而是此事已是滿城皆知,呂相可以不要臉皮了,我章得象還要呢,何況那契丹使節只是受了些傷”
王舉正也道:“呂相,契丹使節當街調戲良家婦女,又要強行擄走,林氏只是反抗誤傷,更何況此時已是上萬人圍了都亭驛,呂相是要派禁軍進城圍剿亂民嗎?”
呂夷簡聞言臉色鉅變。
趙禎一直兩相糾結,既不想寒了汴京城百姓的心,又不想與遼國鬧的不愉快,但到了此時也是由不得他不盡快決斷此事了。
趙禎開口道:“呂相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