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天成聯絡著服裝道具之類的,縣裡鄉里的來回跑。

當然,也有許多人表示願意到李家莊來,看看演出,吃吃農家飯,欣賞欣賞田園風光,到溼地公園轉上一圈,渡個愉快休閒的國慶假期。

一來二往,他漸漸的和這些人成了朋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來了就要好吃好喝好招待,熱情質樸是咱們村的優良傳統嘛。

吃什麼,喝什麼呢。

天成心裡犯嘀咕。

尤其是演出這些天,來幫忙搭臺的、助演的、欣賞指導的,少說也有一二十號人。

如何顯示出農村人的熱情來?

他在工作群裡徵求了大家的意見。

阿哲很積極:“還是家鄉飯好吃,回家我就想吃大燴菜,熬饃,雞蛋撈麵條。”

郭霞:“城裡人來咱這,就想吃個農家飯,要不咱們做大燴菜吧。”

勝叔:“大燴菜是紅白事上用的,合適嗎?”

天成:“大燴菜不錯,配上剛出鍋的饅頭,那才叫下飯。我看就大燴菜吧,做起來也簡單。雖說辦事的時候用的,但現在人也不講究那麼多了,好吃就行。”

“我看行。”大家一致透過。

天成騎著小電驢來到李家莊飯館。

這是村裡唯一的一家飯店,也自然成了村裡招待的定點飯店。

老闆老七正在裡間做著日常準備工作,煎炸蒸煮,屋裡時不時傳來呲呲的油炸聲。

老闆娘正在門口包餃子,見是村支書來了,忙打招呼:“呦,這會子不忙了,餓不餓,嫂子給你下碗餃子?”

天成經常帶人來吃飯,和店裡的老闆一家人都很熟悉,就連門口那隻大黃狗見了他都不吱聲,溫順的很。

“才10點多,哪裡就吃飯了。我找七哥有點事。在裡邊嗎?”

“老七,出來,天成找你。”老七媳婦扯著嗓子喊。

老七從裡屋探了個頭,腰上繫著寫著“洋河大麴”的圍裙,油乎乎的。

“等一下,讓我把這點魚炸完。”

“不急,你忙。”

天成又接著問老闆娘:“忙點好,看來最近生意不錯呀?”

“瞎忙,掙倆辛苦錢。”老闆娘笑了笑。

又接著說:“不瞞你說,最近來這吃飯的確實不少,以前都是附近打工的或是五里三村的,都面熟,自從咱們這溼地公園建了以後,好多外地來的來這吃飯,生面孔,還說普通話,還都挺有禮貌,咱這小店的生意也就越來越紅火了。這不,每天一大早就得提前準備這些食材,又增加了新品種,燒魚烤羊排這些,我們倆都忙不過來,前兩天還合計著再招個年輕點的服務員,我這老胳膊老腿的,又有腰間盤突出,乾的時間長了,疼的要命。”天成是自己人,有啥話老闆娘也不藏著掖著。

“數錢的時候你就不腰疼了。”天成打趣到。

正說著,老七端著一大盤剛炸好的黃花魚,小心的放到前面玻璃櫃裡。

天成走上前,看了看,有滷菜、冷盤,豬頭肉、雞爪、大腸之類的,看起來比較新鮮,其他的都是時令蔬菜,說明生意確實不錯。

老七用圍裙擦了擦油乎乎的手,笑著說:“領導來啦,剛炸的小魚來嚐嚐。”

天成嘴上說著“不”,眼睛不自覺的往上移。

“來,來,這會我忙完了,也沒啥事,咱倆嘮嘮。”老七熟練地拿出一瓶啤酒,兩個杯子,又盛了一盤花生米、一盤炸小魚,放在天成旁邊的桌子上。

天成也就不客氣了。

本來就是來給他送生意的嘛,自然是貴客。

“正好來找你,商量做大鍋菜招待演出的事。”

“你來了,準有好事。我這左眼皮一直在跳呢。”老七高興地合不攏嘴。

“這次準備招待多少桌?”

“目前不確定,國慶節那天,一二十個人吧。做你的拿手好菜,農家特色菜。”

“沒問題,包你滿意。”

“主要是大燴菜,要做成精品中的精品。雖然普通,但讓人一吃就忘不了,要達到這種效果,至於成本要在所不惜,打出名堂,可不能偷工減料,再說成本貴也就多個塊兒八毛,咱還是負擔得起的。不僅要追求經濟效益,更要看重社會效果。”

老七似懂非懂的看著天成,他大概瞭解了這個意思,就是做的好吃,吸引回頭客,打出品牌效應。

“咱們村在外做過廚師的也不少,你和他們也合計合計,怎麼做的更好吃。我就最喜歡咱村紅白筵席上的這道菜,尤其是在冬天,吃上一碗熱乎乎的大燴菜,心裡得勁死了。”

“是呀,好吃的都得下功夫,就算是一盤炒綠豆芽,都要講究刀工和火候。”老七和天成邊吃邊乾杯。

“我這兩天尋思尋思,把這個大分量的食材配比研究出來,我爺爺那輩就是給人家辦事做筵席的,他老人家那裡有秘方,我爹從小坐在案板上看著我爺爺切菜做飯的,他應該有印象。”

說著,走進裡間,把正在擇菜的老爺子喊了過來。

老爺子80多歲了,耳朵也不好使,老七在他耳朵邊喊了半天才明白啥事。

“支起個大鍋,油大,小酥肉炸好。”老爺子說話不利索,老七在旁邊邊聽邊翻譯。

意思就是說,先支起一口大鍋,以前老家辦事,吃飯人多,廚師都是先在院裡或者空曠地支起一口大鍋,火一燒起來,這人氣也就有了。以前用的是大木頭,火燒的旺,如今改成燒煤炭。老爺子的意思是把要炸的食材先炸制好,比如小酥肉,豆腐塊,腐竹之類的,其中炸小酥肉很關鍵,講究嫩滑入味。先是用料酒、鹽、生抽、老抽醃製一下,然後加入麵粉和澱粉,攪拌成糊狀,必要時加入雞蛋,增加爽滑感。這裡面面粉和澱粉的配比比較講究,全靠老師傅的言傳心教。

這炸制的火候也很關鍵,先是油八成熱的時候,倒下去慢慢的炸,這第一遍要炸熟炸透,撈出來控控油,再炸第二遍,這一遍要求時間短火大,炸出來酥脆。

東西都炸制好之後,重起鍋,燒油,蔥薑蒜大料爆香,加入白菜翻炒,之後依次加入豆腐、海帶、腐竹、小酥肉、豆芽等等,只要你願意,時令青菜都可以放入一些,然後有高湯的加進去一些,沒有的話清水也行,總之,就是一鍋燴,大雜燴,當然,少不了它的靈魂菜,粉條,沒有粉條的大燴菜不叫好吃的大燴菜,粉條性幹,放進去也可以吸收湯汁,最常見的是紅薯粉條,北方秋冬季家家戶戶必備,沒有的話放些綠豆粉皮也是不錯的。

要說這大燴菜和手工饅頭那是絕配,尤其是剛出鍋的,一個人輕輕鬆鬆的能連吃三大碗外加三個饅頭。

要說這飯,既能滿足大家的味蕾,也能解決眾口難調的困難,關鍵是成本低,物美價廉是最恰當不過。

老七說的頭頭是道,老爺子吱吱呀呀的強調著這點、那點。

天成也聽不完整這家人的外語,反正他要的是結果,只要飯好吃就行,所以,他對老七下了死命令,這兩天務必拿出精品,用心做,用良心做,到時候他會帶著勝叔他們過來品嚐。一致透過後,就可以在村宴上大放異彩了。

除此之外,其他菜品也要好好琢磨琢磨,以備不時之需。

冷盤、熱菜齊全,葷菜素菜具備,主食湯類加上,還有酒水,整成一桌色香味齊全的具有李家莊特色的招待宴。當然,清燉老母雞、紅燒鯉魚、地皮炒雞蛋、炸八塊、肉絲帶底、扣碗這些是必不可少的。

老七也感覺到責任重大。

“有壓力才有動力嘛,當然,更有財力呀。放心,村裡不會賒你的賬。”

老七有點如釋重負,嘿嘿的笑了起來。

正說著,有兩個打工模樣的進來吃飯了。

到飯點了,人家該忙活了,天成自然不便打擾,喝了一口小酒,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