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自古伐謀方為上
漢室三分鼎春秋一部書什麼意思 長歌入漢關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高幹剛被帶到王門面前,王門就吼道:“袁紹勾引胡虜,殺我士民,實乃亂臣賊子,吾受易侯、前將軍之命守土,與袁紹勢不兩立!
爾欲做說客,豈有門路?來人吶!給我推下去斬了!”
身旁親衛齊聲應諾,將高幹等人圍在中間,刀矛齊出,鋒芒森然。
高幹擺手制止勇士拔刀的舉動,向王門大笑道:“可笑校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公孫瓚擅殺宗室大臣,朝廷震怒,群臣激憤,天下諸侯皆欲擒之;
劉牧寧靜邊境,護佑人民,幽州得安,州里士民聞公孫瓚害劉牧,恨不得食公孫之肉,人心向背若此,校尉何其不悟乎?
且袁公提五萬精兵北上,匯合胡漢將士,兵近二十萬,校尉小小平谷,又能擋得了幾日?
即便袁公舍平谷不攻,留一偏軍牽制可也,大軍南下,蕩平廣陽,如振落葉耳,再與沮授將軍之十萬精兵合擊易縣,必擒公孫,屆時校尉將何以自處?
若將士怒校尉不早投,欲殺校尉,袁公雖寬仁,難阻大眾之意,屆時校尉又何以自救?”
高幹言辭如刀,說得王門臉色大變,目光閃爍,張口結舌,難以反駁。
高幹察言觀色,大喝道:“袁公有命!
王門若棄暗投明,則任為忠義中郎將,統兵萬人!
其下諸司馬,皆為校尉。
王中郎將,還不領命?!”
王門回顧左右,左右將領皆回望王門,目含殷切和同意。
王門見人心如此,就坡下驢,帶領眾人拜倒在地:
“末將王門等拜見使者,未知使者尊姓大名?”
高幹笑道:“在下陳留高幹,乃袁公之甥,袁公之意,拳拳昭昭,諸君勿疑!快快請起!”上前攙扶。
王門順勢起身,向高幹恭敬一禮,道:“門愚鈍,幸賴高君點撥,如撥浮雲而見日,覺今是而昨非,還望高君日後在袁公面前多多美言,門等必感高君大德!”
高幹笑道:“好說,好說。”
王門遂脫去甲冑,揹著幾根荊條,開啟城門,帶著親信出城來見袁紹。
高幹留幾名勇士在城門側,自身與王門並行。
袁紹望見高幹面帶微笑,又見王門如此裝扮,明白事情順利,忙快步向前,將跪倒在地的王門攙扶起來。
王門叩首道:“門不知將軍天威,竟欲頑抗,罪該萬死!幸有高君點撥,方知悔改。
門願追隨將軍,竭忠盡命,誓死不渝!望將軍收留!”
袁紹哈哈大笑,拍著王門的肩膀,道:“吾得王將軍,乃天大之喜,何言收留,願與王將軍同舟共濟,共掃亂賊!”
王門見袁紹寬宏大度,毫無芥蒂,心中歡喜,因獻計道:
“漁陽空虛,門派一將去說之可下。
所慮者唯薊縣公孫範,其有兵萬人,皆為精銳。
不如門偽做敗退,往投之,待將軍大軍繼至,裡應外合,破薊縣易如反掌。”
袁紹捻鬚沉吟。
曹操在旁道:“將軍,王將軍初入我軍,即不懼嫌疑,獻此妙計,足見其心無二,請將軍察之。”
王門悄悄向曹操使了個感激的眼色。
曹操若無所覺。
高幹亦附和曹操,道:“曹公之言是也,王將軍深明大義,此計上佳。”
袁紹頷首,吩咐依計行事。
此前袁紹行至中山國,將進幽州界時,派人送密信於沮授,告知自己將突襲幽州心腹的計劃,沮授深表贊同。
沮授估摸著袁紹的行程,與諸將商議派人去說鄚縣令範能。
張郃自告奮勇道:“郃乃鄚縣人,縣裡多有故舊在,與範能亦算舊識,願往說之。”
沮授問道:“田豫、張飛等已取得鄚縣城守之權,戒備森嚴,儁乂如何入城?”
張郃笑道:“鄚縣嚴守,主要針對我軍所在之南城,鄚縣左依泒水,右依大澤,皆難入城,唯北門交通易縣,不禁行人。
樂何當乃河間巨賈,又與公孫瓚結為兄弟,吾曾與其打過交道,可扮演其手下商販,入城不難。
喬裝改扮亦吾小技耳。”
沮授頷首同意,道:“吾度儁乂將入城時,在南城發起攻勢,吸引田張等人注意,若儁乂先碰到範能之人最好,若不能,注意保全自己,不要逞強露出馬腳,害了性命。
大勢已在我軍,無須行險,亦可拿下幽州。”
張郃點點頭,表示曉得。
但他心中明白,他明白沮授也明白他明白,形勢並不如沮授口中說的那麼樂觀。
如果不能動搖鄚縣軍心,公孫瓚、田豫堅守易、鄚,等待劉備來援,勝負未可預料。
袁紹雖在計劃中表示將集合胡漢大軍十幾萬,但都是倉促集結,說句烏合之眾也不為過,尤其是胡族,打順風仗、搶劫或許勝任,攻堅城必難使用,幽州缺糧,公孫瓚已涸澤而漁,袁紹大軍也難從幽州民間壓榨出多少糧食來,相持下去,恐怕袁紹的胡漢聯軍會先崩潰。
時間,是最關鍵的因素。
冀州兵若趕在劉備到來之前擊敗公孫瓚,據堅城以待之,劉備亦難為;冀州兵若難以在劉備到來之前擊敗公孫瓚,必須果斷退兵,免得反而被兩面夾擊。
這兩年曹操、劉備無時不戰,袁紹也沒閒著,不僅跟公孫瓚打了兩次大仗、無數小仗,還跟張燕連戰經年,精壯入軍打仗,經濟凋敝,糧食缺乏。
劉備咬緊牙關率四軍北上,袁紹其實也是竭盡資源來打這一仗。
這一仗註定不能持續太長時間,因為交戰各方都消耗不起。
但這一仗的重要性卻不遑多讓,因為這是決定幽州、冀州、乃至天下命運的一戰。
沮授與田豫張飛對峙月餘,絞盡腦汁,也未能佔到太大的便宜,他心中焦慮異常,但仍舊可以保持住冷靜。
只有冷靜,才能找到敵人破綻,一擊致命。
等到袁紹送來與田豐商定的幽州腹地作戰方略後,沮授才終於瞥見敵人一絲空隙。
那就是人心。
田豫守得嚴密,但卻擋不住人心變易,一旦袁紹與鮮于輔合兵擊破公孫瓚後方的訊息傳來,田豫青州兵軍心必然不穩,幽州兵聞後方有失,將更加慌亂,此時若能因勢利導,必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