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姐妹們能夠重新振作起來我也很高興啊!”

對於黑玫瑰成員的請求,陳川欣然答應。。

陳川的目光緩緩掃過黑玫瑰二十四人,突然間,一道靈感閃過他的腦海。他微笑著說道:“不如你們就以二十四節氣為名吧?這樣既能體現出你們每個人的獨特之處,又能讓人們更容易記住你們。”

“你叫立春,代表著春天的開始,充滿了生機和希望。”陳川指著第一個女孩說道。

“你叫雨水,象徵著滋潤和成長。”他又指向第二個女孩。

“你叫驚蟄,寓意著覺醒和突破。”第三個女孩得到了自已的名字。

陳川一個接一個地為每個女孩取了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有著深刻的含義和美好的祝願。這些女孩子們聽著自已的新名字,眼中閃爍著激動和喜悅的光芒。

最後,當所有人都有了自已的新名字後,陳川笑著對她們說:“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全新的黑玫瑰組織。你們要用自已的行動證明,你們不僅僅是美麗的花朵,更是堅強的戰士。讓我們一起努力,為了正義而戰!”

“為了正義而戰!”黑玫瑰成員們壓低聲音,齊聲喊道。他們深知自已所處環境的特殊性,平日的訓練和交談都必須小心翼翼,以免引起村裡人的警覺並暴露身份。

陳川與眾女交談完畢後,陳彪和謝長風也成功地將攜帶上山的糧食存入了黑玫瑰暫時居住的洞穴之中。

這個洞穴隱藏於山間深處,宛如一個秘密基地,不僅為他們提供了安全的庇護所,也是他們儲備物資的重要場所。

“川子,糧食已經存放好。”

陳彪對陳川說道。

“好,我們先回村子裡面吧。”陳川說道,準備站起來離開。

“郎君慢走!”韓秋月也帶領著黑玫瑰成員起身,微微彎下腰,表示送別之意。

“嗯,秋月,你們是否全都認識字呢?”陳川在臨走前突然發問。

“郎君,只有我稍微讀過一些書,其他姐妹只認識一小部分字,並沒有完全掌握。”韓秋月回答道。

“嗯,既然如此,你可以在這幾天的訓練之餘,先教導姐妹們認識一些常用字。大約能夠讀寫一千來個常用字就足夠了。

這樣一來,等你們以教書先生的身份住進村裡時,也有所教授啊。”陳川回應道。

“那麼郎君,我該如何確定哪些字需要優先教授呢?”韓秋月問道。

“這樣吧,我來唸,你來寫,先把這些字記錄下來,再慢慢教導她們。”

隨後,韓秋月拿出最後一張紙和一支陳川製作的鵝毛筆。陳川開始念道:“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陳川慢慢地念著《千字文》,聲音悠揚而有力,韓秋月則全神貫注地聆聽著每一個字,手中的筆如行雲流水般舞動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韓秋月驚訝地察覺到,陳川所念的這篇《千字文》竟然沒有一個字與原文相同!她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震撼,不禁對眼前這個看似平凡的男子刮目相看。

待到最後一筆落下,韓秋月輕輕放下筆,凝視著眼前的紙張,上面墨香猶存,字跡娟秀。她深吸一口氣,然後輕聲問道:“郎君,此篇文章莫非是出自你手?”

她原本以為陳川不過是個尋常的農夫,但此刻卻被他的才華所折服。陳川微微一笑,謙遜地點點頭,表示認可。韓秋月眼中閃過一絲欽佩之色,心想這位郎君真是深藏不露啊。

“不是我寫的,這是一名姓周的先生所著。

曾經有幸見過一面,後來不知道他去哪裡了。”

陳川心裡很清楚,如果自已承認這《千字文》是自已寫的,肯定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畢竟,以他現在的身份和地位,根本不可能寫出如此文章。

但是,如果他不承認,又會讓人覺得他很虛偽。

所以,他只好選擇了一個比較中庸的說法,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這樣一來,既可以避免被人懷疑,又不會顯得自已太過高傲。

然後接著道:“這幾天你先教姐妹們這些文字,直到會讀會寫為止。”

“好的,郎君。”韓秋月應承道。

她知道陳川的意思,也明白自已的責任重大。

於是,陳川離開之後她便開始認真地教導姐妹們學習這些文字。

她用溫柔的聲音,耐心地解釋每一個字的讀音和寫法,讓姐妹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她的努力下,姐妹們花了五天時間就學會了這些文字,並且能夠流利地朗讀出來。

然後韓秋月便找來些細沙,做了個沙盤,在日常訓練之餘一筆一劃的教授黑玫瑰成員寫字。

五天時間轉瞬即逝,木岸村突然間變得熱鬧非凡起來,周邊各個村落的人們像是約好了一般紛紛湧向這裡。

人群中不僅有年邁的老人、年幼的孩子和婦女們,更有數以千計身強力壯的青年男子。

這一異常情況甚至引起了縣衙的關注,他們特地派遣了一支小隊前來詢問緣由。

面對這種情形,村長主動站出來向衙役們解釋事情的經過,並讓陳川悄悄地往對方手中塞了幾粒碎銀子。

在這些賄賂的作用下,衙役只是警告一下不要搞事情便回去了。

當然,陳川從來不主動搞事情,要是有哪個不開眼的來尋木岸村的晦氣就另說了。

思及此處,便想著乾脆再從村子裡挑些青壯組建一個村衛隊。

不過眼下還是先把來幹活的各村村民安排到各自崗位才是最重要的。

陳川直接大手一揮,就挑了300人去開採石灰石,剩下的人則全部一起建造水泥作坊和造紙作坊。

這些青壯乾的是力氣活,一天十五文錢。

其餘的老幼婦孺全部一股腦地安排進肥皂作坊,由於工作輕鬆,一天只需十文錢。

人數一多,幹活就快,只花了三天時間,在數百號人的齊心協力之下,兩座佔地一畝的工坊便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