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小月再回到堂屋時發現西門虎還在揉著盆裡的麵糰,就納悶的問:爹,你怎麼還在揉麵啊,還沒和好?西門虎猛然從沉思中清醒過來笑著說:嗨!小月呀,爹爹今天高興的,爹爹都不敢相信,咱家的青菜能被你賣了那麼多錢。西門小月笑眯眯的說:爹爹,這算什麼呀,只要爹爹願意相信我,我一定能讓爹爹過上富人老爺的生活。現在咱們的第一個目標是就是先攢出一些銀子,給大哥,二哥都娶上一個好媳婦。我的兩個哥哥都這麼好,不能因為家裡窮就說不上媳婦。不就是銀子了嗎?別人能掙,咱們也能掙。爹爹,您就等著過好日子子享福吧。西門虎現在是怎麼看這個大閨女怎麼順眼,聽著大閨女說的話心情美妙的不得了,他不停的點頭連聲說:好!好!好!小月,你就大膽的幹,以後咱們家你說了算,誰敢不聽你的,爹爹就把他們趕走。好好幹,爹爹看好你。西門虎後悔呀,自已怎麼早沒發現自已的大閨女這麼能耐呢。還好,還好,現在還來得及。西門小偉端著切好的一盆韭菜餡進來。大聲喊道:爹爹呀,面和好了嗎,小月,咱們開始包吧,我還真有點餓了。西門小月趕緊說:好,二哥,我調餡,咱包大蒸餃,快著呢。西門小月一邊說一邊往韭菜餡裡磕了三個雞蛋,胡椒粉,鹹鹽面,一大勺子豬油,用筷子攪拌了一陣說:開始包了。這邊西門小民和西門小偉輪流擀著餃子皮,西門小月快速的包著,不一會兒,竹蒸屜上就躺了一圈又一圈的薄皮大餡的蒸餃。那邊西門虎已經在灶臺上的大鍋里加好水,柴禾也被他搬到灶臺邊。將兩大屜餃子端上鍋後蓋上蒲草鍋蓋,西門虎蹲在灶臺前一邊往灶眼裡添柴一邊對西門小民兄妹三人說:你們哥三個先去歇會兒,爹燒火,一會兒咱們就吃上餃子啦。西門小民兄妹三人將盆子,面板兒收起來後禮貌的說:謝謝爹爹,爹爹辛苦了!西門虎說:爹爹看到你們幾個這麼能幹,感覺自已也年輕了,想想以後的好日子爹一點也不覺得累。兄妹三人相視一笑。西門虎家的院子裡飄蕩著歡聲笑語。而在李桂針的孃家卻是另一番景象。
今天早上,李桂針在西門小月兄妹三人出發去鎮上的集市後就對西門虎說:當家的,你把大丫頭放出去,咱家的這些家務誰來做?西門虎說:不是還有咱們二丫頭小霞嗎?不行,你教教她。李桂針說:小霞從小就嬌養,哪能做家務,幹粗活。那前十幾年的嬌養不白費了。她的一句話又把西門虎氣爆了,瞪著眼對李桂針吼了一嗓子:我看你就是個大傻缺,我倒了八輩子血黴娶了你這麼個二百五,看看你嬌養出了一個啥玩意兒。從現在開始,你想嬌養二丫頭,你就拿自已的錢嬌養,以後小月當家。你們娘倆不願意幹家務就都喝西北風吧!西門虎吼完就扛著鐵鍬下地去了。李桂針一聽讓小月那個丫頭當家怎麼行?恨恨的瞪著西門虎離去的背影好一會兒後扭身回屋,翻出家裡僅存的四百多個銅板,故意把裝錢的空盒子開啟扔在大炕上。拿了幾件自已的換洗衣服包了一個小包,拽著西門小霞就往外走:小霞,走,跟娘回你姥姥家去住著。你爹把幹活兒的都放出去玩兒,讓咱們娘倆做家務,咱倆也不做,誰愛做誰做去。走!李桂針故意領著西門小霞從自已家的地裡轉了一圈高聲喊話對西門虎說:孩子爹,我帶小霞回她外婆家住幾天。說完就帶著西門小霞揚長而去。西門虎頭都沒抬。心裡罵了一聲:這傻缺的娘們蠢死得了。三個哥哥嫂子都沒分家,她帶著個好吃懶做的閨女去住著能有啥好?彎腰繼續拔著稻田裡的雜草,這四畝水田是家裡的主要生活來源,精貴著呢,要精心伺候著。地裡好多幹活兒的婦女都心中鄙夷,趁休息的空當紮在樹蔭下七嘴八舌的議論著。有的說:李桂針這個傻娘們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們看她下過地嗎?就這樣還覺得委屈呢。她再這樣下去,遲早要吃大虧。有的說:李桂針真是放著好日子不過。西門虎和兩個兒子還有小月丫頭都挺好的,怎麼就攤上了一個這麼拎不清的娘們呀。有的說:她這個老閨女西門小霞比她娘還蠢。都是活人慣的。李桂針在孃家就是老小,上邊三個哥哥,就這麼一個女孩,慣的不像樣,最後要不是家裡倒貼著銀子將他嫁給西門虎,誰家願意娶她……西門虎聽著大家肆無忌憚的議論,心裡鬱悶的不行。索性走上地頭穿鞋扛著鐵鍬回家了。
話說李桂針揣著家裡的全部銀子領著老閨女西門小霞出了西門村,又在官道上走了一刻鐘就拐進了李家屯,這裡就是李桂針的孃家所在的村子。李桂針的孃家在李家屯算是數的著的過的不錯的人家,他們一大家子現在還沒有分家,李桂針的爹李鐵軍是遠近幾個村子出名的木工,李桂針的娘李桑氏的針線活兒也是出名的好,李桂針的三個哥哥也都是很能幹的,她的大哥李桂森個子不高,從小也跟著自已的爹學過木工,但是因為悟性差,不太讓李鐵軍滿意,但是李桂森是種地的一把好手,李桂針的二哥李桂林長的繼承了爹,孃的優點,長的算是哥三個裡面最好的一個。不喜歡幹木工活,和大哥李桂森把自已家裡的十幾畝地打理的很好,老三李桂木天生和木頭很有緣,很小時就喜歡跟在爹爹李鐵軍的後面和爹爹一起做木工活,李鐵軍很喜歡這個老兒子。李桂針的三個哥哥都是在李桂針出嫁之後才娶娶了媳婦的。他們哥三個家裡最大的孩子都比李桂針家的兩個兒子要小几歲。李桂針領著西門小霞走進孃家的院子時,她的大嫂正在院子裡的水井邊蹲著洗衣服,抬頭看到小姑子李桂針又領著西門小霞來了,心中就很不高興,因為小姑子每次回孃家都是空著兩手來吃白食,走時還要從孃家拿走些東西。她雖然心中對這個小姑子很是不喜,但是還是一邊搓著衣服一邊打著招呼說:小姑子來啦?娘在屋裡呢。李桂針嗯了一聲就帶著西門小霞往主屋裡走,她一邊向裡走一邊喊著:娘,我回來啦。李桑氏聽到自已老閨女的聲音快速從大炕上下來,來不及把鞋提好就趿拉著鞋子走出屋子,看到白白淨淨的閨女和外甥女走進來笑眯眯的說:小針回來啦!哎呀!咱小霞越來越俊了,快上炕上躺著歇一歇。李桂針坐在炕沿上把腳上的布鞋踢掉就上了大炕。西門小霞也脫鞋上炕,靠在外公外婆的被褥上說:外婆,走的我腳好疼啊。李桑氏心疼的說:小針你咋沒花倆銅板撘個牛車過來呀。今天是鎮上的大集,官道上應該挺多車的。李桂針說:娘,那塊兒官道沒多遠,主要是出村的那條路不好走,再說:我們出門晚,村子裡的牛車早走了。李桑氏說:下次再大集來這兒就坐牛車出來。你們娘倆先歇著,我讓你大嫂給你們做好吃的。李桂針沉著臉說:娘,我大嫂今天怎麼沒下地呀?李桑氏說:嗨!你三個哥哥都是疼媳婦的,水田裡的雜草都拔完了,旱地那兒草早就除完了,你三個嫂子都沒去下地,你二嫂和你三嫂一大早就去海邊撿海貨去了,你仨大侄子和你四個侄女也跟著去了。今天你們娘倆有口福的話能趕上吃海貨。我讓你大嫂先把飯蒸上,今天蒸雜糧飯,多加上點兒白米。你不是也不下地嗎?回來就回來,別惹你幾個嫂子不高興啊,否則,娘可不護著你,嫁出去的女兒可別想著摻乎孃家的事兒,好好和姑爺過自已的日子不好?李桂針不耐煩的說:娘!我不就隨口問了一句,看你這一通數落,至於嗎?快去讓我大嫂做飯吧,我們娘倆都餓了。
李桂針和西門小霞在李桑氏的大炕上舒舒服服的躺著,李桑氏走到院子吩咐:老大媳婦兒,今天中午蒸雜糧飯時多加上一碗白米,從院子裡多割點兒韭菜,中午做一個韭菜炒雞蛋,把廚房裡留著的那塊兒臘肉切下來一片,切成沫,摘幾個大點兒的茄子一起燒著吃。再用大醬拌一盆子小蔥,一會兒老二家和老三家也該帶著孩子們回來了,再做一個海鮮湯。李桂針的大嫂一邊往院裡的繩子上掛著剛洗乾淨的衣服一邊答應著:娘,我這就做飯去,您把東西拿出來就進屋陪著小姑子去說會兒話吧。李桑氏說:我先把米和雞蛋給你拿出來。在李鐵軍家,雖然是三個兒媳婦輪流做飯,但是廚房櫃子的鑰匙是李桑氏把著的,在平時,家裡的米,面,油……之類的都是鎖著的。李桑氏是一個管家的好手,可惜沒把閨女教好。李桑氏掏出鑰匙開啟廚櫃上的鎖釦,把米,雞蛋,和切下的一片臘肉都拿給大兒媳婦,用一個小葫蘆瓢裝了兩把花生就轉身回屋和李桂針聊天去了。李桂針一邊剝著殼吃花生一邊對李桑氏說:娘,我這次帶小霞回來要多住幾天。李桑氏問:閨女,這不年不節的你怎麼想起帶著小霞回來住了?告訴娘,是不是有啥事啊?李桂針撅著嘴氣哼哼的說:娘!你是不知道西門虎這次有多過份?李桑氏急忙問:咋啦?閨女,姑爺那人不是挺好的嘛?再說姑爺對你也是挺好的呀!你是不是又耍小脾氣了?李桂針說:他不知道抽啥風,這幾天非要逼著小霞學做家務,還埋怨我把家裡的錢都為小霞花了,害得小民和小偉說不上媳婦。更過分的還說以後要讓小月那個丫頭當家。李桑氏耐心勸解閨女說:小針啊,姑爺說得也沒錯,小霞已經是大姑娘了,姑爺讓她學著做家務也是為了她好,女人哪有不會做家務的,你原來不也做家務嗎?李桂針說:娘,正因為我做過家務,我才不願意讓小霞做家務。如果小霞做家務,很快就會把手都弄粗糙啦,我這十多年不白嬌養她啦。李桑氏沉下臉說:你呀,也是太任性,我早就說過你,小月和小霞都是你自已生的孩子,你嬌養小霞也不能對小月太苛刻。李桂針說:娘,你看看小月長的那樣,再看看小霞有多漂亮,咋能一樣呢。李桑氏說:閨女呀,聽媽一句勸,別太過分,要不將來你會後悔的。小霞,你爹做的對,你是該跟你姐姐學學做家務了。學會了做家務沒有虧吃,將來嫁的好可以不做,但是不能啥也不會呀。西門小霞低著頭吃著花生,好像沒聽到一樣。連一個表情都沒給李桑氏。李桑氏心中對這個外甥女突生不喜。
李桂針沒有注意到老孃臉上的神色變幻還一邊吃著花生一邊不高興的說:娘,你怎麼也這樣說。這些年,我不做家務不也挺好的?李桑氏說:你既然覺得挺好的怎麼還和姑爺鬧彆扭回孃家來住?你覺得挺好的怎麼不對小月好點,你能舒舒服服的不做家務是因為小月能幹,把家務活兒全做了。李桂針說:還不是因為西門虎要讓小月管家?我把家裡的四百多個銅板都拿走了,我看看她怎麼管家?李桑氏看著這娘兩個真是生氣了,她沉著臉說:你真是糊塗啊!都怪我把你慣壞了。姑爺能容你這樣的,你還鬧騰。小民和小偉都到了說親的年齡,你連半兩銀子都沒攢下,哪裡來的臉還和姑爺鬧騰?吃完午飯歇一歇就帶著小霞回去,和姑爺說說軟話,別瞎鬧騰了。小月管家也許真的比你強。你就鬧個省心也挺好的。有小月那樣能幹的孩子是你的的福氣,多聽聽姑爺的,好好享你的福,別瞎鬧騰了。一會兒別在你哥,嫂子們面前說你做的這些蠢事兒。這時,院子裡熱鬧起來,李桑氏的三個孫子,四個孫女和她的二兒媳婦,三兒媳婦拎著籃子的,揹著揹簍的,扛著鐵鍬的,握著小鋤頭的……呼啦啦的走進院子裡。老李家的院子裡立馬熱鬧起來。李桑氏的三個兒子每家都為她生了一個孫子。老大因為又矮又醜的結婚了比較晚,李桑氏的三個孫子同歲,今年都是十七歲,四個孫女,最大的十五,最小的十三。可能是體會到自已嬌慣著養大的閨女成年後讓自已有多不省心。李桑氏對幾個孫子,孫女都一視同仁。這也是讓三個兒媳婦都服從她指揮的原因。二媳婦和三媳婦進屋就聽到大媳婦說小姑子帶著她那個懶閨女又來了,誰也不願意進屋撘理她。都蹲在井臺邊清洗撿回來的海貨。二媳婦家就在海邊的漁村,趕海有經驗。在她的帶領下,收穫不小。李桑氏出來看到筐子裡洗出來的海貨高興的笑的見牙不見眼,半揹簍的大螃蟹,一籃子皮皮蝦,十來條大小不一的帶魚,還有兩條偏口魚,幾個小平魚,還有半籃子八爪魚,一籃子蟶子,半揹簍花蛤餎。李桑氏高興的說:把這幾隻螃蟹和皮皮蝦蒸上,將這些魚都醃上,八爪魚多放點鹽煮了曬成幹,蟶子和花蛤餎嗆熟了也曬乾兒。今天做個海鮮湯,每人啃上一隻大螃蟹,再讓大人孩子都喝上一碗海鮮湯。桂針娘倆真有口福,今天你們趕海收穫真多。孩子們都餓了吧,洗乾淨手,奶奶給你們抓花生吃,每人都有,一人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