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小月拎著一小捆荷葉跟著兩個哥哥腳步匆匆的走出了家門,西門小偉看到西門小月手裡拎著的荷葉不解的問:小月,你拿這些破葉子幹嘛?西門小月笑著說:萬一有人想多買咱家的熟雞蛋,又沒帶傢什裝就用荷葉包著給人家。咱家可沒錢買油紙包東西用。西門小民笑著誇讚自已的妹妹說:咱們家的小月真聰明。西門小月家的房子建在西門村的西邊,靠近西門山腳下,上山近,但是要去鎮上趕集必須從村西頭出發穿過村子到東頭才走上出村的小路。村子不大,西門小月和兩個哥哥出來的早並沒有遇到太多的村民,只有幾個特別勤快的扛著鐵鍬去稻天田裡放水。西門小月跟著兩個哥哥出了村子之後很是好奇,感覺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就連呼吸都暢快了許多。自小生長在這個偏僻的小山村,西門小月除了和家裡人一起去過鄰村的外婆家,幾乎從小到大的這十幾年裡都沒有走出過村子方圓五里之外。出村的是一條筆直的土路,這條出村的土路已經有些年頭了,坑坑窪窪的不太平整,這條土路的寬度只能透過一輛牛車。好在走出三里多遠就拐上了通往鎮子上的大路。大路的寬度能讓兩輛牛車並駕齊驅。西門小民說:小月,你是第一次去鎮上,鎮上人多,要跟緊我和你二哥啊,用心記著點兒路。西門小月說:大哥,我記著咧,大哥,咱出村的路那麼窄,如果有兩輛牛車對上可咋辦啊?西門小民說:小月你還別說!有一回,我還真看到兩輛牛車對上,有一輛要進西門村的牛車又被趕著退回了官道,等另一輛上了官道大路上後才又回了村。不過,這種情況很少,咱們村就村東頭二太爺爺家有牛車。西門小月說:這條大路為啥修的這麼好?和這條大道一比較,咱出村的路又窄又不平坦。西門小民說:那肯定沒法比啊,聽村裡的老人說,這條大路是官府組織修得官道,直通海邊,站在咱們採黃西菜的那裡往南邊望,就能看到官府修的碼頭,那裡是官府停放官船的地方,聽說那裡有官府開辦的鹽場。不過那裡長年有大量的官兵把守,是不允許老百姓靠近的。咱村子裡這條出村的路是老村長年輕的時候帶著全村的勞力用鐵鍬挖出來的,哪能和官道比。這條官道可是真金白銀鋪成的。有老人說曾經看到過官府組織運鹽,好多士兵穿著鎧甲舉著長槍,誰都不敢靠近。不過後來都是官府的大船走水路運鹽。很少再在官道上看到壯觀的運鹽場景啦。西門小偉咧嘴笑著說:小月,咱們住的村子雖然偏僻,但是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缺鹽,聽外邊的賣貨郎說,有好多地方的鹽可貴呢,甚至有的地方花錢也買不到。你想想,如果沒有鹽,那咋吃的下飯啊。兄妹三人一路說說笑笑著,大概不到一個來時辰就看到了鎮子的門樓,上面一塊兒黑漆木板上西海鎮三個紅色的大字格外顯眼。和鄉土氣息撲面而來而來的鎮子相比,這個鎮子的門樓突顯的高,大,上,西門小偉指著門樓上的三個紅色的大字說:小月,上面那三個字念西海鎮,記住了了嗎?西門小月認真的點頭說:謝謝二哥,我記住咧,西海鎮。咱們家住在西海鎮的西門山腳下的西門村。西門小民說:沒錯!小偉,小月,快走吧,前面就是集市啦。已經有好多人啦,我們快點兒去佔地兒。
西門小民兄妹三人剛進鎮子就望見不遠處的路邊有一個西門村那麼大的空地,裡面人頭攢動,有在地上蹲著賣東西的,有來回溜達著閒逛的,有面紅耳赤的講價買東西的……有的穿著破爛麻布衣,也有的穿著細棉長衫,還有少數穿絲綢華服的……再看看大家售賣的東西真是五花八門,有賣種子的,有賣山貨的,有賣豬肉的,有賣魚的,有賣雞鴨鵝的,有賣鞋子的……西門小民說:咱們還是來晚了,好的地方都被人佔了去。西門小月和兩個哥哥走到集市入口處說:大哥,二哥,咱們的東西不會站太大的地方,咱就在入口那兒就行,不用再往裡面走了。直見在入口處有兩個把門的衙役,還有一個小桌子放在一旁,桌子後面的椅子上坐著一個長衫青年在賬冊上登記著,進市場賣東西的都要交上兩個銅板的市場管理費。進市場買東西的不用交錢。這個事兒西門虎夫婦是知道的。西門小月從拴在腰帶上的布包裡摸出兩個銅板遞過去,還開口問了那個衙役:官差大哥,我們就在進門這兒賣青菜和雞蛋行嗎?衙役看著這個穿的破破爛爛,長的非常瘦弱的小姑娘,並沒有因此輕視她,衙役朝著西門小月點頭說:行,自由選擇攤位,別佔道,別打架就行。西門小月笑眯眯的說:謝謝官差大哥!大哥,二哥,走咧!兄妹三人進門就取下揹簍。西門小偉對西門小民說:大哥,小月第一次來鎮上趕集賣貨咋比咱倆這長來的還能耐呀。西門小民說:今天有小月和咱們一起,咱帶來的東肯定賣的快!西門小月笑著說:大哥,二哥,咱不用費事兒往外擺,就在揹簍裡放著顯乾淨。她一邊說一邊把竹籃上的抹布揭開大聲吆喝起來:五香味兒的熟雞蛋咧!快來買啊!好吃的熟雞蛋啊,快來買啊。省火省事兒買來就能吃啊。西門小民和西門小偉對視一眼,大腦都被西門小月的操作開了殼,大聲喊起來:好吃的煮雞蛋,新鮮的小青菜,快來買咧!……一個衙役聽到兄妹三人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後肚子咕嚕咕嚕的就感覺格外餓了。想起今天起早就跑過來執勤還沒來的及吃飯。聽到邊上有熟雞蛋賣就狠狠的吞了一陣口水,忍不住問:小丫頭,你這個熟雞蛋怎麼賣?西門小月已經十五歲了,只是個子小點,聽到衙役喊自已小丫頭,她也沒計較,從竹籃子裡拿起一個熟雞蛋遞到衙役手裡,笑的甜甜的說:官差大哥,熟雞蛋三個銅板兩個,可好吃了,送您一個嚐嚐。衙役接過雞蛋扒掉蛋殼咬了一口驚喜的說:小丫頭,這個雞蛋煮的味道真不錯。他一邊說一邊掏出九個銅板說:小丫頭再給我撿五個,加上我剛才吃的,一共給你九個銅板對吧?西門小月笑著接過九個銅板說:衙役大哥,對的,剛才那個我送你嘗的,我再給你拿六個吧。衙役說:小丫頭真會說話,不過,我們鎮長對我們要求嚴,不允許我們白拿百姓的東西。你就再給我拿五個就好。西門小月說:鎮長大人是清官啊,衙役大哥,您也是好人。我給大哥撿幾個個大的。買雞蛋的衙役看著這個瘦弱的賣熟雞蛋的小女孩兒雖然穿在身上的衣服補丁摞著補丁但是洗的乾乾淨淨。小丫頭說出的話讓人覺得格外舒服。嘴上不由誇讚著:你這個小丫頭真會說話,也很能幹,你煮的雞蛋很好吃,肯定賣的痛快!西門小月一邊用幹荷葉把雞蛋包好遞給衙役一邊笑著說:謝謝衙役大哥照顧我們,吃好了下次您再來買。衙役笑著接過去說:小丫頭,這麼好吃的雞蛋以後我肯定常來吃。
衙役把自已買的熟雞蛋送給了另一個看門的衙役和記賬青年每人一個說:你倆快嚐嚐,這個小丫頭賣的煮雞蛋可好吃呢。三個銅板買兩個這麼好吃的雞蛋不虧。兩人接過雞蛋扒掉皮後一邊嚼著一邊大聲說:好吃,真好吃。隨後掏銅板遞給西門小月說:小丫頭給我再包兩個,拿回去給老孃和孩子嚐嚐。進出集市的人們聞到香味兒又聽到衙役們都誇讚西門小月賣的熟雞蛋好吃。爺都紛紛圍上來買熟雞蛋,兄妹三個從家裡帶來的六十個雞蛋很快就賣完。連帶著小青菜也賣的很快,西門小月的錢袋子慢慢鼓了起來。最後剩了兩捆青菜被西門小月收了兩個銅板賣出去。西門小民高興的說:小月真厲害,第一次趕集賣東西就這麼痛快。西門小偉也開心的說:是啊,小月咱家的六十個雞蛋就比以前多賺了三十個銅板,咱家第一次賣青菜就掙了這麼多。太好了。西門小月趕忙說:二哥,別嚷嚷啦,咱回家再好好數數賺了多少。先跟我去買布。她又壓低聲音說:大哥,二哥,集市上人多眼雜,你倆一左一右在我後面注意別讓人把咱們的銅板順走。西門小民和西門小偉對視一眼,互相點點頭說:好,走!陪妹妹買布去。兄妹三人找到賣布的攤子旁,直接繞過賣綢緞的攤子,在賣粗麻布的攤子旁停下。賣布的大娘並沒有因為西門小月身上的補丁衣服而輕視她。這個年代不過年不過節的,布料生意並不好做。尤其是農家院裡誰家捨得不到年不是節的做新衣服?不過凡來者都是客,禮貌待人是合格的生意人都遵循的原則。賣布大娘笑眯眯的問:小姑娘,要買布做新衣服嗎?西門小月笑著說:嬸子,您這裡最便宜的布料是哪種?我想買塊兒結實耐髒的布料做衣服。賣布的大娘聽到真的來了生意,臉上的笑容更加的真誠。她拿出一塊墨綠色的粗麻布說:小丫頭,這塊兒布三個銅板一尺,這塊布面子寬,你買五尺就能做一身衣服。就是這個顏色你穿有點兒老,旁邊這塊兒紅布多鮮亮,四個銅板一尺,也不貴。西門小民說:小月,要紅色的吧,紅色的好看。大哥的銅板不要了。西門小偉也說:小月,要紅色的吧,二哥的銅板也不要了,都給你買布做好看到衣服。西門小月笑著說:大哥,二哥,我就買這塊兒墨綠色的。幹活兒穿,這個深顏色的布料耐髒。嬸子,你量一量這塊兒墨綠色的布一共剩了多少,算布頭再便宜點,我就把這一整塊布頭都買下了。賣布大娘笑呵呵的拿尺當著幾人的面量了一遍說:還剩九尺多呢,小丫頭,找個手藝好的可以給你裁出兩身來,剩下的邊腳料還能做鞋子,這塊布可結實呢。這樣,多的不算了,你就給我九尺的錢,二十七個銅板拿走!
西門小月笑眯眯的說:嬸子,這塊布雖然是布頭,可是我喜歡,我也不多壓價,二十五個銅板,我買啦。賣布大娘笑著說:拿走!拿走!誰讓嬸子看到你這個小丫頭就喜歡呢?西門小月數了二十五個銅板遞給了賣布大娘,將那塊兒墨綠色的布料接過來裝在墊了幹荷葉的竹籃子裡,看到旁邊一堆小布頭,裡面還有些淺色的細棉布頭,她就就忍不住開口問:嬸子,你這些小布頭怎麼賣?賣布大娘說:那些小布頭也沒啥用,都是誰買的布多就抓上一把送給人家當搭頭。你要是想要就抓上一把。西門小月笑著說:嬸子,你把這一堆都給我行嗎?我給嬸子兩個銅板。賣布大娘聽到小姑娘要用兩個銅板買一堆碎布頭,很是高興,但是還是忍不住說道:小丫頭,這些碎布頭也做不了啥,你就給我一個銅板全拿走吧。這塊兒包布染了色看著有點兒髒也送給你了。賣布大娘幫著西門小月將一堆碎布頭用那塊髒了的包布包起來。西門小月遞上一個銅板連聲說:謝謝嬸子,謝謝嬸子!西門小民和西門小偉都覺得奇怪,妹妹為啥花銅板買一堆碎布頭。雖然心裡有疑問但是都沒問出來。只不過一個銅板,妹妹今天幫著家裡掙了這麼多銅板就是再多花點怎麼了。西門小民將一大包碎布頭塞到自已的揹簍裡。他將揹簍重新裝上笑著說:走吧,小月,你不是說還要買紙嗎?兄妹三人又到了賣紙筆的攤子,西門小月問了各種紙的價格後對賣紙的商販說:大叔,我就是自已在家練字用,您給我拿一刀最便宜的那種吧。西門小月心想:這紙也太貴了,難怪大哥和二哥讀了幾年書家裡就供不起了。就是上學的紙都買不起,還別說書和毛筆,墨條之類的。最便宜的紙也要二十個銅板一刀。單買的話,一張就一個銅板。哪是農家院裡的孩子能用嗎的起的。西門小月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賺多多的錢。賣紙的商販觀察著面前的兄妹三人,沒想到穿的破破爛爛的小丫頭要買一刀紙,心下一喜笑著說:小丫頭,我這裡最便宜的也要二十文一刀,你要是自已在家裡練字的話,我這裡有一刀這樣的好紙,這一刀紙淋過雨水,雖然曬乾了也能寫字,但是沒人願意買了。你願意把這一刀紙都買走到話就給我十個銅板吧。西門小月看到那是原來賣一兩銀子一刀的雪白的紙。淋過雨後的這一刀雖然曬乾了但是有些皺巴巴的帶著黃漬。西門小月毫不猶豫的說:行,大叔,這刀紙我買了,大叔,您能把這幾張包裝紙送我嗎?賣紙商販終於能把那一刀令自已頭疼的紙賣出去了,心情也很好,痛快的大手一揮說:拿走!小丫頭,以後需要紙筆還到大叔這裡來買,大叔肯定給你最便宜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