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華夏之棟樑
讓寫一將功成萬骨枯,你寫無間道 地坤豆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電梯口內。
黃志誠拿起一旁的報紙,以及電話等著電梯上來,就等著矇混過關。
等到迪路走出電梯的時候。
黃志誠佯裝打電話,一臉平靜的說道:
“老婆,觀瀾湖那棟房子很超值,一百八十度玻璃,面對哥爾夫球場,連會籍都不用一百萬。”
一邊說著一邊順勢走進電梯,這時的迪路並沒有注意到黃志誠,還以為只是一個路人而已。
就在黃志誠鬆一口氣的時候,就在電梯門要關住的時候。
突然迪路的手擋住正要關門的電梯。
黃志誠到此已經知道了自已的命數,默默的放下手中的電話。
這次自已已無處可逃。
迪路一臉陰狠的看著黃志誠說道:
“黃警司。”
說完後,所有的人衝向黃志誠,在電梯這個狹小的地方。
黃志誠無路可逃。
在黃志誠的掩護下,陳永仁安全的到了大廈樓下。
順手在樓下攔下一輛計程車。
上了計程車後,陳永仁對著計程車師傅說道:
“到大廈門口。”
在收到迪路的訊息後,陳永仁需要迅速的和他們會合。
現在的時間對於陳永仁十分的緊迫。
若是沒有和迪路們碰面,就算沒有被抓住,那麼自已臥底的身份也必將暴露。
坐在計程車上,陳永仁現在心思一直在黃志誠的身上。
他擔心,他害怕,陳永仁有預感,剛剛是見黃志誠的最後一面。
等到計程車停在了前門的時候,陳永仁正準備進去。
只聽身後傳來砰的一聲,似乎有一個重物掉了下來。
當陳永仁轉過身之後,黃志誠的屍體赫然出現在了陳永仁面前。
黃志誠的屍體就這樣躺在計程車上。
...
觀眾們在看完黃志誠轉後,已經有一些情緒上的波動。
誰也沒有想到,黃志誠在下一刻就這樣死在了自已的面前。
他的形象已經透過劇本,在觀眾們的面前活了過來。
“淚目了家人們。”
“我來說句公道話,黃志誠是一個好人。”
“誰剛步入職場的時候沒犯過錯誤。”
“不能夠因為一個人的前期的錯誤,而去否認他的一生。”
“恭送黃緝查赴死。”
“用自已的犧牲保全了作為臥底的陳永仁,這誰能夠做到呀。”
“一個前輩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是盡力。”
“別這樣說,黃志誠只是睡著了,他還能醒過來的。”
“留給陳永仁的已經足夠多了,希望陳永仁能夠帶著黃志誠的意志好好活下去。”
“只是黃志誠一死,接下來的陳永仁該怎麼辦,接下來的陳永仁只能夠成為一名孤獨的戰士。”
...
陳永仁轉頭看向黃志誠的屍體。
由於是兩人剛分開不久久,此前一直這樣接頭從未出過事。
第一眼是特別迷茫的。
陳永仁這才漸漸地明白過來,並慢慢向黃志誠靠近,但是眼裡還是帶著一絲不明所以。
後來陳永仁的眼神中少了迷茫,多了恐懼的味道,因為他知道,如果死的那個人就是黃志誠,自已將面臨怎麼樣的境遇。
在確定過後,陳永仁滿眼都是難以置信,不敢相信黃志誠竟然真的死在自已面前,而且死的如此突然。
失去黃志誠不僅僅是失去了自已的身份,還失去了僅有的可以說真話的朋友。
黃志誠一直都是陳永仁信仰的支撐。
可就在這一刻,陳永仁失去了方向。
這個曾經被自已吐槽、抱怨、甚至詛咒了無數遍的人。
就在現在說不出話了。
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知道自已身份的人已經死了。
現在的陳永仁頭腦閃過黃建明生前的畫面。
年少時,在決定要當臥底的時候。
黃志誠對著自已說:
“你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樣?”
“今天你生日嘛,二五仔。”
往事種種,浮現腦中,如夢幻泡影一般,一點就破。
...
蘇晨在這一情節上加了一個淒涼的配樂。
插曲《再見,警察》。
在悲涼的音樂中,觀眾們能夠感受到的是,不止愧疚、悲愴、無助與震驚。
而是在一瞬間受到強烈刺激後茫然的空白。
...
評委席上,這些前輩大咖此刻一個個都有些說不出話來。
評委們有很多次想要開口,只是喉嚨裡面感覺到了一絲哽咽。
大部分老師臉上不自覺的掉下了眼淚。
這本劇本具備著別的警匪片不具有的優勢。
以往的警匪片比較注重的是打戲,而缺乏人物們內心的思考,以及更深層面上的宿命感。
在這一刻,黃志誠的死,點燃了他們心中那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
網友們在看到黃志誠的遭遇後,不由得感慨。
前段時間甚至有人想要讓有過前科的藝人復出。
“每逢有吸毒明星復出,就有人問,復出和緝毒警有什麼關係呢?”
“是的,大家都知道毒販喪心病狂,怙惡不悛,不可饒恕!”
“而在這條罪惡的利益鏈上,吸毒者也是一環。”
“特別是一些知名藝人缺乏自律自重,沒有付出公眾人物應有的責任。”
“那些為吸毒而花出去的錢,都變成了毒資買了子彈,打在了緝毒警的身上!”
前者罔顧道德與法律的約束,以身試法,事後又留戀公眾人物的光鮮和簇擁,為求得露臉機會叫屈連天。
後者以肉身維護社會良序和國法尊嚴,活著的時候不能露臉,死後甚至連墓碑上都不能留下姓名,家人也不能去祭拜。
因為喪心病狂的毒販。
會用最殘忍的手段。
報復他和他的家人。
這就是華夏人民緝毒緝查。
一群平均壽命只有41歲的人。
一群比普通人少活至少30年的人。
但是你知道嗎?
即便面臨如此透明的人生結局。
在華夏,每年成為緝毒警的人數還在不斷的增加。
一批又一批的人。
犧牲。
一批又一批的人,前仆後繼地頂上。
如今,距離華夏第一支專業緝毒隊成立,已經過去了42年。
那支初代傳奇隊伍,到了人均60歲年紀。
有人墓碑前長滿青草,有人滿身刀傷彈孔退休。
他們是華夏之棟樑,華夏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