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沒能去到村外看古代的莊稼地,因為,下雨了!下的還挺大的!
臨海的地方,雨水其實挺多的,這幾天也時常會下些雨,但都是晚上下雨白天晴天,現在看外面灰濛濛的天地,今天只能在家待著了!
拿出紅藍花、茜草根和紫草,在古代,這三樣藥材中,紅藍花和茜草除了入藥還可以給布料染色,紫草因為本身色素受外界酸鹼度變化的影響,染色可能會不太穩定,就主要用來入藥。
我想了想,還是把紫草放在一邊,先處理紅藍花和茜草根,這兩樣東西處理起來比較麻煩,要清洗、熬煮、用醋、用到草木灰(好在每天生火,草木灰有的是),反覆的過濾,最後慢慢把液體加熱濃縮,這些流程原來也就是在書本上看過,實踐起來真是繁瑣。
特別是現在手頭各種工具都不趁手。
中途抽空做了些吃的果腹,自已一個人每天吃三頓飯還真是麻煩,這裡物資也匱乏,我打算以後只吃兩頓飯好了!
也不知道到了什麼時辰,兩罐液體都已經熬煮的十分濃稠了,離火晾到不燙手,分別倒到兩個碟子上,等它們慢慢晾乾成粉末。
外面的雨小了,還是不能出去,現在腳上穿的布鞋是翠菱給的,弄溼了就得穿自已來時那雙鞋,要想不吸引村民奇異的目光,那雙鞋還是不穿的好。
歇了一會,閒著也是無聊,和了些面,擀個麵條,炒了肉醬,焯熟些蔬菜做菜碼,準備開吃時,林書盛“踩著飯點兒”在敲院門。
我忙換上沙灘涼鞋,撐著紙傘去開門,說兄弟你是聞著飯味兒來的嗎?!
他呲牙一樂,說,對呀對呀!我就是來蹭飯的!
我接下他手裡拿的東西,回屋又添上一副碗筷。
他說:“哎呀,好久沒吃過麵條了!我這是來的早不如來的巧了!”
還好麵條擀的多點,不然都不夠他吃!
我說我打算以後就吃兩頓飯了,為了省糧食!
他說那倒不必,以你的飯量,一天吃四頓也吃不了多少!不過,宋人平常的習慣還真就是吃兩頓飯:早飯和晚飯,中飯餓的話隨便吃點乾糧墊墊肚子就算了。
“那正好!我就入鄉隨俗了!你知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時間了?”我說。
“大概下午四五點鐘吧!”
我看看烏突突的外邊,說你是怎麼看出時間的?
他說你要待這兩年你也能感覺出來,算是腦子裡的生物鐘吧!
“今天是幾號了?北宋有日曆嗎?”我又問。
“沒有日曆,常先生、里正家有黃曆,今天應該是八月二十九吧,平常人們也不是很在意日期,就大概齊的過!”
“行吧,我回頭記小本子上,心裡有個數。”
“你又給我帶什麼來了?”
“哦,看你擅長做麵食,我把我家裡的蕎麥麵都給你拿來了,反正我做不好也是浪費。還有一件狗皮斗篷,天越來越涼了,一場秋雨一場寒。”
“斗篷給我了你還有穿的嗎?”
“我還有個絲棉的袍子,我耐凍些,宋朝這會兒還沒有棉花,煤炭又很貴,冬天要難過一些,你得做個心理準備。”
我點點頭說:“看來,掙錢的事情還真是挺重要的啊!手頭有錢才能更好的禦寒啊!貨郎快來了吧?”
“估摸就這幾天吧!”
我很快吃完飯,林書盛不急不緩的吃著,看看肉醬和菜碼還剩了,索性迅速的又和了一些蕎麥麵,揪出一小團又擀了點麵條。
林書盛說:“我夠吃了,你不要再做了。”
“知道了,不是給你的,外面雨停了,再做點給常先生送過去。”
“那你別出去了,路泥濘不好走,天色也晚了,我走的時候給他帶過去就是了。”
“行嘞~”
“對了,我家老母雞孵出小雞崽了,你要不要養?”
“要養要養,好養嗎?我從沒養過。”
“那我養大點再給你拿過來吧。”
“感謝感謝!最好再幫我弄兩隻小鵝。”我拱手錶示感謝。
“包我身上了。”他做了個ok的手勢。
送走林書盛,我把裝著蕎麥麵團的面盆放在熱乎灶臺邊,希望明天麵糰能夠發酵。
依然是關好、插好各屋門窗,其實一點都不安全,我感覺隨便來一腳就能踹開,全當心理安慰了!
轉眼來這裡一個多星期了,每天都過的特別充實,我琢磨改天是不是該休息一天?!
現代有雙休日,在這裡不雙休,單休一天也是好的嘛!
挑一個好天氣,帶點乾糧,到海邊坐一天。
那是以前夢寐以求的事啊!
現在倒好,真的住在海邊了,還差一點就是海景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