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姐,這兩天看著小林哥了嗎?”翠菱羞赧的問。
“哦,昨天看著了,你看我這堆亂七八糟的罐子多數是他找來的。”
“那他,今天沒過來呀?”
“沒有,應該在家做什麼活吧!”
“哦...........”
“對了,這個村為什麼叫集賢村啊?”我默默岔開話題。
“這個我知道,原來我們村是叫‘海子村’的,太祖年間,有一年村裡出了三個進士,殿試時太祖說,‘小小漁村能出三個進士,了不得呀!別叫海子村了,應該叫集賢村。’從那以後,村名就改成集賢村了。”
“一下子三個進士!!真是了不起呢!”我感嘆。
“哎!可是村子從那以後就再沒出過那麼有本事的讀書人了!我大哥、二哥、三哥也只是在府衙、縣衙裡做普通的差事,四哥讀書不好就留在家裡做農活了。村裡其他家更是識字的都不多。”
“妹妹,你要這樣想,你爹孃把你們五人養大就很不容易了!三個哥哥怎麼說也是在衙門裡做事啊,說明他們讀書很好,能吃上國家俸祿;你四哥雖然讀書不好,但能留在爹孃身邊替三個哥哥盡孝,也是很棒的。”
翠菱轉轉眼珠:“小葉姐,你這樣說好像也對哈!我三個哥哥總想把爹孃接到縣城裡,可我爹孃在這住一輩子了,不想走,他們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不好了,還好有四哥在身邊!”
吃完中飯,把桌子收拾乾淨,那三罐面霜也凝固好了。
我把三個罐子依次排在桌子上,小姑娘先聞了聞:“白芷,桂花,茉莉花?!”
“對,敢不敢試試?”我笑著問。
“那有什麼不敢!”
我倆嘻笑著各自挑了一點膏體抹在手背上試用,三瓶都塗過後,我們一致認為桂花這瓶塗抹感覺最好,翠菱索性到院裡洗了個臉,直接上臉使用了。
小丫頭對著鏡子照了一會兒,“小葉姐,你好厲害呀!你做的這個,比我嫂子帶回來的那個好用呢!她們給我的擦上油乎乎的,你這個擦臉上不油,但感覺臉都細滑了!”
“好用就行,你把這三罐都帶回家用吧,另兩個可以用來擦手。鄭嬸和你四嫂都可以用。”
“啊?!送給我了嗎?”
“對啊!”
“可這是你辛辛苦苦做出來的,自已都還沒使用!我怎麼好都拿走!還有,這個多少錢?”
“小丫頭,剛還說讓我跟你別客氣,你就跟我客氣上了!我還可以繼續再做啊!”“至於多少錢?我還真沒計算呢!你嫂子給你帶回來的面脂多少錢?”
“我嫂子說要幾百文一罐呢。”
“我一會兒算算啊!反正肯定沒那麼貴。對了,你知道羊奶、蜂蜜這類東西是多少錢不?”
“知道的。”
“那你告訴我,我現在就能算出來!”
我拿出小記事本,把翠菱說的數字一一寫下來,又研究了一會單位換算(北宋1斤=16兩),粗略算了下,4兩的面霜成本大約15文錢(15個銅錢)。
我算的頭昏腦漲,一抬頭,發現翠菱眼睛瞪的老大。
“小妞兒,醒醒!”我捏捏她的臉。
“啊呀!小葉姐,你會寫字!還會算術!”她回過神來,驚訝的說。
“...............其實,我這點本事,在大宋可能連個秀才都比不上!”我汗顏。
“但你是女子呀!你若是生在大宋,一定是城裡大戶人家的小姐!”
這孩子關注點又跑偏了,我得把她拽回來。
“咳、咳,那都不重要,來,咱們看,這一罐是4兩(合200克)面霜,成本是15文錢,你說,我賣100文錢怎麼樣?”
“100文這麼少!我覺得它能值800文!只是,只是,就算是100文,這村裡恐怕也沒人能買得起喲!”
“當然不是賣給村裡人,村裡一共也沒多少女子。我打算過些天,等貨郎過來,讓貨郎帶出去賣。”
“這法子行!這麼好的東西他一定會收!”翠菱狠狠地點頭。
小丫頭又對我的水性筆和記事本研究起來,說這個紙白的像豆腐一樣,還結實,比他們的紙好呢!這個筆寫出的字這麼順滑省力,比毛筆好太多。
這倒提醒我了,拜託她下次來的時候給我帶點筆墨紙硯來,我這筆用不了多久裡面的墨用光就寫不出字了!
她滿口答應。
歇的夠了,我們邊聊天我邊開始備料,翠菱幫我打下手,做些簡單選摘的活。
在我磨好一缽桂花粉後,她學著我的手法幫我繼續磨粉,我就去混合羊奶和油脂,有人幫忙速度快了不少,臨近傍晚時又做好了一斤多的面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