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壺的設計時尚而不失優雅,線條流暢而富有張力,銀色的壺身在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玻璃杯則清澈透明,光澤宛如美玉,上面精心繪製的彩色山水畫更是栩栩如生。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熱水壺,微微傾斜壺身,將裡面剩餘的開水倒出大半進玻璃杯裡,只留下一小部分作為實驗。
隨後,我像托塔天王一樣將壺底穩穩地託在手掌中,向大廳中央走去。
那裡,有一臺八十五英寸的電視掛在牆上,其下方是一張紅木矮桌。
我把熱水壺放在地下,開啟了右邊的木質抽屜。
抽屜裡,整齊地擺放著一些雜物。
我翻找著,很快就找到了一個已經很久未曾使用、電量耗盡的充電寶。
我將充電寶和電熱水壺拿起,準備轉身向自已房間跑去。
不過,就在我即將轉身之際,牆上的時鐘映入眼簾,時針已悄然指向六點。
一個念頭在腦海中閃現——可以把電飯鍋洗好米,帶進空間裡面去試試看,能不能瞬間煮好飯。
想法一出現,我便立即行動。
我把充電寶和電熱水壺放在電視機前的紅木桌上,向廚房跑去。
這時,我爺爺、奶奶、外婆也從我的房間走出。
奶奶看到我跑去廚房,疑惑的問道:“小槐,你餓了麼?”
我轉身回答道:“沒有,只是去拿電飯鍋做實驗煮飯。”
說完,我繼續往廚房跑。
廚房內,我開始了有條不紊的操作。
我首先清洗了電飯鍋,確保其潔淨無垢。
接著,我取出了適量的米飯,開始細緻地搓洗,以去除其中的雜質和多餘的澱粉。
整個過程,我手法嫻熟,一氣呵成。
我抱著電飯鍋從廚房走出,正好外婆,從外面走了進來。
她慈祥地望著我,輕聲問道:“槐兒,要不要外婆幫忙。”
我笑著搖了搖頭,回應道:“外婆,我自已能行。”
接著,我繞過外婆,前往電視機。
剛踏出廚房,爺爺的聲音在我房間的方向響起:“乖孫,我已經幫你把熱水壺和充電寶放進你房間了。”
聽聞,我直接向房間走去,對從我房間出來的爺爺,說道:“謝謝爺爺。”
爺爺經過我身邊,摸了摸我腦袋,說道:“電飯鍋拿到鏡子裡,就不用拿出來了。我去雜物間將中獎抽到的電飯鍋拿出來,一會兒用它煮飯就好。”
我側頭對爺爺,回道:“爺爺,不用。我就拿電飯鍋進去做做實驗就出來。”
爺爺放下摸我腦袋的手:“這樣啊。我知道了。”
——
房間內,我把充電寶放地上用腳踩在上面,左手環抱電飯鍋,右手拖著電水壺壺底,輕吹劉海來到了鏡內。
我被傳送到鏡內離開的位置,電飯鍋和熱水壺都被帶了進來,唯獨充電寶沒有。
這個,我暫且理解為,不是被我手上拿著,或觸控、觸碰的物品是無法傳送進來的。
我將電飯鍋和熱水壺拿到擺放了雪糕、冰淇淋、餃子、水果的地上放下,把電飯鍋和熱水壺的開關開啟,發現確實與我預料的一樣,不需要插電就能正常工作。
熱水壺的開關被我按下的瞬間,立刻響起了咕嘟咕嘟的聲音。
不到片刻,熱水壺便冒出了騰騰的熱氣,然後自動關閉了開關。
這一幕讓我興奮不已,我迫不及待地又按下了電飯鍋的煮飯按鈕。
沒過多久,電飯鍋便跳到了保溫模式。
我開啟鍋蓋,新鮮米飯的味道撲面而來,讓人垂涎欲滴。
我的猜想驗證成功後,立刻用手觸碰電飯鍋和熱水壺不燙的底座,將它們帶出鏡子內的空間。
我把熱水壺留下房間地板,拿著電飯鍋走出房間,向廚房走去。
途中,我遇到了正在忙碌的爺爺、奶奶和外婆。
爺爺正細心整理餐桌,奶奶從冰箱中取出新鮮青菜準備清洗,外婆則手持菜盆,準備與奶奶一同摘菜。
我對他們興奮的說道:“爺爺、奶奶、外婆,你們不用煮飯了,我已經在鏡子裡的空間把飯煮好了!”
他們聽了我的話,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我開心地走進廚房,將電飯鍋穩穩地放在木桌上。
爺爺、奶奶、外婆也放下手中的活與東西,緊隨我的腳步進入了廚房。
爺爺來到我身邊,好奇地開啟電飯鍋的蓋子。
他看到裡面潔白如玉的米飯時,不可置信地問道:“這真的是在鏡子裡的空間煮好的?”
我點了點頭:“嗯,是在裡面煮好的。而且,是我一按下煮飯按鈕,電飯鍋就‘叮’的一聲跳到了保溫模式,把飯煮好的。”
奶奶將一旁地飯勺拿起,輕輕翻騰著電飯鍋裡的米飯,一股熱氣隨之升騰,夾帶著陣陣濃郁的米香,瀰漫在整個廚房。
接著,她轉過頭來,臉上滿是疑惑地問我:“可是,在那個空間裡,不是沒有插頭嗎?這電飯鍋是怎麼工作的呢?”
我接過奶奶手中的飯勺,繼續翻騰著米飯:“是的,空間裡確實沒有插頭。不過,電器在裡面可以不插電就能正常使用。我剛剛就是為了驗證這個猜想,才特意把電飯鍋和熱水壺帶進去的。”
奶奶聽後,臉上露出了驚歎的表情,感慨道:“那個地方,還真是神奇。”
就在我舀起一小勺米飯,準備嚐嚐這鏡子空間裡煮出來的米飯,味道是不是跟外面煮的一樣時,被外婆伸出手攔住了。
她關切地對我說道:“空間裡面煮的東西還是不要吃吧,我們也不清楚那裡是怎麼供電煮好飯的,萬一有什麼有害物質就不好了。”
爺爺和奶奶聽到外婆的提醒,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我安慰他們說道:“不會的啦,這種應該就跟平常煮的米飯一樣,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爺爺從我手中拿過勺子,表情嚴肅道:“俗話說得好,小心駛得萬年船。不能因為一時的好奇,而冒險嘗試未知的東西。”
我將爺爺手中飯勺拿回:“爺爺,話雖如此,但李時珍還嘗百草呢。”
奶奶輕拍我腦袋,又將我的飯勺拿走:“你能跟李時珍比麼。他可是醫學大家,不僅有藥理知識,而且,嘗試百草更是為了治病救人。而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