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起哥哥入獄全網都在心疼的刑事案件,也是電影野孩子的原型故事。
哥哥從小被父母拋棄,沒有文化,沒有技術,他一邊流浪一邊行竊,靠著撿垃圾和偷竊維持生計。
直到遇上一個同樣被父母拋棄的8歲小男孩,他才停止了迷茫,不知走向何方的腳步。
但是這一停,他卻被抓了,因為他是警方追蹤多年的一個盜竊犯。
讓人唏噓落淚的是,年僅21歲的他穿過最好的衣服竟然是囚服,睡過最好的床是監獄的鐵床,住過最好的房子是監獄的牢房。
他受盡了社會的冷漠,卻把溫暖全部給了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弟弟。
他的一句“長大了別學我”讓無數網友溼了眼眶。
誰能想到,一起簡單的盜竊案例,除了罪與法外,還有一個溫暖的家。
時間,2017年12月,地點,陝西省渭南市。
最近一段時間,渭南警方接到了多起入室盜竊的報案。經過調查,警方將嫌疑人的落腳點鎖定在了郊外的一片荒地裡。
透過對荒地展開地毯式的搜尋,民警在兩堵殘牆的縫隙裡發現了電腦、手機以及4箱牛奶等贓物。
而在凌晨時分,民警周曉在荒地巡邏時,正好發現一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流浪漢在取贓物,於是當場將其抓獲。
經查,此人名叫馬亮,被抓時21歲。讓人意外的是,平時幫他銷贓的人竟然是他年僅8歲的弟弟軒軒。
看著軒軒單薄的衣著和被凍得發紫的小手小臉,民警久久不能釋懷,因為他們無法想象,幾處斷牆圍成並且無法遮風避雨的荒地就是兩兄弟的家。
在這寒冷的冬季裡,兄弟倆就睡在一塊破木板上,而破爛的棉被和枯枝亂葉則是他們唯一的取暖工具。
讓人不解的是,兩人雖然以兄弟相稱,但事實上並沒有血緣關係。
8歲的軒軒也並不是小流浪漢,他的家就在附近村子的一個廢品收購站裡,家裡還有爺爺和奶奶以及一個妹妹。
那麼在過去的一年裡,軒軒既然有家,又為何會跟一個陌生人結伴在荒野靠盜竊為生呢?
原來,軒軒的父母並沒有領證,在軒軒一歲半的時候,兩人就分手了。
之後爸爸把他扔給了爺爺後就外出打工,好幾年都沒有回來過一次,也沒有給過軒軒一分錢撫養費。
而媽媽更狠心,直接就沒有了音信,永遠拋棄了軒軒。也就是說,軒軒是由拾荒的爺爺和殘疾的奶奶帶大的。
正常來說,8歲的孩子應該享受著健康快樂的校園生活,可軒軒卻從未上過一天學。
對於這一點,我們無法責怪爺爺,因為除了軒軒以外,家裡還有一個小女孩,那是爺爺另一個兒子扔給他的。
而僅憑著拾荒的爺爺和殘疾的奶奶,只能勉強不讓兩個孩子餓肚子,根本沒有能力讓軒軒走進校園。更沒有時間管教的。
與大多留守兒童一樣,軒軒每次接到爸爸的電話都會非常興奮,每次都會焦急的問爸爸什麼時候回家。
雖然爸爸每次都會說十幾天後,但是好多好多個十幾天過去了,軒軒每次等到的卻總是失望。
而在等待爸爸回來的時候,軒軒每天都會在村中閒逛,希望能夠看見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結果爸爸沒看見,卻在無意中認識了到處流浪的馬亮。
認識他之後,軒軒經常跟著他到處玩耍,久而久之連晚上也很少回家住了。
軒軒的爺爺雖然知道此事,但是看到孫子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回家,並沒有發生危險,也就沒有去擔心軒軒了。
當知道馬亮被抓住後,爺爺認為肯定是馬亮看見軒軒是個小孩,就用一些好吃的哄騙軒軒,讓他幫忙銷贓。
但是民警周曉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背後肯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因為他曾經問過軒軒冬天睡在荒地裡冷不冷,沒想到孩子卻說有兩層被子,不冷。
隨後更是告訴他,他和哥哥經常一起快樂的玩耍,一起去撿垃圾桶裡的好東西,並且哥哥每天晚上都會給他講故事,或者帶他數天上的星星。
雖然哥哥經常早出晚歸,但是每次回家總會帶回他最愛吃的酸奶和薯片,並且還逼著他喝那些藏在牆縫裡的幾箱牛奶,因為哥哥說只有喝牛奶才能長高變強壯,才能不像他一樣被人欺負。
在周曉看來,或許讓軒軒感覺不到寒冷的不是被子,而是有馬亮這個哥哥的陪伴。
因為馬亮給軒軒的都是他不曾擁有的,他不想軒軒過著沒有人疼愛的生活。
原來,成為流浪漢的馬亮並不是沒有家,他的家在陝西神木縣欄杆堡鎮,家裡還有爸爸和姐姐。
雖然家庭條件不好,但也沒有窮到需要乞討或者盜竊的地步,那麼他為什麼要離家出走,到處流浪,成為了一個盜竊者呢?
據其姐姐反映,在馬亮5歲那年,他的母親便狠心拋下了姐弟二人離家出走。
而父親在母親離開後也去了外地打工,這就導致明明有父母的姐弟倆成了孤兒,只能被寄養在親戚家。
多年以後,不甘寄人籬下的馬亮為了找到媽媽開始瘋狂的逃學,好不容易在城裡找到了媽媽打工的地方,並和媽媽生活了一段時間。
但是好景不長,媽媽卻跟馬亮說自已要結婚,讓他回家。
從此,再一次被母親拋棄的馬亮開始頻繁的離家出走,有時十幾天,有十幾個月,隨著次數增多,家裡人也就再也沒有理會過的。
而沒有親人關心的馬亮在神木縣一帶過起了流浪生活,甚至在2012年冬天還因為盜竊上過報紙。
據當年辦案的民警說,他們在一間廢棄的民房抓到馬亮時,都不敢相信,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竟然在零下20幾度的天氣下穿著一件破舊的單衣。
讓人沒想到的是,雖然馬亮事後因為未成年被父親接回了家。但是,面對家人的冷漠,他卻選擇了再次離家出走,而這一次他離開了家鄉,好幾年都杳無音訊。
據馬亮交代,在來到渭南之前,他曾輾轉流浪過許多地方,每次在流浪地附近進行偷盜後,就會漫無目的的前往下一個地方,從來不會在一個地方待很長的時間。
而之所以會在渭南停留了一年多,是因為他遇到了弟弟軒軒。
雖然兩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是馬亮深知被父母拋棄的孩子是怎樣的悲慘,除了飢寒交迫和風餐露宿外,更多的是任人欺凌和驅趕。
於是他停下了繼續流浪的腳步,開始與軒軒相依為命,一起打造了屬於他們的家,時刻溫暖著軒軒缺愛的童年。
在馬亮的童年裡,從來沒有人給他講故事,也沒有人給他喝牛奶,沒有人關心,更沒有人愛,於是他想盡一切的辦法讓弟弟擁有。
他給弟弟講故事,給弟弟買愛吃的零食,為了讓弟弟能夠健康成長,逼著弟弟喝牛奶。
甚至捨不得給自已買一件像樣的衣服,把偷來的錢全部用在了弟弟身上。
哪怕明知在一個地方待久了不安全,他都捨不得離開。
因為每次要走的時候,軒軒都會邊哭邊跑著去找他,這讓他想起當年媽媽頭也不回拋下自已的場景,那種被拋棄的感覺至今他都難以忘記。
為了在這個冰冷的世界裡苟活,馬亮只能選擇拾荒和盜竊。
雖然軒軒有時會幫他銷贓,但是他堅決不允許也不會教軒軒偷東西,並且還經常跟軒軒說長大了別學他。
因為他在流浪的那幾年遭遇過很多壞人,受盡了欺凌和驅趕,知道壞人有多麼可恨。
而在外人眼中,小偷也是一個壞人,馬亮不希望弟弟變成像他一樣的壞人。
2018年,馬亮因盜竊罪被判處了4年6個月有期徒刑,年幼的軒軒不懂得入獄是什麼意思,只知道自已很可能再也見不到哥哥。
他經常一個人跑到和哥哥在一起住過的那片荒地,一個人在破敗的牆頭上行走,回憶著和哥哥在一起那段苦中作樂的快樂時光。
在警方的幫助下,軒軒重新回到了爺爺奶奶身邊,並且父親也承諾會盡快回來看他。
而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他終於第一次踏進了校園,開始有了同齡的夥伴。
不過軒軒仍舊想念哥哥,想念那個把他當做寶貝的哥哥。
所以有時候他哭著去找民警周曉,希望他能夠帶自已見哥哥。
對此,周曉也只能無奈的告訴他,哥哥犯了錯,要接受改造,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見到的。
後來,央視一個節目組得知了馬亮和軒軒的故事,他們為兩人安排了一次見面的機會。
然而當馬亮得知弟弟在監獄外面的時候,他卻雙手掩面,失聲痛哭,然後咬緊牙關跟民警周曉說:我不想見軒軒,希望他能夠忘記我!
雖然不知道哥哥和弟弟最後有沒有見面,但是不管結果如何,無數人都曾經深深的被他們的故事打動過。
不知道多年以後,軒軒是否還會記得哥哥,是否還記得兩人那個曾經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