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屍蠟嗎?你知道屍蠟如何幫法醫破案嗎?烏江河畔驚現高度腐敗屍體,他被鐵絲纏繞,綁上巨石,沉屍水底,不僅面目全非,甚至性別難辨,無案發現場,無死者身份,無破案線索。你以為這是一起完美犯罪?不不不看法醫如何透過技術手段讓屍體開口說話,不僅成功確定被害人身份,更是識骨尋蹤,鎖定真兇。

“我們發現他的廂房掛了很多辟邪的東西,而且對聯都是辟邪的。”

時間,2014年4月10日,地點,貴州省思南縣。

這天,當地警方接到報案,在烏江下游河段發現一具屍體,偵查員火速趕往現場。

“我們離屍體還有100多米遠的時候,就能聞到一股極臭的屍體腐爛的味道。”

死者被編織袋包裹,上方混有鐵絲,同時還拴著一塊水泥磚。很顯然,這是一起性質極其惡劣的兇殺案,屍體已經高度腐敗,面目全非。甚至無法分辨性別,在他兜內找到一個被泡水的手機,資料能不能恢復還是未知數,除此之外並沒有任何線索。

此處是烏江之流,附近住滿了居民,他們會不會提供一些有用資訊呢?

然而,走訪過後,大家都沒發現有什麼異常情況,該從哪裡尋找突破口呢?答案只有一個,讓屍體開口說話。

像這種案件,可以將其輸入到全國失蹤人員系統中進行查詢,但有一個前提,要充分掌握死者的資訊,那麼法醫就成了破案的關鍵。

首先,根據身體形態以及穿著判斷,這是一名男子,全身出現大量屍蠟(由於屍體長時間停留在水中或者不透風的潮溼環境裡,大概3個月以上,表面就會呈現白色蠟狀物質)。

“這個屍體,胸腹部跟雙側大腿都形成了屍蠟,從理論上來講,這個屍體的死亡時間應該超過7個月以上。”

不過屍蠟的形成與氣候條件有很大的關係。思南縣位於貴州省東北部,並處於烏江中下游,春夏較長,秋冬較短,全年整體氣溫偏高,屍臘形成要比其他地方短一些。因此法醫判斷被害人死亡時間在6個月左右。

與此同時,現場偵查的民警在附近並沒有找到類似的空心磚以及編織袋,在結合周圍居民沒有聽說有撕打等異常情況,說明此處只是拋屍地,並非第一案發現場。

隨後在整個思南縣尋找失蹤6個月左右的男子。由於範圍過於廣泛,工作量依舊龐大,法醫必須在屍體上尋找更多痕跡。

“死者的年齡是一個關鍵性因素,我們可以檢查骨骼的生長情況,牙齒的磨損程度來分析出死者的一個年齡段。”

人的顱骨是由23塊大小不同的骨頭組成。其中顱骨上面兩頂骨之間的縫隙為矢狀縫,下方是人字縫,矢狀縫是從22歲開始癒合,35歲完全癒合,人字縫是26歲開始癒合,47歲完全癒合。而本案被害人矢狀縫完全癒合,人自縫部分癒合,說明他在35歲到47歲之間。

“他的矢狀縫已經完全癒合,那麼說明他已經有35歲以上,人字縫有已經部分癒合,說明他沒有達到47歲。”

但是這個範圍還是比較寬泛。法醫在對被害人的牙齒進行細緻觀察,發現第三磨牙已經長出,並有一定磨損,判斷年齡應該是在40歲左右,結合死者的這個穿著情況,綜合分析,這個死者的年齡應該在40歲左右。

下一步就是確定他的身高,人在30歲以後每年約降低0.6mm。據資料統計,我國男性40~60歲平均身高下降2.3cm,測量股骨長41.2cm,法醫透過計演算法測判,這名男子身高在161.5cm左右,隨後將身高、體重、年齡輸入到資訊庫中,果然有所發現。

在思南縣坪楓村,一名叫趙青的男子符合條件,進一步透過家屬DNA比對,確定死者就是他

“和我們推斷的一樣,無名屍體就是坪楓村失蹤的趙青。”

據悉,趙青是一名包工頭,去年年初在村裡承包了一個修路的工程,然而即將完工時,他卻突然失蹤了。雖然家人及時報警,可一直沒有趙青的下落,誰都沒想到他早已被人殺害。

這時問題出現了,去哪裡尋找兇手呢?偵查員一方面對趙青的社會關係展開調查,另一方面法醫繼續尋找蛛絲馬跡。

如果能確定死因,就能透過致傷工具以及致死方式找到兇手的部分身份特徵,從而順藤摸瓜將其抓獲。

勘查發現,被害人四肢沒有明顯的抵抗傷,頭顱左側凹陷有明顯創口。他應該在沒有防備時被鈍器打擊頭部,那麼死者和嫌疑人應該十分熟悉。

不多久,技術部門傳來好訊息,從現場找到的那部手機資料恢復了,發現趙青在失蹤的那一個月裡,與一個尾號為4566的手機號頻繁聯絡。經查,機主也是坪楓村人,名叫李茜,此人曾在趙青的施工隊裡做臨時工。

民警立刻找到她,可李茜的說法卻讓辦案人員陷入另一個疑惑中。據她講述,案發當天晚上幹完活和包工頭趙青一起返回,可走著走著,突然自已就昏迷了過去,對方就失蹤了。

“凌晨一點多收工的時候回來,不知道為什麼頭就受傷了,人就昏迷過去了,然後趙青就失蹤了。”

對於這番說辭,你相信嗎?沒錯,民警也不相信。隨後來到醫院,調出了李茜的住院記錄,看來她確實受傷了。那問題來了,當晚是誰襲擊了李茜?趙青失蹤後,她又為什麼沒有報案呢?

李茜卻說兩人只是普通朋友,對方失蹤。自已有什麼關係?可外圍走訪的民警卻得知李茜是趙青的情人,那她為何要撒謊呢?這背後到底有一個怎樣的真相?

除此之外,偵查員發現李茜還與其他男人保持著不正當關係。

“我們在調查過程中呢,發現呢?這個女的又和另外的一個男的保持曖昧關係。”

那會不會是其他的情人看到李茜與趙青在凌晨時分走在一起,從而展開報復呢?

經過大範圍排查討論,警方認為李茜的另一名情人楊志有重大作案嫌疑,隨即來到他家瞭解情況。然而眼前一幕把大家嚇了一跳。

“我們發現他的廂房掛了很多辟邪的東西,而且對聯都是辟邪的。”

如此反常的行為只說明一件事,他心裡有鬼。當偵查員詢問為何家裡貼這麼多奇奇怪怪的東西時,他表現得異常慌張,就差把我是兇手寫在臉上了,很顯然,此人十有八九就是兇手。

勘察發現,楊志家距離拋屍地點有10公里,那麼他一定要藉助交通工具。整個村共有8輛大貨車,4輛小三輪車,其中8輛大車都沒去過案發現場,而嫌疑人的兒子恰巧有一輛三輪車。同時,經過對鄰里鄰舍詢問,嫌疑人兒子深夜來過拋屍地點,警方迅速將其抓獲歸案。

面對詢問,他很快承認幫忙拋屍的犯罪事實,然而楊志卻依舊三緘其口,拒不認罪。

為掌握更多證據,法醫等技術人員對楊志家進行全面勘查。

“如果廂房是作案的第一現場的話,那你肯定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

然而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案件已經過去半年多,並且在兩個月前,楊志家裡曾辦過喜事,對房屋上上下下都進行過清洗,那是否還能找到線索呢?

技術人員拿出藍光試劑,只要有血跡,哪怕經過清洗也能被檢測出來,如果這裡是至作案現場,即便是清洗過了,用藍光試劑噴射,它就會有反應。

果然,噴灑過後,出現點點熒光,將其提取後與趙青DNA進行比對,確定為同一個人。在鐵證面前,楊志承認殺害趙青的犯罪事實。

那問題來了,他的作案動機究竟是什麼呢?

楊志供述,案發當天晚上一直在尋找李茜,希望能發生點什麼,結果怎麼都聯絡不上。而到了凌晨時分,看到對方和趙青一起返回,他頓時怒從心中起,於是抄起一塊大石頭,本想砸趙青,卻不小心砸到李茜,對方當場昏迷。

趙青追著楊志到了家,並說了一些威脅的話。

“包工頭說了一句話,激怒了他嘛,那這個人(李茜)肯定是要死的,到時候我肯定要告你,這個時候嫌疑人非常氣憤。”

害怕事情敗露的楊志用木棍將其打死,又將其裝進編織袋中捆綁起來。做完這一切後,楊志越想越害怕,突然眼珠一轉,計從心中起,如果讓兒子去拋屍,自已不僅不害怕,反而減少暴露的風險,可謂是一箭雙鵰。隨後叫來兒子騎三輪車將屍體拋在烏江河中。

至此,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