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開封,秋風一起,天便轉涼了,幾日前還要扯著團扇扇風的令姐兒,今日已穿上了披風,泡上熱熱茶,正在和郭槐說小話兒呢。
“要說這立德妃娘娘為後的事,景德四年就議過,前朝那些宰執大臣不是說德妃娘娘無子,就說她出身不好。這好些年過去了,德妃娘娘的爺爺都被追封了,父親更是被追封為國公,還是堵不住他們的嘴。現在六哥兒已經二歲了,又養在德妃娘娘名下,按說這母以子貴,總能名正言順當皇后了吧,唉!”
郭槐喝著茶,思忖了下說:“前朝那些王八羔子,還不是看官家好性兒,借立後的事兒,轄制官家呢,要是官家依了他們的性兒,立個高門貴女為後,這往後官家還不是被他們牽著鼻子走。要我說,官家就是太溫厚了,想想漢武帝,立個歌伎為後,前朝一個敢放屁的大臣都沒有。”
多年身處宮闈,令姐兒也算是看明白了,這立德妃娘娘為後的事,官家趙恆並不是拿不了主意,或者官家有自已的打算吧。
“嗨,郭槐,你離我近點兒。”令姐兒壓低了聲兒,小聲說:“我聽說官家前日請王相在宮中吃飯了,走的時候說是賞點小玩意兒,嘻嘻,那些小玩意裡可裝的是無價之寶喲,且值不少銀子的。”
郭槐聽到便笑了,說:“翻篇史書,這事兒,也只有咱們官家幹得出來,說不動王相立德妃娘娘為後,就用錢砸,讓王相說不出話來。”
……
兩個人對視一笑,令姐兒長出了一口氣,說:“其實只要王相不摻和進來,不反對立咱德妃娘娘為後,這事就好辦了。官家我可是看著他長大的,好好先生一個,成天間的說做人處來要和氣中正,官家這迂迴的手段收拾王相,也是給王相面子了。”
郭槐正要回令姐兒來著,就聽到門外有小宮女傳話:“德妃娘娘有事找臨淄縣郡商議。”
令姐兒應著聲兒,這就上懿蘭閣正殿去了。
一進門,劉娥就朝令姐兒笑。
令姐兒會意,行了常禮,便近到劉娥近跟前,說:“德妃娘娘,這懿蘭閣實在是太小了,中秋前,南邊進貢來的一張黃花梨書案,上面有鑲嵌貝殼紅寶石,老漂亮了。奴婢想著給娘娘搬來,可惜了了,尺寸著實大點了,放咱這殿裡不合適。”
劉娥聽到這裡,也不笑了,瞪了一眼令姐兒,說:“敢情你是猜到啥事了,真真是本宮肚裡的蟲。”
令姐兒嘻嘻一聲說:“娘娘這做上大宋的皇后之位,是鐵板釘釘的事兒,官家肯定會想著給娘娘遷宮的事兒嘛,所以那個南方過來的黃花梨鑲嵌貝殼紅寶石珠子的書案肯定有地方放了。”
“唉,官家拗不過前朝那起子人,但立本宮為後的詔書,剛剛寫好了,官家的意思是,只管下詔書,其它不論。官家跟前的小黃門剛剛就過來傳話了。詔書今天就會下發,一年前準備好的皇后禮服,可是要穿上了,本宮這才叫你過來的。”
劉娥正說著話兒,幾個小宮女已經把冊封皇宮的鳳袍和鳳冠抬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