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恒大封后宮,劉娥固辭賢妃
紫泉宮殿鎖煙霞……玉墀爭踩……玉釵爭插……
瑰麗的皇宮呀,奴來了……
巍峨的皇宮呀,奴來了……
恆哥兒,奴來了……
初夏的天兒,巍峨瑰麗的宮城,映在京都開封瓦藍的天空下……劉娥這就被一乘宮轎抬進了宮門……
已有小黃門早早的就在宮門口候著劉娥了,劉娥和令姐兒剛下了轎來,這個小黃門便迎了劉娥過來,請了安:”劉娘子妝安!“小黃門這就帶著劉娥一行人徑直往皇宮的后妃居住地——仁明殿方向走去……穿過整潔乾淨的宮道,又過了廊橋,又穿過一段宮道,只見一簾綠色的碧柳條兒,從宮牆裡的大柳枝上順到了牆外,碧綠兒映著宮牆,甚是漂亮……這就到了仁明殿了。
仁明殿這會子正熱鬧著,宮女,嬤嬤,小黃門多的數不勝數……昨個晚上官家原潛邸的姬妾們,此時也在忙著收拾各自的宮室兒……眼瞧著這仁明殿裡,此刻,熱鬧的像坊市兒……令姐兒陪著劉娥跟在小黃門後面,一言不發的,慶姐兒提著個大包袱,隨在她們後面……三個人這就樣跟著小黃門行到仁明殿裡面,又穿過了一個迴廊,找到一處掛著“懿蘭閣”匾額的小院兒,這就到了。
”阿彌陀佛“劉娥喃喃的說著……又打量起”懿蘭閣“這小院兒來……
只見四個宮女,另兩個宮中內人,看到劉娥進來了,這就迎了上來請安:
“劉娘子妝安!”
劉娥示意他們起來,又打了賞錢兒,她正要往寢殿內走呢,一個內人殷勤的又過來請安,說:“劉娘子萬福!小的是這懿蘭閣的掌事太監,名叫郭槐。”
劉娥也沒多問,這就跟著郭槐行到了殿內,劉娥打量著寢殿:
果然是皇宮,宮室的起間兒是遠高於外頭的民宅的,殿內雕樑畫棟……鬥櫃,坐榻兒並書桌案几的制式都是有一定的規制……這寢殿內處處規正,雅緻,大氣,又都透著皇家的富麗厚重勁兒。
掌事太監郭槐忙請劉娥上坐,他又跪下來請安:“劉娘子妝安!官家今日大朝,估計晚些時候,才會過來和劉娘子說話,奴婢名叫郭槐,以後就在這懿蘭閣忠心的服侍劉娘子!劉娘子萬福!”郭槐殷勤著又行了大禮。
劉娥示意郭槐起身,又看了看他,這個叫郭槐的內人……劉娥心裡有許多話想問來著,想了想還是算了,又不知他的底細,也就敷衍著讓郭槐先下去。
這會子一個宮女正過來奉上茶水。
劉娥接過茶水,忙讓宮女把令姐兒請進來,宮女點頭示意,行了禮,這就出去了。
令姐兒在偏殿,正和慶姐兒收放從張宅宅帶進來的東西呢,聽到宮女聲兒——劉娘子請她過去,令姐兒又交待了慶姐東西得怎麼收,這就去看劉娥了,令姐兒行到了劉娥的寢殿兒,笑著說:“娥兒姐,我小時候可是在宮裡住過的,要說這仁明殿裡吧,咱這懿蘭閣,可是環境最雅緻的宮室了,先不說這懿蘭閣裡蘭花最多,就說出了這院兒門吧,先是一個迴廊兒,咱這院兒剛好又把在了這個仁明殿的東南角兒,平時老清靜了……官家真是會給娘子選地方……”
劉娥衝令姐兒笑著,說道:“敢情我這命裡,就是得住的清靜,咱之前在張宅住著的時候,可不就是清靜嘛。”
突然,令姐兒好像想起什麼來了,忙讓劉娥上坐兒,她跪了下來行禮:“劉娘子妝安!”
劉娥先是一驚,這就去扶了令姐兒,說:“姐兒,怎麼這就生分起來了?”
“劉娘子,咱們之前是在宮外野著,現在可是進宮了,還是得分個主僕兒,奴婢可是在這宮裡待過的,在這宮裡頭行事,定是要講個規矩的,奴婢這也是要做給外間的奴婢們看的……”
劉娥忙扶著令姐兒起身喝茶,說:“姐兒,禮是禮兒,情是情兒,咱姐倆個,以後在這宮裡頭,可得共進退才是。”
令姐兒喝了一口茶,說:“這話說的,奴婢跟著娘子好些年了,早過成一家子了,敢情奴婢這胳膊肘還會往外拐?”
令姐兒起身這又去叫來慶姐兒,也讓行了大禮給劉娥。
劉娥想了想說:“慶姐兒年紀還小,得空兒,一定要多學著認字,多讀點書才好,就不要給她安排雜事了,就在咱這院兒,陪著本宮吧。”慶姐兒點了點頭,行了禮就出去了。
“令姐兒,你說這院裡的宮女太監,會聽話不?本宮看著他們,一個個臉生生,心裡甚是沒底呀?”
令姐兒心下想著,這十多年來,劉娥身邊也真真都是愛她的人,先不說官家待劉娥的勁頭了,自已和張侍人,也是從來當劉娥是體已的人,大夥兒都照顧著她……
“劉娘子,這宮裡的太監吧,都是斷了根的,在這宮城,只有自已主子過好了,他們才有好日子,一般來說,是可以放心的;宮女吧,雖然是進宮當使女,也都是奉召入宮的,身上可擔著家族榮辱的,也應該會盡心的……奴婢也明白娘子的想頭了,這些人的行事,咱且慢慢看著……俗話說,日久見人心!”
劉娥聽著,又思忖了起來……這令姐兒,可真真是……看著大大咧咧的,行事上從來就沒失過分寸……“姐兒,你說官家啥時候下朝?他下了朝會來咱這懿蘭閣不?”
令姐兒衝著劉娥笑著說:“劉娘子,今日的官家,可不是昨天的太子了,更不是早先的襄王了,肯定要以國事為重的,奴婢現在,猜是肯定猜不著了。”
剛才來懿蘭閣的路上,成群的宮女、內人在一個個宮室忙活著——這可是真真進了母雞窩了,到處都是女人……劉娥又思忖起來了,可她昨個晚上一宿兒沒睡,現在止不住的哈欠連天的,看了看這日頭,也就巳時的樣子,估計官家還在上朝呢,且先睡會去,這就讓令姐兒陪自已進裡間去了。
現在懿蘭閣有一院的奴婢兒,劉娥當下,對這些人心裡是沒底的,讓他們都先自在去……
劉娥宮的掌事太監並不閒著,叫來懿蘭閣的全院宮女和內人,在院內的角上,正訓著話兒呢:
”你們一個個能封到這懿蘭閣,都是有福的,這個宮裡的劉娘子,可是大有來頭的,官家在還在做襄王的時候,這劉娘子就伴駕了!現在想來,也有十多年了!咱們可得打起萬分的精神,盡心伺候好這劉娘子,來日劉娘子出頭了,咱們這些當奴婢的,日子就好過些。“
一個宮女聽郭槐說了,便回道:“郭掌事,這劉娘子,對咱都淡淡的……”
掌事太監郭槐聽了,直盯了一眼這個宮女,說:”俗話說來著,貴人語遲,劉娘子越是這樣,咱們越得醒事點……“
一直到未時,懿蘭閣的院門,被一眾小黃門啟開了,官家來了,隨著官家近跟前的小黃門名叫李繼的,現在成了官家的貼身內侍了。
院外的內人郭槐此時大聲喊到:“官家駕倒!”
劉娥一下子就驚醒了,猛的坐了起來!她實在是太困了……從巳時一直睡到現在,令姐兒剛剛也在裡間的坐榻上迷糊著,這一聲“官家駕倒”,兩個女人著急忙慌的就起身收拾,正收拾著呢,官家已進到殿內了……
說是遲,那是快!劉娥頭髮還沒整好呢,聽到官家進來了,這就和令姐兒忙行到外間兒,跪著向官家行了大禮:“官家萬歲萬歲萬萬歲!”
官家趙恆,看到這兩個女人,這會子也樂了,官家親自扶著劉娥起來說:“娘子,你又睡迷了?看你這樣子,像被人打著起床的……”
宮女已進來奉茶,劉娥這就接過去茶湯,雙手捧著,自已端了過去,說:“官家,臣妾今日兒,禮數不周,這碗茶,就當賠禮了。”
官家接過去茶碗子,讓劉娥坐自已近跟前來,官家笑盈盈的拉著劉娥的手,說:“朕本想著,昨天夜裡就接你進宮的,也是事兒太多,又想著得找個清靜又別緻的居所給你,昨個兒一直忙政務到後半夜來著,還是內人李繼提醒著,朕才想到了這個懿蘭閣,給娘子住吧,你一定歡喜的。”
劉娥這就又起身行禮:“臣妾謝官家關心照撫!”
官家讓劉娥起身,又叫內人和奴婢全都出去,他拉著劉娥的手說:“明個兒,這後宮就得大封了,今天上朝,和眾臣朝議來著,定下來,立原襄王府的郭氏為皇后。杜氏呢,是朕祖母的侄女兒,且封個美人,還有張氏,也封個美人……娘子,你的寶印,朕昨個晚上,就吩咐匠作監去打了,就封你個賢妃吧,娘子這十多年來的可是伴駕有功的!”
劉娥聽著就跪了下來,先謝了恩,又說此事萬萬不可行,官家不理她,說明日就要大封后宮了,讓她好好準備著。
官家也是一天一夜未閤眼了,現在坐在榻上,哈欠連天的,說:“娘子,朕也乏了,得去勤政殿眯會了,今個兒酉時在垂拱殿約了一幫老臣,有朝政上的事兒,得議議……”官家朝劉娥看去,只見他的娘子——劉娥現在已木木呆呆的,在思量著什麼……官家便走到劉娥近跟前,低下頭去,湊在她耳邊說:“娘子,朕得空兒就來看你,可別再睡迷了。”劉娥並不回話兒,也不看他……官家又把臉貼著她更近了點兒,劉娥一下子,直鑽到官家的懷裡說:“恆哥兒,恆哥兒,你得空兒就來看臣妾,這宮城,這宮城裡,可全是女人!……”官家笑盈盈的拍了拍劉娥的背兒,這就叫來李繼,陪自已去勤政殿的寢室休息去了。
剛剛劉娥很是想留著官家的,讓他在懿蘭閣歇會兒的,她沒敢說……這進了後宮,才半天兒功夫……她覺的一切都變了!恆哥兒還是她之前的恆哥兒麼?還有這規矩大過天的禁宮,她還沒有適應過來呢……令姐兒現在也對她分主僕了……先不想這些了,在這女人多的事非窩,一定不能先出頭兒,以退為進,不一定會進,至少可以先保個平安。
……劉娥忙叫來令姐兒打著商量,令姐兒也是贊成她的思謀……現在就鋪紙寫字!不多會兒,劉娥便把《陳情表》寫好了,又叫來外間院兒的掌事太監郭槐,務必請他在官家酉時朝議後,把《陳情表》交給官家。
天色漸黑,約莫戌時的樣子,懿蘭閣的院內,宮人們正在有秩序的忙活著……點起了宮燈,這懿蘭閣的四周霎時就星星點點的,宮女們已進來薰香,鋪床,又有宮女服侍著劉娥洗漱……這大內的宮人們,果然都是規矩大過天呀,什麼都一板一眼……戌時了,也不知道官家看了《陳情表》沒?
陳情表
官家萬福!
官家初登大位,國朝立郭氏女為後,乃郭氏女母以子貴,兼身系名門,合乎禮法體統,封郭氏女為後,名正言順,百姓朝臣無不稱讚歎服。然,妾乃泥中之蒲草,幸遇官家,方藤蘿系甲,有枝可依。妾出身賤籍,德薄粗鄙,若以“賢妃”置妃,恐引朝堂之誹議,百姓之側目,輿論之譁然,將置妾於事非之上,如置妾於火油烹烤。
今,妾富貴已極,感念蒼天之垂憐,厚土之不棄,官家之厚愛,感激涕零,未有不足矣。
妾劉娘子拜上!官家萬歲萬歲萬萬歲!
約莫戌時的時候,官家處理完了政務……官家的近侍黃門李繼,便帶著劉娥宮裡的掌事太監郭槐過來了,郭槐向官家奉上了劉娘子的這封《陳情表》,官家當即就看了,可什麼也沒有說。
郭槐這個小黃門,剛分到劉娥手下聽差,正想著立功呢,見官家看了劉娘子的信,沒有回話兒,郭槐就垂頭喪氣的,且先回懿蘭閣去……
沒聽到官家有回話兒,郭槐心下不爽氣呀,心裡思忖著事兒,慢悠悠著往懿蘭閣走著……只見懿蘭閣門口,已立著幾個官家御用的小黃門,郭槐心想,這劉娘子,可真真不是一般人,官家過來這懿蘭閣,比他跑的還快……想到這裡,郭槐麻溜就進去懿蘭閣了。
在戌時初刻的時候,官家看了劉娥的《陳情表》,心裡頭感慨萬千的……又不放心劉娥,趕忙就來看劉娥了。
這會子官家和劉娥正在寢殿內過著話兒,郭槐在殿外的院兒,聽著殿裡傳出來的聲音……似乎都爭執起來了,郭槐也是個鬼精之人,大內給官家的姬妾們分配人手,他早就打聽過了,這位劉娘子,非尋常嬪妃可比,被官家在外宅養著十幾年,盛寵不衰……郭槐可是花了不少銀子才被分到劉娘子手下聽差,郭槐心想著,對這劉娘子,自已可得提著神兒,用心的伺候著……
“官家,臣妾當下,萬萬不能,萬萬不能置在賢妃的位置上,之前在外宅,臣妾成天說要有個印兒,都是坊間的村話,不能作數的。”劉娥還跪在地上分辯著。
官家此時已有些拗不過劉娥了,十幾年來的相處,知道這個平時溫婉的女人,要是勁勁兒起來,那是拉都拉不回來的。
“官家,俗話說的好,事緩則圓,等將來臣妾有個一兒半女了,官家也把這天下坐穩了……現在,現在官家要置臣妾於賢妃位上,言官定會上摺子彈劾臣妾的,妾出身賤籍,又嫁過人,也沒生個龍子龍女,若是被朝野議論,臣妾這是引火上身呀!”劉娥頓了頓又說:
“臣妾知道官家鍾愛臣妾,臣妾感念官家之厚愛,此生只願陪在官家身邊,風平浪靜的過日子,恆哥兒……”
這小女人辯駁起來,真不輸朕朝常上的言官呀,官家此時突然就樂了,笑盈盈的說:“你這一套一套的,朕現在嘛,聽你說著,也是有幾分道理的——你是怕槍打出頭鳥嘛,那咱就先封個美人,娘子,你快起來吧。”
劉娥這就笑盈盈的,奉了一碗茶來,雙手端著奉給了官家!
夜已到亥時,劉娥好像突然明白了什麼,這就喃喃的走到官家近跟前,嬌滴滴的說:“官家,這宮裡寢殿兒可比外宅的大多了,起間又高兒,今個晚上,官家要是不陪著臣妾,臣妾鐵定是睡不著了……”
官家又是一副笑盈盈的老樣子,抱過劉娥說:“娘子,你呀……進了這宮城,倒是會撒嬌了……”
第二日,大封后宮
皇宮 大慶殿
張燈結綵,禮樂奏起,只見官家坐在大慶殿的龍椅上,堂下一眾姬妾,都著了各品階對應的禮服,官家的大小娘子,個個扮的花枝招展的,個個穿的華美典雅的,個個笑的樂滋滋的……
“跪!”禮官突然大聲的說道,只見剛才這一眾官家的大小娘子,還在堂下笑的花枝亂顫的,聽到禮官的聲音兒,一個個的臉色就突然就肅穆了起來,只見“譁”的一片跪倒在地上,齊呼著:“官家萬歲萬歲萬萬歲!”
堂下頓時又悄沒聲的,悄沒聲的,悄沒聲的……
“天地定位,除陰相成,人道為之,以細大倫,後德配之,以熙內治。聖人有以端其本也,故造舟之迎言乎備;詩人有以善其化也,故周南之風著平始……封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第二女郭氏為皇后……”
只見郭皇后,這就行到堂前,接了詔書,行了禮。
禮官接著念:封定州杜氏為美人,鳳翔張氏為美人,南安徐氏為美人,成都劉氏為美人……一眾小娘此刻也行到堂前,跪了下來:“官家萬歲萬歲萬萬歲!”都接過詔書,行了禮兒,又回到堂下。
官家對著眾姬妾說道:“宮闈女子,德行第一,望你們各自珍重。”
一眾嬪妃,又齊刷刷的跪倒在地:“官家萬歲萬歲萬萬歲!”
禮成了,這大封禮也就散了,官家又讓眾嬪妃,下午申時去郭皇后住的慈元殿朝賀一國之母儀。
吃過午飯,一會兒便是申時,劉娥這個美人位份,也得趕早早的到皇后的慈元殿去了,趕早不能趕晚兒,這禮數還是要周到的。
這就讓令姐兒陪著自已往慈元殿走去……又是出迴廊,又是過宮門,又是走宮道,這到了皇宮住的慈元殿,只見一眾嬪妃早早的就立在皇后的殿門口了,這會子,正相互說著小話呢,劉娥心想,這幫潛邸的舊人,她們可都是熟人了,自已這個生瓜蛋子,雖然年紀不小了,潛邸的舊人,一個也不認識。
便和令姐兒站在這一眾嬪妃的後面,只等著聽宣兒,可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幫嬪妃看她過來了,猜著了,她就是大名頂頂的“劉美人!”上午冊封禮,大家都低著頭兒,沒把劉娥瞧仔細了,這會子,劉娥一下子就成了這幫娘們關注的焦點了,都在朝她看著呢……
是呀,十幾年了,劉娥這個人,對於官家潛邸的一眾姬妾來說,只是聞其名兒,不見其人……
申時已到,只見有宮女出來傳話兒:“皇后娘娘請眾嬪妃進殿!”
一眾女人就嘩的進去郭皇后的慈仁殿了。
只見郭皇后端坐在慈仁殿堂上的榻上,眾嬪妃聽著禮官的聲兒“跪!”又嘩的跪倒一片:“嬪妾恭賀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萬福!”
禮官又大聲叫到:起!
禮成!
下面跪著的一眾嬪妃也都應著聲兒起身了,郭皇后又賞賜了眾嬪妃禮物,官家的這一眾嬪妃,從早上折騰到現在,這會子才都鬆散些了。
“哪位是劉美人?”只見郭皇后,此時突然問道。
劉娥這就走到堂前,跪了下來:“皇后娘娘萬福!妾是劉美人。”劉娥心想著,果然今天成了花魁娘子了,個個都要對自已側目……
郭皇后也打量著劉美人,真真是有幾分姿色的主兒,怪不得官家十幾年來,被這狐狸精給迷著,這劉美人也應該三十歲了吧……郭皇后還在思忖著,聽到自已的心腹常嬤嬤咳嗽了一聲,這就回過神來,忙讓劉娥起來。
劉娥謝恩起身後,郭皇后又說:“果然真真是聞名不如相見,劉美人這風韻在這宮中可是獨樹一幟!真真的讓人見之忘俗……本宮剛才都看呆了,你們說,這老天爺真不公平,把劉美人生成這般的人物!”
劉娥聽到這裡,有點被驚到,又跪下去了,並沒言語。
郭皇后心想著,任你東西南北風,這後宮可是本宮的天下,想著想著郭皇后也就笑了,忙讓常嬤嬤扶劉娥起身,又說看著這劉美人,本宮覺的甚著投緣,自已有一對心愛的玉如意,一定要送劉美人一個,才是好姐妹。
劉娥也只能收下,又跪下來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