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曹操打敗黃巾軍,漢獻帝從河東回到洛陽。

曹操商議迎接漢獻帝遷都於許之事,有人認為關東還沒有平定,韓暹、楊奉剛把天子送到洛陽,北面聯合張楊,還不能很快控制局勢。

荀彧勸曹操:從前晉文公護送周襄王返回京都洛邑而使諸侯像影子一樣追隨,高祖向東征伐項羽為義帝服喪而收取了天下人心,自從皇帝流離失所,將軍首先倡導興起義兵,只因為關東煩擾混亂,沒能趕到遙遠的關西、隴右,然而還是分別派遣將帥,冒著危險和朝廷取得聯絡,雖然在外面抵禦禍難,但是心裡無刻不牽掛皇室,這也是將軍匡扶天下的夙願。

現在皇上調轉車頭回到京城,東京洛陽一片荒蕪,忠義之士有保全朝廷根本的想法,百姓懷念先前的君主而更加哀傷,應該趁著這一時機,迎接皇上來順應民心,這是順應天道的做法;秉持公道來讓英雄豪傑歸服,這是雄才大略的表現;匡扶正義來招攬俊才,這是廣施恩德的行為,天下即使還有叛亂違逆之事,也一定不會牽累將軍,這很明顯了,韓暹、楊奉他們哪裡敢作亂呢!

如果不及時平定禍亂,各地產生了二心,以後即使想這樣做,也已經來不及了。

曹操聽從荀彧建議到洛陽迎接天子遷都於許,天子任命曹操為大將軍,提升荀彧為漢侍中,代理尚書令。

荀彧經常在朝中處理重要事務,曹操雖然在外征伐,軍國大事都和苟彧一起籌劃,

有一天曹操問荀彧說:“誰能代替您和我謀劃呢?”

荀彧說:“荀攸、鍾繇都可以。”在這之前,荀彧談到能夠出謀策劃的人,他向曹操推薦過戲志才,但戲志才死了,他又推薦了郭嘉。

曹操認為荀彧知人善任,他所推薦的人都很稱職,只有嚴象擔任揚州刺史被殺害,韋康擔任涼州刺史被馬超打敗身亡。

自從曹操迎接皇帝到許都後,袁紹就心懷不服,當時袁紹已經兼併了黃河以北地區,天下人都畏懼他的強大。

曹操正為盤踞東方的呂布憂心,還要與南邊張繡抗衡,而張繡在宛城打敗了曹操,袁紹更加驕橫了,他給曹操寫信,言辭傲慢無禮,曹操非常憤怒,連行為舉止都和平常不一樣了,大家都認為是敗在張繡手下的緣故。

鍾繇問荀彧,荀彧說:“以曹公的聰明睿智,一定不是為過去的事情悔恨,大概還有其他的顧慮。”於是他拜見曹操詢問原因,曹操就把袁紹寫的信拿給他看,說:“我現在將要討伐這個不義之人,可是力量又不足以打敗他,怎麼辦呢?”

荀彧把信放下後說:“自古以來決勝負的人,如果真的有才能,即使弱小也一定會變得強大,如果不是那樣的人,即使強大也會變得弱小,從劉、項的存亡,就足以看出來了,現在和您爭奪天下的人,只有袁紹了,袁紹外有寬厚之貌而內有猜忌之心,用人卻懷疑這個人有異心,您卻明智通達,不拘小節,只憑才能用人,這在氣度已經勝過他了,袁紹遲鈍而做事猶豫不決,容易失去時機,您卻能當機立斷,懂得隨機應變,這在謀略上也勝過他了,袁紹治理軍隊寬懈鬆垮,沒有設立法令規章,兵士雖然數量眾多,但是難堪大用,您法令嚴明,獎賞和懲罰言出必行,兵士雖然數量寡少,但是拼死效命,這在武力上也勝過他了,袁紹憑藉祖上積累的資本,舉止上總是裝得很有智慧,為得是博得一個好名聲,所以才能不多而喜好虛名計程車人大多歸順了他,您用最真摯的仁德對待他人,表現出誠心而不圖虛名,親自踐行謹慎與節儉,可是對有功之人的賞賜卻從不吝嗇,所以天下忠誠正直而注重實際計程車人都願意受您驅使,在道德上又勝過了他,您靠這四方面的優勢去輔佐皇帝,扶持正義,討伐叛臣,誰敢不聽從呢?袁紹再強大又有什麼用呢!”曹操聽後非常高興。

荀彧說:“不先攻打呂布,黃河以北也不是那麼容易拿下的。”

曹操說:“是這樣。我所擔心的,是恐怕袁紹會侵擾關中,勾結羌人、胡人作亂,向南引誘蜀郡和漢中,那樣我就只能靠兗、豫二州對抗天下六分之五的兵力了,我該怎麼辦呢?”

荀彧說:“關中將帥有幾十人,沒有人能夠將他們統一起來,只有韓遂、馬超最強大,他們看到關東正在相互爭鬥,肯定會分別擁兵保全自已,現在您要是用恩德來安撫他們,派使者與他們和解,即使不能維持長久的安定,等到您平定關東的時候,也足以保證他們不率先採取行動,可以把辦理西部事宜的任務託付給鍾繇,這樣您就沒有顧慮了。”

建安三年,曹操打敗了張繡,又在東面擒殺呂布解決了這個後顧之憂,平定徐州,最終和袁紹形成對峙局面。

孔融對荀彧說:“袁紹土地廣闊兵力強大;田豐、許攸這些足智多謀計程車人為他籌劃;審配、逢紀這些竭盡忠心的臣子為他做事;顏良、文丑這些勇冠三軍的將領為他帶兵:大概很難取勝吧!”

荀彧卻說:“袁紹兵士雖然多,但是法令不整肅。田豐性格剛直而容易冒犯主上,許攸貪圖財貨而不知約束。審配獨斷專行而沒有謀略,逢紀善於決斷但剛愎自用,讓這兩個人留守後方處理政事,如果許攸觸犯法令,一定不會放過他,不放過他,許攸就一定會叛變。顏良、文丑,只有匹夫之勇,一交戰就可以把他們擒獲。”

建安五年,曹操和袁紹接連交戰。曹操駐守官渡,袁紹圍攻。太祖軍中的糧食快要吃完了,寫信給荀彧,打算回到許都來迫使袁紹撤退。

荀彧說:“現在軍糧雖然缺少,但是還沒到楚、漢兩軍在滎陽、成皋相持時的地步。那時候劉、項都不想率先撤退,誰先撤退誰就處於劣勢,您現在以十分之一的兵力,堅守陣地,掐住敵人的咽喉使其不能前進,已經堅持半年了,形勢已經表現出衰竭窮盡的兆頭,這時一定會有變化出現,也是用奇兵的時機,不可以失去。”曹操於是打消撤兵的念頭。

最後他出奇兵偷襲袁紹在別處設立的營壘,將袁紹的部將淳于瓊等人斬首,袁紹就敗退逃跑了。

審配因為許攸家人犯法,逮捕了他的妻兒,許攸一怒之下背叛了袁紹,顏良、文丑在陣前被斬,田豐因為進諫被殺,一切都像荀彧所預料的那樣。